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再論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際軍事新聞大眾關注很好,但還是要多關注自己。

※現階段偵測器材進步,差別只在是否要公布。

新聞

7月12日,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針對國軍只公布西南防空識別區共機動態、卻沒有對其他區域動態的新聞議題表示,國防部會考量全般區域情勢再適時公布相關訊息。

※國際軍事新聞大眾關注很好,但還是多關注自己。

整個七月份,台灣各界最關心的軍事新聞當屬美軍環太平洋演習,以及七月底的漢光38號演習。環太平洋演習,某電子媒體還向美軍高階將官提問,美軍對台灣問題的看法而倍受國人矚目,後續外媒陸續報導這則新聞進而引發國際間對台灣的注意。總的來說這是件好事,越多媒體與輿論關心台灣議題,希望日後在台灣有事時,這些媒體也能如此關注。但7月15日,國防部發布的共機動態圖,卻讓各家媒體爆出共機穿越中線的新聞。

事實上早在7月8日,路透社報導共機穿越海峽中線以及侵擾海峽北端的新聞,隨即國防部證實了這個消息。就整個新聞的關注度來說,大眾反而比較在意兩年後的2024年,美國是否讓台灣參加環太平洋演習的新聞。這不對阿,目前已經發生了共機侵犯中線,先由外媒披露,國防部證實的新聞,這種大事不關心卻去關心兩年後的事?

▲每次西南空域有共機侵擾時,國防部總是從善如流的公布動態,但是侵犯海峽中線的資訊卻未公布。(圖/國防部提供)
▲每次西南空域有共機侵擾時,國防部總是從善如流的公布動態,但是侵犯海峽中線的資訊卻未公布。(圖/國防部提供)
實則我們必須嚴肅面對共機侵犯海峽中線的事實,最近這兩年來,西南空域的共機侵犯架次已經超過以往,每次碰到這類事情,國防部都會公布共機飛航路徑、架次、圖片,最後輔以運用情監偵作為,廣播驅離、飛彈追監等新聞稿回應。但海軍艦艇呢?沒有公布,大眾有時候會在這類航跡圖中看到直9的飛航路徑,究竟是從大陸沿岸起飛到西南空域,還是由艦艇直升機起飛?交給大眾思考。

▲被國防部公布的艦載直升機航跡,從何處起降頗令外界好奇。(圖/翻攝國防部官網)
▲被國防部公布的艦載直升機航跡,從何處起降頗令外界好奇。(圖/翻攝國防部官網)
※現階段偵測器材進步,差別只在是否要公布。

但這種只公布西南空域卻不公布海峽中線的飛航路線,再怎麼說還是很奇怪,對整個西南空域動態都能全程掌握,何以不公布海峽中線共機侵犯動態與路徑圖?首先,共機侵犯我西方空域或是海峽中線,基本上都事關台灣,國防部必須以西南空域的標準公布這些路徑。
有些評論會指出,這樣子公布會引起其他國家的不悅或是刺激對方,進而引起不必要的反應。實則在民主國家與法治社會的台灣,這些訊息都必須且即時公布,公布這些資訊並不會引發士氣低落,刻意不公布反而最傷民心士氣。

日本防衛省面對俄羅斯機艦的侵擾,早已發展出一套SOP因應,除路線圖外也有每次跟拍的機艦照片輔助,台灣對共軍機艦的照片則以示意圖的方式為之,若細看日本防衛省公布的飛航圖,我們可以發現有時候,俄羅斯艦艇居然穿越宗谷海峽等狹小海域南下,飛航器也是緊貼著12海浬外飛行,防衛省照樣公布但日本的民心士氣卻不見得有所影響,這種方式說真的我們得學習。

▲日本防衛省碰到中俄軍機艦侵擾時,除公布航跡圖外也都有照片輔助,這種作法相當值得台灣學習。(圖/翻攝自日本防衛省)
▲日本防衛省碰到中俄軍機艦侵擾時,除公布航跡圖外也都有照片輔助,這種作法相當值得台灣學習。(圖/翻攝自日本防衛省)
就實際面來看,所有自東南沿岸機場起飛的共機,空軍絕對有能力可以掌握,到底是何原因與苦衷不公布這類資訊,外界不得而知,但隨著科技的進步,許多媒體與民間航迷,都可以運用許多方式得知共機動態,7月8日的外媒新聞就是顯著案例,後續國防部證實共機侵犯中線,這種發方式的新聞效果反而是減分。

隨著飛航器的進步與兩岸特殊情勢,共機飛抵海峽中線的時間越來越短,每當有這類情事時空軍絕對是派機上去,因此除了公布飛航路徑圖外,空軍不妨加碼釋出空軍戰機緊急起飛的片段,或是釋出CAP機臨時轉任攔截機的畫面,透過這些畫面讓大眾知道空軍是可隨時應戰的,這不是好事嗎?

空軍之所以能夠隨時轉換任務在於飛航器可以快速飛抵任務區域,電影Under Siege 2中,美國空軍就臨時調度參加航空展的F-117戰機去攻擊恐怖份子,現實面上空軍臨時轉換CAP機的情況也常有,這些緊急狀況其實都是軍媒單位的最佳素材,這些總比軍法教育、幾乎有3周篇幅的後備教召或是大兵日記要強多了。

我們真的衷心期待國防部與空軍能比照日本防衛省作法,日本把侵犯周邊海峽的機艦動態公布以昭公允,同時也能顯示日本航空自衛隊與海上自衛隊所屬機艦,真的有能力隨時監控這些侵犯的機艦,台灣作不到嗎?能力上可以,但意願上卻不願意,刻意的不公布其實並不是安定民心士氣的最佳方式,畢竟科技發達的今天,重大軍事事件是很難遮掩的,不如順勢公布以安民心。


●作者:楊威利/資深軍事評論員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