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已是國際共識,在綠色新經濟趨勢下,擁有充足穩定的再生能源成為企業的新課題。而近年來太陽能「漁電共生」成為版面焦點,漁電共生為結合養殖漁業與太陽能系統,秉持「農地農用」及「一地多用」為原則,在不影響養殖經營的前提下,在漁塭塭堤上建置太陽光電設施,可提供魚塭適度遮光,避免夏季水溫過熱、冬季架設防風布抵禦寒流,同時兼顧養殖及綠能的發展。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漁電共生一般被認為可創造綠能、養殖與在地生態環境的三贏局面。土地可複合式多元利用,過程中會推動環境檢核以確保生態棲地,再來是保障養殖收益,確保七成以上的平均產量。而漁電共生營運模式與土地所有權人(地主)、養殖戶和電業商三方有關,要地主與養殖戶皆同意才可以設置太陽能系統,且只能使用清水清洗相關太陽能設備,不會造成養殖魚塭的水質污染,另外場域的設計也會與漁民先溝通。

對地主來說,可以維持既有魚塭利用獲得租金,電業商還能順便土地管理服務。而對養殖戶來說,養殖物種不變,但可繳納較低廉之租金持續養殖活動,並從電業商端引進智慧養殖,讓養殖場域升級。至於對電業商來說,藉由提供資金整理魚塭周邊環境,來獲得可以用之太陽能場域。

今年2022年台灣太陽能光電裝置目標上看3.5GW,台灣雖具備關鍵太陽能技術,但大型地面電廠土地取得不易,因此漁電共生案成為廠商積極搶進的市場。而台17線以西的沿海地區,包含彰化、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及屏東等地,是台灣養殖漁業面積較大的幾個縣市,也是業者進駐的主要魚塭案場。

其中,台南市擁有全國最大的養殖用地面積,且日照強度高、時間長,發展太陽光電發電有絕佳的優勢。像是雲豹能源,日前旗下售電業子公司天能綠電宣布,與國際半導體大廠美光科技簽署為期7年、共5億度的綠電採購合約,協議中提到,美光將自雲豹能源的光電能源專案,購置超過50MW的裝置容量,而供電案場就位於台南市北門區,總裝置容量為123 MW,是目前台灣最大的漁電共生案。

雲豹能源一開始在雲林台西鄉耕耘綠能產業多年,初期投資建置地面型太陽能電廠,2018年開始布局漁電共生領域,台南市北門區漁電共生案場於2021年11月開始動工,預計今(2022)年底完工併網發電。

雲豹能源指出,公司擁有光電及風電,是旗下天能綠電的最大優勢,而天能綠電自2021年取得受電業執照後,已陸續與玉山金控、gogoro、美光等企業簽約售電,至今已累計簽約轉供超過8000萬度綠電,位居全台簽約售電之冠。

如今由政府帶頭,業者努力推動漁電共生計畫,希望綠能也能有附加價值,帶動地方繁榮,與地方共生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