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華盛頓11日綜合外電報導)前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10日投書「華爾街日報」(WSJ),悼念8日遇刺隕命的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他特別強調今天大家慣用的「印太」一詞,是安倍發明,而且影響深遠。
博明(Matthew Pottinger)於2017年至2021年在白宮任職期間,負責協調當時總統川普政府的亞洲政策。他在題為「安倍晉三發明了『印太』」一文中寫道,川普2017年11月訪問越南時,發表演說宣告「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地區」,各國領袖過去在描述這個世界人口最多的地區時所用的稱呼,自此出現轉變。
博明指出,事實上川普是從安倍晉三那兒借用了這個用詞。安倍過世以前,也知道他標誌性的地緣政治願景,以及用來描述它的詞彙,已在印太地區和全世界廣為人們接受。
博明強調川普和安倍兩人私交甚篤,從而穩住美國與太平洋盟友關係,不受中國邁向軍國主義和美國孤立主義再度興起的威脅影響。博明估計,川普與安倍交談的時間超過他與任何其他領袖的對話。
博明寫道,兩位領袖談判達成雙邊貿易協議,協調對北韓試射飛彈和核試的反應,川普4年任內,兩人熱中就中國議題進行開放式討論。安倍要比大部分西方領袖更早瞭解中國共產黨的野心。這就是促使他重新構思各國應如何看待亞洲的原因。
安倍願景的早期輪廓,是在他首次擔任首相期間於2007年訪問印度時所作的一次演講中出現。他呼籲建立一個「更廣闊的亞洲」,不僅跨越太平洋,還跨越印度洋,「自由和繁榮的海洋,對所有每個人開放和透明」。
安倍知道「亞太」(Asia-Pacific)一詞讓人聯想到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地理。他希望人們看到一個更宏大的畫面,其中包括印度,並將東南亞那些年輕海洋國家,而非中國,置於這一地區的概念中心。他開始使用「印太」(Indo-Pacific)這個詞彙。
除了地理上制衡中國,安倍還試圖用一種更具吸引力的理念來抵消北京的威權、中央集權模式。他在2016年的演講中描述一個「重視自由、法治和市場經濟,免遭武力或脅迫,以及…繁榮」的地區。
他馬不停蹄在他新定義的地區旅行,與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建立親密的友誼,並讓日本的發展援助機構參與基礎建設計劃。
區域內各國開始將安倍的願景視為一個不腐敗的替代方案,足以取代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不透明的「一帶一路」借貸計劃。
2018年,時任馬來西亞首相的馬哈地(Mahathir Mohamad)稱中國放高利貸的作法是「不平等條約」的一種形式,在後殖民時代的亞洲這是很嚴厲批評。馬哈地隨後多次訪問東京,重組其國家債務結構。
為了支持他的地區架構,安倍還推動一項新的外交倡議:「四方安全對話」(Quad)。安倍將日本、印度、澳洲和美國想像成一個巨大的棒球場,遏制北京向帝國擺盪。經過多年努力,Quad高層會議終於在2017年開始舉行,川普任期結束時已提升為內閣級會議。
美國現任總統拜登上任以來,Quad已召開4次正式的領袖峰會。儘管不是軍事聯盟,但Quad已成為對付北京虛假訊息、供應鏈勒索、債務陷阱外交、非法捕魚和其他不當行為的重要論壇。
博明指出,2017年,當川普政府正在尋找一個口號來概括對此一地區的戰略時,他和同事們看到放大安倍「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銘言的好處。其他國家也抓住這一精神。2017年11月當時的澳洲總理滕博爾(Malcolm Turnbull)宣布一項政策,要實現「安全、開放和繁榮的印太地區」。
中國共產黨深知術語在塑造人們思維方面的力量,指示外交官警告鄰國絕不要說「印太」。然而威脅失敗,這個詞開始傳播。以印尼為首的東南亞國家宣布新的印太展望。遠至布魯塞爾和柏林,各國紛紛起草印太戰略。
各國藉使用自己的詞彙而非中國的詞彙來定義這個地區,為他們的國家主權表明立場。安倍將主權理解為各國面對夢想成為帝國的鄰邦時,彼此團結的基礎。即使還沒有完全自由的國家,仍希望不受來自國外的脅迫。
因此,當川普在越南講到「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是「一個由國家組成的美麗星座,每個國家都是屬於自己的耀眼明星,不是別人的衛星」時,獲得聽眾起立鼓掌。
今年5月在一場關於中國政策的演講中,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用了類似的詞彙。「美國與這個地區的國家和人民持有相同的願景: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有著透明制定和公平適用的規則;各國可以自由做出自己的主權決定。」布林肯在演講中9次提到「主權」。
