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14日綜合外電報導)紐約時報報導,烏克蘭抵抗俄羅斯的表現給許多台灣人上了一課,若戰術及武器運用得宜,可減緩強大的侵略攻勢。但這也是個顯示台灣或許尚未準備好應對全面攻擊的警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紐時一篇刊登於13日的報導提到,許多人認為,台灣的國防裝備不夠精良、人員不夠充足。總統蔡英文矢言捍衛台灣,同時也努力要讓軍人領袖階層接受新的戰略願景。

台灣花費鉅資採購戰機、潛艦,義務役軍人卻幾乎沒有足夠彈藥可供訓練。不少人認為兵役役期太短,預備役計畫又不夠嚴格。軍方正打造一支專業部隊,但也苦於招募並留住技術熟練的軍人。

如今,烏克蘭成了促進變革的推力。

在台北工作的電腦工程師吳權勳(Wu Chiuan-syun,音譯)3月與其他預備役在中部潮濕茂密的森林裡集合,他們受訓的時間比近年其他梯次更長也更辛苦。他說,指揮官幾乎每天都提醒他們,來自中國的威脅日益增長。

31歲的吳權勳說:「烏克蘭的例子讓我們知道,必須先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其他人才會來幫忙。」

美國總統拜登5月說,若中國攻台,美國會採軍事介入。但美方並未給予明確的安全保證,希望這種策略既能避免挑釁北京、也不鼓勵台灣宣布正式獨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說他希望兩岸和平統一,且可能忌憚攻台後會面臨的巨大經濟和外交打擊,但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近日也表示,為了台灣,北京「不惜一戰」。中方幾乎每天派戰機飛到台灣周圍,上月有一天甚至達到單日30架。

令人擔心的是,這種操作可能有意無意地變成衝突的前奏。

台灣的前防長蔡明憲說:「不能再等了,我們正與時間賽跑。俄羅斯一眨眼就入侵了烏克蘭,誰知道中國人民解放軍什麼時候會選擇攻打台灣?」

今年1月的幾次軍事演習旨在向中國展現武力,但也反映出台灣國防戰略核心的持續衝突。

台灣數十年來採購或研發傳統昂貴武器以因應中國侵略的威脅,但中國耗巨資建造當今全球最龐大軍隊之一,火力早就勝過台灣。

美國官員和一些台灣戰略家眼見這種不平衡日漸擴大,最近開始加速推動台灣累積大量的較小型武器,包括海軍艦艇,例如在演習中能迅速布下水雷以阻止部隊登陸的船艦。

支持這種戰略的人說,台灣可和烏克蘭一樣輕鬆部署肩射型的對空刺針(Stinger)飛彈,以及用來攻擊船艦的可攜式魚叉(Harpoon)飛彈,這些武器不像戰車和大型戰艦那麼容易被鎖定或摧毀。

中國若要對台發動陸海空全面襲擊,會比俄國侵略烏克蘭的情況更複雜,但有些美國和台灣國防官員認為,北京當局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做到。

目前的希望是,如果嚇阻不成,還能用所謂以小博大的「豪豬戰略」(Porcupine strategy)讓台灣爭取時間等待美國來援。

蔡總統依照戰略轉變採購了魚叉飛彈等武器,卻面臨部分軍事領袖的反對。他們認為,較小型武器不足以有效對抗中國。軍方領袖說,能打到中國本土的長程飛彈才能嚇阻北京;當中國軍方騷擾台灣周圍,戰機可加以應對;大型計畫在政治上也比較受歡迎。

若中國犯台,除非美國及盟國協助,否則幾乎可以肯定台灣的防務會崩潰。台灣有些人認為,在沒有具體支援承諾的情況下放棄殺傷力最大的武器,風險太大了。

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歐錫富說:「我們不能肯定美國會來援,所以台灣需要一些打擊能力,否則就是坐以待斃。」

蔡總統政府也正考慮延長兵役役期為一年。

台灣許多人過去不太關心中國的進展,不是認命服輸就是盲目樂觀相信美國會來支援,如今態度顯有轉變。蔡總統也試圖利用俄烏衝突來推動政策,任命一個專家小組來研究烏克蘭戰略。

報導指出,問題在於蔡總統能否順利推動一些可能不太受歡迎的變革,例如進一步提高軍事支出。台灣軍事支出目前只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多一些。

與此同時,有些公民未雨綢繆。近期的一個週六,一群人在台北附近一處停車場模擬槍戰,這是由教授基礎急救和射擊技巧的「極光訓練」公司開設的課程之一,使用的是逼真的氣槍。

21歲的軍校生石丹尼(Danny Shi,音譯)說,他報名這項課程是因為擔心自己在校得到的實務經驗不足,而他想為最壞的情況做好準備。

他說:「身為台灣人,我覺得我們應該更認真看待備戰這件事。」(譯者:曾依璇/核稿:劉文瑜)111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