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13日電)中國採清零方針應對COVID-19疫情,多個城市推動常態化核酸檢測卻亂象叢生,有採樣點排隊太久、檢測結果產出太慢等情形;另有城市耗費數千億元防疫成本只為防堵零星病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應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中國多個城市推動常態化核酸檢測。綜合中國新聞週刊、澎湃新聞、第一財經等媒體報導,常態化核酸檢測亂象包括採樣點經常排隊、檢測結果產出太慢、不成比例的防疫成本和不合理的自費要求。

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相當於「通行證」,若未具備這個證明將不能進入公共場所。北京、浙江杭州、江蘇蘇州、廣東深圳、珠海等地現均將常態化核酸檢測頻率從48小時延至72小時。江西撫州等個別城市,若非重點崗位、特殊行業的普通人群則是7天一檢。

在常態化核酸檢測要求下,許多民眾一大早第一件事情就是檢視核酸檢測是否逾期、哪裡有採樣點。以上海市為例,設置了約1萬8000個採樣點,民眾仍必須經常性排隊,浪費時間卻又莫可奈何,甚至有人說,看看採樣點哪裡人少,來回騎車2小時內都可接受。

核酸檢測結果時效性也是民眾的抱怨痛點。一名上海市民說,核酸檢測報告產出時間過長,超過24小時仍顯示「檢測中」是常態,等最久的一次是超過30小時仍沒有結果。

地方政府不成比例的防疫成本讓人質疑。河南省僅有零星病例通報,卻在5月28日宣布推動常態化核酸檢測,相關費用由各級政府負擔。外界推算,河南省每年將耗資約人民幣600億元(約新台幣2650億元)在常態化核酸檢測。

常態化核酸檢測為地方政府帶來龐大財政壓力。中國國家醫療保障局明確指出,檢測成本由各地政府負擔,地方官方政策遂而轉向要求民眾自費以減輕負擔,這讓民眾痛斥政府「不要臉」。

上海市衛健委主任鄔驚雷5月底表示,上海常態化核酸檢測免費服務截至6月30日,也就是7月1日起轉由民眾負擔。若以每月10次核酸檢測計算,每人每月將至少自費35元核酸檢測費用。上海市在6月11日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則又轉彎宣布,常態化核酸檢測免費檢測服務,延長至7月31日。

四川閬中日前要求5月30日起由民眾自費常態化核酸檢測,由於地方上沒有疫情發生,市民卻被要求自掏腰包負擔每週1次常態化核酸檢測,惹來民眾海量批評。為安撫民眾不滿情緒,官方才緊急改口,改以「自願檢測」為原則。

「有些地方開始對常態化核酸實施收費恐怕缺乏法律依據」,北京信凱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曉光接受中新經緯採訪表示,常態化核酸檢測搭配了進出公共場所、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必須出示等措施,這是對公民施加強制性限制措施,如果要求公民自費常態化核酸檢測,則是對公民權益的減損,不符合現行法律規定。(編輯:李雅雯/唐佩君)111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