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故,不僅震撼了國際社會,更讓台灣各界紛紛翻出安倍的挺台事蹟來悼念這位愛台首相,包括現身支持台灣鳳梨,在共機擾台期間喊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力挺台灣加入CPTPP等,經典畫面一一映入眼簾。
然而,這些經典畫面之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其實是2016年的「安倍瑪利歐」,也是我認為足以代表安倍首相生涯的最佳註記。
在台灣的我們或許早已習慣政治人物扮裝,但在日本的保守政治風氣下,安倍出身政治世家,又作為保守黨黨魁,竟然以首相之尊扮成電玩角色,根本是破天荒的創舉。難怪安倍在幾年後受訪時也坦承,他一開始其實是反對扮裝的。革命性的舉動。
更重要的是,扮成瑪利歐並非這位「最創新的保守派」唯一的創舉,安倍在三大面向上勇敢「衝撞常識」的積極作為,更是改寫日本乃至於整個東亞的發展軸線,值得一一來談。
第一個「衝撞常識」:憲改
日本目前的「和平憲法」是二戰後的產物,當時確實有其歷史背景,以及讓日本重建國際信任的必要。然而目前東亞情勢早已大大不同,日本長年在美日安保下,不僅成為東亞區域穩定的支柱之一,也有投入更多援助的國際期待。換句話說,是否還要對日本自衛權維持如此限縮,的確有檢討的必要性。
然而,這樣重大的憲政討論,一直要到安倍勇敢提出倡議,對日本憲法的「常識」才終於被撼動。直到現在,已成為岸田文雄首相宣示要延續推動的「安倍遺願」。這樣重大的進展,絕對不是單單一句「討好保守派」的批評就能輕率論定。
第二個「衝撞常識」:安倍經濟學
除了憲政民主,日本另一個長期陷入一灘死水的就是經濟。自從1990年初的泡沫經濟崩潰後,日本就深陷「平成大蕭條」的經濟困局,也成為其後16任首相爭取上任的必考題。
然而,16任首相中,真正撼動這個困局的就只有「安倍經濟學」,也就是超寬鬆貨幣政策、財政支出、結構性改革的「三箭計畫」,既便迄今效果正反互見,中長期也有待驗證,但國際專家都肯認安倍對於打破通縮困境的開創性。
第三個「衝撞常識」:區域安全
同樣由於二戰因素,日本長期以來的外交參與明顯比較自我設限,東亞區域議題也唯美國馬首是瞻。既便後來在經濟援外領域大展拳腳,其他外交表現與國力實在遠遠不成正比。
然而,當冷戰結束及中國崛起改寫了區域遊戲規則後,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日本也就只能緊跟美國的亞太政策,來決定自己與中國、北韓及台灣的關係。當美國把重心擺在中東及反恐戰爭時,日本就任由中國在東亞攻城掠地;當美國「再平衡」及重回亞洲,甚至組建圍堵中國的防線時,日本才又重拾抗衡角色。
但這樣的「常識」,再度被安倍打破。例如從冷戰時期遺留下來,大國之間「保持對抗但不衝突」的利器「戰略模糊」,安倍就敢勇於指出這無助於台海穩定,而應改為「戰略清晰」。此外,美國目前主打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及「印太經濟架構IPEF」,其實原來都是安倍的倡議,形同讓日本從區域秩序的跟隨者,搖身成為設計者。
安倍如何愛台灣,這陣子已經有非常多的相關報導和專文,供大家哀悼追憶。除了這個些,我們應該可以多著墨在同樣身為邊緣的島國,安倍留給了台灣什麼啟示。
而正如前文所述,安倍面對困局,並不會囿於困局中的「常識」,反而是勇敢挑戰現狀,這些「創見」其實也並非天馬行空,只是回歸客觀事實,直面根本問題。憲政秩序不正常,就推動憲改;深陷通縮困境,就推動經濟改革;戰略模糊無法嚇阻中國,就倡議戰略清晰。