博明表示,安倍遇害時戴著一枚藍色徽章,表明他決心將遭北韓綁架的日本人帶回家。對安倍來說這是個決定性的話題,他要求川普會見失蹤者親屬。川普每次訪問東京都會照辦。
他說:「我從未見過安倍沒戴那枚徽章,這是他的願景核心,一個人類尊嚴的象徵。這位有遠見的人遺留下這個願景。維持這個願景取決於生者。」(譯者:楊明暐/核稿:林治平)1110711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博明指出,事實上川普是從安倍晉三那兒借用了這個用詞。安倍過世以前,也知道他標誌性的地緣政治願景,以及用來描述它的詞彙,已在印太地區和全世界廣為人們接受。
博明強調川普和安倍兩人私交甚篤,從而穩住美國與太平洋盟友關係,不受中國邁向軍國主義和美國孤立主義再度興起的威脅影響。博明估計,川普與安倍交談的時間超過他與任何其他領袖的對話。
博明寫道,兩位領袖談判達成雙邊貿易協議,協調對北韓試射飛彈和核試的反應,川普4年任內,兩人熱中就中國議題進行開放式討論。安倍要比大部分西方領袖更早瞭解中國共產黨的野心。這就是促使他重新構思各國應如何看待亞洲的原因。
安倍願景的早期輪廓,是在他首次擔任首相期間於2007年訪問印度時所作的一次演講中出現。他呼籲建立一個「更廣闊的亞洲」,不僅跨越太平洋,還跨越印度洋,「自由和繁榮的海洋,對所有每個人開放和透明」。
安倍知道「亞太」(Asia-Pacific)一詞讓人聯想到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地理。他希望人們看到一個更宏大的畫面,其中包括印度,並將東南亞那些年輕海洋國家,而非中國,置於這一地區的概念中心。他開始使用「印太」(Indo-Pacific)這個詞彙。
除了地理上制衡中國,安倍還試圖用一種更具吸引力的理念來抵消北京的威權、中央集權模式。他在2016年的演講中描述一個「重視自由、法治和市場經濟,免遭武力或脅迫,以及…繁榮」的地區。
他馬不停蹄在他新定義的地區旅行,與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建立親密的友誼,並讓日本的發展援助機構參與基礎建設計劃。
區域內各國開始將安倍的願景視為一個不腐敗的替代方案,足以取代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不透明的「一帶一路」借貸計劃。
2018年,時任馬來西亞首相的馬哈地(Mahathir Mohamad)稱中國放高利貸的作法是「不平等條約」的一種形式,在後殖民時代的亞洲這是很嚴厲批評。馬哈地隨後多次訪問東京,重組其國家債務結構。
為了支持他的地區架構,安倍還推動一項新的外交倡議:「四方安全對話」(Quad)。安倍將日本、印度、澳洲和美國想像成一個巨大的棒球場,遏制北京向帝國擺盪。經過多年努力,Quad高層會議終於在2017年開始舉行,川普任期結束時已提升為內閣級會議。
美國現任總統拜登上任以來,Quad已召開4次正式的領袖峰會。儘管不是軍事聯盟,但Quad已成為對付北京虛假訊息、供應鏈勒索、債務陷阱外交、非法捕魚和其他不當行為的重要論壇。
博明指出,2017年,當川普政府正在尋找一個口號來概括對此一地區的戰略時,他和同事們看到放大安倍「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銘言的好處。其他國家也抓住這一精神。2017年11月當時的澳洲總理滕博爾(Malcolm Turnbull)宣布一項政策,要實現「安全、開放和繁榮的印太地區」。
中國共產黨深知術語在塑造人們思維方面的力量,指示外交官警告鄰國絕不要說「印太」。然而威脅失敗,這個詞開始傳播。以印尼為首的東南亞國家宣布新的印太展望。遠至布魯塞爾和柏林,各國紛紛起草印太戰略。
各國藉使用自己的詞彙而非中國的詞彙來定義這個地區,為他們的國家主權表明立場。安倍將主權理解為各國面對夢想成為帝國的鄰邦時,彼此團結的基礎。即使還沒有完全自由的國家,仍希望不受來自國外的脅迫。
因此,當川普在越南講到「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是「一個由國家組成的美麗星座,每個國家都是屬於自己的耀眼明星,不是別人的衛星」時,獲得聽眾起立鼓掌。
今年5月在一場關於中國政策的演講中,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用了類似的詞彙。「美國與這個地區的國家和人民持有相同的願景: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有著透明制定和公平適用的規則;各國可以自由做出自己的主權決定。」布林肯在演講中9次提到「主權」。
博明表示,安倍遇害時戴著一枚藍色徽章,表明他決心將遭北韓綁架的日本人帶回家。對安倍來說這是個決定性的話題,他要求川普會見失蹤者親屬。川普每次訪問東京都會照辦。
他說:「我從未見過安倍沒戴那枚徽章,這是他的願景核心,一個人類尊嚴的象徵。這位有遠見的人遺留下這個願景。維持這個願景取決於生者。」(譯者:楊明暐/核稿:林治平)111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