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大選在即,當各黨候選人陸續確定,也都陸續端出政策牛肉之際,住宅政策依舊是各黨間的重要角力場。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都市更新這題,一直以來都沒有缺席過。

根據內政部資料,截至今年第一季,全國30年以上屋齡的住宅約448萬戶,占整體比例近50%,六都就有277萬戶,占所有老宅近62%,若依前五年每年老屋平均重建速度計算,台北市全數老屋重建完成約需 187.3 年,新北市約需391.6年。可如果積極推動,讓每年只要六都有1%進行都更,以平均房價1,000萬元計算,就有高達2,770億元的商機,約占GDP(國內生產毛額)22兆元的1.25%。

光從數字來看,就知道都更產值非常驚人,只是看得到是否能吃得到,這麼多年為何只做一點點,光想就知道箇中結構並不單純,有意思的是,有關於都更的競選牛肉,多數糾纏在容積大放送,彷彿一切都因為容積不夠,大家才不願意參與

可是務實點說,如果純粹是容積不夠的問題,那中央政府早就拍板定案,都市更新也早該推得順風順水。

偏偏事實並非如此。

都更的本質並非獲取暴利,而是透過這個機制,讓居住更安全,民眾生命財產獲得保障,對於都市更新實施者來說,都更的過程就是一個權衡雙方利益,窮盡最大努力與心力後,奮鬥出來的結果。如果純粹只是秤斤論兩,銀貨兩訖,那著實也不需要那麼多專業先進與公私法人奮不顧身的投入,也不會那麼多年下來,無解的依舊無解。

都更困境錯綜複雜,這麼多年下來,約略會集中在三方面討論。

其一在都更參與者的彼此認知。長期以來,開發商與地主之間一直存在信任度不足的問題,不僅是對於價格沒有共識,過程中的成本、規劃也因為專業落差成為都更阻力,同時地主與地主之間因為利益與分配發生矛盾,加上三不五時出現的「利多大放送」,種種原因都增加了都更的困難度。

其二在施政彈性度的高低。除了強拆與否,目前還有容積獎勵、審議速度等,都是在都更過程中,最被討論的問題,公部門針對怕碰觸的強制拆除問題,只要認定有需要,並且符合法律規定與詳細記錄,在介入待拆為最終手段的認知下,已經盡量在細膩度上有所調整;除此之外,針對各地方政府在基地個別條件上,是否願意有條件放寬,以及簡化都更危老審查程序等,對於開發商與地主來說,才是地方政府最該也最能出手的事。

其三在市場現實。對實施者來說,除了時間壓力,目前還有市場壓力,除了工料雙漲外,對於沒有能力執行完畢的開發商,後續是否有公開透明的轉讓平台協助接手?想要全面推動都更,是否有足夠合格的技術勞力?這些都是在眼下需要解決的問題。

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每每總在大選之際,許多民眾關心的議題才會浮出水面,偏偏端出來的牛肉,多是冷凍庫存,少見新鮮油花,對於選民來說,比起一路容積加碼,在「99%同意=0」的現況下,看得到卻用不著,還不如提出給都更、老屋、城市風貌等民眾有感的話題多加敘述,找回城市的宜居理由與光榮感,對於盼望新生的在地居民,與期待落地生根的年輕族群來說,才會更具有吸引力。


●作者:徐佳馨/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 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