雖然出身「保守」,卻無懼於修正「常識」。正是因為安倍這些創見都直面客觀存在的問題,所以才能得到共鳴,進而在他卸任及身故後,持續影響日本及區域發展。這就是台灣面臨各種打壓困境時,應該學到的啟示。
●作者:李兆立/行動時代策略長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台灣的我們或許早已習慣政治人物扮裝,但在日本的保守政治風氣下,安倍出身政治世家,又作為保守黨黨魁,竟然以首相之尊扮成電玩角色,根本是破天荒的創舉。難怪安倍在幾年後受訪時也坦承,他一開始其實是反對扮裝的。革命性的舉動。
更重要的是,扮成瑪利歐並非這位「最創新的保守派」唯一的創舉,安倍在三大面向上勇敢「衝撞常識」的積極作為,更是改寫日本乃至於整個東亞的發展軸線,值得一一來談。
第一個「衝撞常識」:憲改
日本目前的「和平憲法」是二戰後的產物,當時確實有其歷史背景,以及讓日本重建國際信任的必要。然而目前東亞情勢早已大大不同,日本長年在美日安保下,不僅成為東亞區域穩定的支柱之一,也有投入更多援助的國際期待。換句話說,是否還要對日本自衛權維持如此限縮,的確有檢討的必要性。
然而,這樣重大的憲政討論,一直要到安倍勇敢提出倡議,對日本憲法的「常識」才終於被撼動。直到現在,已成為岸田文雄首相宣示要延續推動的「安倍遺願」。這樣重大的進展,絕對不是單單一句「討好保守派」的批評就能輕率論定。
第二個「衝撞常識」:安倍經濟學
除了憲政民主,日本另一個長期陷入一灘死水的就是經濟。自從1990年初的泡沫經濟崩潰後,日本就深陷「平成大蕭條」的經濟困局,也成為其後16任首相爭取上任的必考題。
然而,16任首相中,真正撼動這個困局的就只有「安倍經濟學」,也就是超寬鬆貨幣政策、財政支出、結構性改革的「三箭計畫」,既便迄今效果正反互見,中長期也有待驗證,但國際專家都肯認安倍對於打破通縮困境的開創性。
第三個「衝撞常識」:區域安全
同樣由於二戰因素,日本長期以來的外交參與明顯比較自我設限,東亞區域議題也唯美國馬首是瞻。既便後來在經濟援外領域大展拳腳,其他外交表現與國力實在遠遠不成正比。
然而,當冷戰結束及中國崛起改寫了區域遊戲規則後,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日本也就只能緊跟美國的亞太政策,來決定自己與中國、北韓及台灣的關係。當美國把重心擺在中東及反恐戰爭時,日本就任由中國在東亞攻城掠地;當美國「再平衡」及重回亞洲,甚至組建圍堵中國的防線時,日本才又重拾抗衡角色。
但這樣的「常識」,再度被安倍打破。例如從冷戰時期遺留下來,大國之間「保持對抗但不衝突」的利器「戰略模糊」,安倍就敢勇於指出這無助於台海穩定,而應改為「戰略清晰」。此外,美國目前主打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及「印太經濟架構IPEF」,其實原來都是安倍的倡議,形同讓日本從區域秩序的跟隨者,搖身成為設計者。
安倍如何愛台灣,這陣子已經有非常多的相關報導和專文,供大家哀悼追憶。除了這個些,我們應該可以多著墨在同樣身為邊緣的島國,安倍留給了台灣什麼啟示。
而正如前文所述,安倍面對困局,並不會囿於困局中的「常識」,反而是勇敢挑戰現狀,這些「創見」其實也並非天馬行空,只是回歸客觀事實,直面根本問題。憲政秩序不正常,就推動憲改;深陷通縮困境,就推動經濟改革;戰略模糊無法嚇阻中國,就倡議戰略清晰。
雖然出身「保守」,卻無懼於修正「常識」。正是因為安倍這些創見都直面客觀存在的問題,所以才能得到共鳴,進而在他卸任及身故後,持續影響日本及區域發展。這就是台灣面臨各種打壓困境時,應該學到的啟示。
●作者:李兆立/行動時代策略長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