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海洋公民基金會與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於29日指出,澎湖盛產的「馬糞海膽」,已經從過去50年的2億顆減至現在的5萬顆左右,並呼籲全面禁捕,意外引起人民關注。究竟「馬糞海膽」是什麼呢?我國過去的相關規劃為何?《NOWnews》特別整理相關資訊,供讀者們參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馬糞海膽是什麼?

台灣一般所謂的馬糞海膽,是白棘三列海膽(學名:Tripneustes gratilla),體型大,直徑約12公分,外觀呈現赤褐色,遠看像是曬乾的馬糞而得名。

產地及產季?

主要分布於太平洋西部海域,同時也是中國、日本最重要的經濟海產。在台灣早年沿海礁岩區也有分布,不過隨著環境變遷和人類濫捕因素等關係,現在只有澎湖才有產出,產季為每年6~9月。

人類食用的海膽為何?

在全球現今約1000多種海膽,其中就屬「馬糞海膽」與「紫海膽」最知名。而台灣最常見的食用性海膽則分為3種,除了紫海膽、口鰓海膽外,就屬「白棘三列海膽」最為大宗,也就是所謂的「馬糞海膽」。

食用方法和味道?

其實海膽吃的並不是膽,而是海膽的「生殖線」,也就是「海膽子」,渾身充滿刺,看起來攻擊性極高的生物,剝開後的黃色線體(卵巢+精囊),吃起來卻鮮甜柔滑,有如集結了「大海精華於一身」的味道,讓不少老饕十分瘋狂,更創造出許多經濟效益,由於每一隻海膽大約有5片海膽子,會在繁殖期前吸收充足的養分,這時吃的海膽肉質更加美味,但若過了繁殖期後食用,味道就會變苦。

▲澎湖馬糞海膽瀕臨絕種,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與澎湖海洋公民基金會共同呼籲澎湖縣政府「是時候落實全面禁捕了」。(圖/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提供)
▲海膽深受美食饕客喜愛,有「海洋精華」之美名,曾經一度被視為害蟲,但隨著生態環境改變和人為因素影響,其實全球都有在關注海膽的數量。(示意圖/Pixabay)
海膽冷知識

有趣的是,海膽曾一度被視為危害「海帶」的害蟲。2018年,澳洲吉普斯蘭科湖(Gippsland Lakes)就因為海膽太多,大量藻類都被吃光,使海床因為失去了海藻的支持而受到破壞。但如果沒有海膽,又會讓藻類過度繁殖變成「優氧化」,因此,過多過少的海膽仍會大大衝擊到生態平衡。

▲澎湖馬糞海膽瀕臨絕種,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與澎湖海洋公民基金會共同呼籲澎湖縣政府「是時候落實全面禁捕了」。(圖/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提供)
▲國內馬糞海膽於2005年就受到關注和重視,墾丁率先實施,但澎湖當年制度並不完善,導致數量銳減。(圖/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提供)
馬糞海膽近年危機

事實上,馬糞海膽的濫捕瀕臨絕種,早在2005年就受到政府、民間組織關注,2005年墾丁國家公園就率先成立海洋資源保護示範區,全面禁捕馬糞海膽,並放流幼小個體;2007年澎湖縣政府為避免漁業資源浩劫,開始管制馬糞海膽採捕,無奈監控機制並不完善,數量逐年銳減。2016年更有國內知名飯店推出「澎湖馬糞海膽吃到飽」,但當年澎湖海域的總產量已經剩不到10顆,瀕臨滅絕危機,引來環保團體抗議而停賣。澎湖海洋公民基金會、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於29日共同聲明指出,如今才過50年,保守估計,澎湖的馬糞海膽從2億顆剩5萬顆左右。

撈捕規定及罰則

馬糞海膽的資源管理有關限制事宜為,9月1日至隔年6月30日禁漁期,7月1日至8月31日則為開放採捕期間,禁止採捕、處理、販賣、持有殼徑未滿8公分之海膽。販賣8公分以上的海膽應向農漁局申請核准始得輸出。罰則依漁業法第60條第2項規定,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新臺幣15萬元以下罰金。

▲澎湖馬糞海膽瀕臨絕種,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與澎湖海洋公民基金會共同呼籲澎湖縣政府「是時候落實全面禁捕了」。(圖/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提供)
▲澎湖馬糞海膽瀕臨絕種,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與澎湖海洋公民基金會共同呼籲澎湖縣政府「是時候落實全面禁捕了」。(圖/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提供)
馬糞海膽保育四大策略

民間團體發聲「是時候落實全面禁捕了!」中央研究員提出四大積極有效管理措施,包含「嚴格的採捕許可證制度」、「捕撈限制(限制季節、體長、區域)」、「總量管理、個別配額管理系統」、「嚴格有效的漁獲申報與統計」。

地方政府實際作為

澎湖縣政府表示,馬糞海膽並非定棲性物種,每年產量不一,根據農漁局列舉資料,民國106年是4萬顆,107年是2萬顆,108年有8萬顆,109萬10萬顆,110年6萬顆,澎湖種苗繁殖場正加強各項養殖技術發展,期盼「以養殖取代撈捕」。(編輯:詹鎰睿)

▲澎湖縣政府農漁局公告,馬糞海膽自7月1日至8月31日開放採收,以往有些不肖漁民會偷跑。(圖/記者張塵攝,2020.07.01)
▲澎湖縣政府表示,目前希望朝向「以養殖取代撈捕」的方向前進。(圖/《NOWnews》資料照)
▲今天放流的馬糞海膽苗體長2-4公分,數量大約1萬5千顆,預計1年之後可達繁殖體型。(圖/記者張塵攝,2019.08.31)
▲馬糞海膽的苗體長2-4公分,目前政府正積極培育養殖中。(圖/《NOWnews》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