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今(19)日在仁武校區舉行醫學教學大樓新建工程開工儀式,並宣布昨天獲教育部同意新設醫學院,盼成為大高雄地區第一所國立醫學院,並結合校內既有材料、資工、電機等科系的研究能量,培養「醫學科學家」,新建醫學教學大樓預計112年12月底完工啟用。
中山大學表示,繼申設學士後醫學系成功,昨天獲教育部同意新設醫學院,原隸屬理學院的生物醫學研究所、醫學科技研究所、生技醫藥研究所、精準醫學研究所、臨床醫學科學博士學位學程及後醫系均調整至新增的「醫學院」。
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表示,為解決長期南北醫療資源失衡,高屏澎醫療人力不足問題,中山大學以「改善與縮短南北區域醫療資源差異」為願景新設醫學院,除成為大高雄地區第一所國立醫學院,更結合校內研究能量,培養「醫學科學家」,發展不同於傳統醫學院的跨域醫學人才,奠立拓展醫學領域的基石。
鄭英耀指出,仁武校區預計朝4年內先完成醫學教學大樓、醫學研究大樓、大愛樓(解剖實驗大樓)及教職員生宿舍與餐廳等4棟校舍建置為目標,主要提供1系5所學習研究空間。
醫學教學大樓共地下1層、地上6層樓、3,160坪,獲校友、巴巴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烱輝承諾捐贈近4億元興建,經學者專家規劃設計,於111年6月取得建築執照;大愛樓(解剖實驗大樓)2層樓780坪,已於111年5月完成細部設計,已申請都市設計審查,相關經費也獲得多位校友簽署捐贈意願書。
鄭英耀表示,仁武校區已規劃建置AI醫學、智慧建康及生態休憩3大園區,以此做為發展醫學研究及培育醫事人才的基地,善盡大學社會責任;中山的理工海文理管領域的優勢將擴展至醫學領域,朝AI人工智慧的遠距醫療、精準及預防醫療等方向發展,培育智慧醫療人才,帶動大高雄區域及南台灣醫療產業鏈發展。
另外,後醫系111學年度將禮聘醫學科技研究所合聘教授、高雄醫學大醫學系暨醫研所教授陳彥旭出任系主任,借重其在醫界30年的豐厚經驗,領軍中山大學後醫系。
陳彥旭表示,盼藉由綜合大學多元化的薰陶,培養具跨域創新與人文素養的良醫,而非醫匠。團隊經過長期規劃,依據醫學教育問題與醫療疾病趨勢編排系列課程,盼學生可循序漸進、嚴謹學習,減少學年間的學分落差。
陳彥旭說,由於政府的期許是期待藉由培養後醫系公費生,能夠實踐醫療平權,縮小醫療資源分不均,課程規劃1、2年級服務學習,3、4年級社區實習,透過實際下鄉義診,與偏鄉醫院教學合作,敦聘偏鄉醫生作為業師,培養學生偏鄉關懷的志向,避免「偏鄉」變成一個遙遠又空泛的名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表示,為解決長期南北醫療資源失衡,高屏澎醫療人力不足問題,中山大學以「改善與縮短南北區域醫療資源差異」為願景新設醫學院,除成為大高雄地區第一所國立醫學院,更結合校內研究能量,培養「醫學科學家」,發展不同於傳統醫學院的跨域醫學人才,奠立拓展醫學領域的基石。
鄭英耀指出,仁武校區預計朝4年內先完成醫學教學大樓、醫學研究大樓、大愛樓(解剖實驗大樓)及教職員生宿舍與餐廳等4棟校舍建置為目標,主要提供1系5所學習研究空間。
醫學教學大樓共地下1層、地上6層樓、3,160坪,獲校友、巴巴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烱輝承諾捐贈近4億元興建,經學者專家規劃設計,於111年6月取得建築執照;大愛樓(解剖實驗大樓)2層樓780坪,已於111年5月完成細部設計,已申請都市設計審查,相關經費也獲得多位校友簽署捐贈意願書。
鄭英耀表示,仁武校區已規劃建置AI醫學、智慧建康及生態休憩3大園區,以此做為發展醫學研究及培育醫事人才的基地,善盡大學社會責任;中山的理工海文理管領域的優勢將擴展至醫學領域,朝AI人工智慧的遠距醫療、精準及預防醫療等方向發展,培育智慧醫療人才,帶動大高雄區域及南台灣醫療產業鏈發展。
另外,後醫系111學年度將禮聘醫學科技研究所合聘教授、高雄醫學大醫學系暨醫研所教授陳彥旭出任系主任,借重其在醫界30年的豐厚經驗,領軍中山大學後醫系。
陳彥旭表示,盼藉由綜合大學多元化的薰陶,培養具跨域創新與人文素養的良醫,而非醫匠。團隊經過長期規劃,依據醫學教育問題與醫療疾病趨勢編排系列課程,盼學生可循序漸進、嚴謹學習,減少學年間的學分落差。
陳彥旭說,由於政府的期許是期待藉由培養後醫系公費生,能夠實踐醫療平權,縮小醫療資源分不均,課程規劃1、2年級服務學習,3、4年級社區實習,透過實際下鄉義診,與偏鄉醫院教學合作,敦聘偏鄉醫生作為業師,培養學生偏鄉關懷的志向,避免「偏鄉」變成一個遙遠又空泛的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