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的小明(化名)2歲起就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全身皮膚粗糙不堪、布滿大小搔癢顆粒及斑塊,晚上常因搔癢抓到無法入眠,床單上也時常沾滿搔抓後的斑斑血跡,皮膚幾乎體無完膚。小明因睡不好精神不濟,更因為搔抓而無法專心上課。家人帶小明至醫學中心皮膚科求診。經醫師詳細評估及詳盡的解釋治療計畫後,小明接受短期類固醇、口服免疫抑制劑及窄波段紫外線的治療,並搭配使用非類固醇性的外用免疫抑制藥膏,並使用生物製劑改善搔癢。治療約1個月後,小明的皮膚得到大幅度改善,上課不再因搔癢而無法專注,晚上也不再因為搔癢而無法入眠。專注力提升後,學業成績也突飛猛進。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異位性皮膚炎病人小明(化名)治療前及治療後的比對照片(圖/奇美醫學中心提供)
▲異位性皮膚炎病人小明(化名)治療前及治療後的比對照片(圖/奇美醫學中心提供)
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鄭百珊說明,異位性皮膚炎屬於一種慢性發炎性皮膚病,台灣的盛行率約6%,且逐年增加中。異位性皮膚炎和遺傳有關,且與其他異位性疾病(氣喘、過敏性鼻炎)有高度相關。異位性皮膚炎病人有些僅四肢屈側出現少許溼疹病灶,有些則全身超過9成的皮膚受到波及。異位性皮膚炎在任何年齡均會發病。急性、溼疹樣病灶較常見於兒童,雖然成人型也會出現許多此類變化,但相較於兒童,成人異位性皮膚炎除了急性溼疹樣變化以外,臨床還有表皮增生、苔癬畫、癢疹等慢性病灶表現。根據研究統計,約1/4的異位性皮膚炎病人在成年後才出現病灶,有些在兒童期發作的病人則會隨年紀增長而有所改善。


異位性皮膚炎的傳統治療分為外用及口服藥物,外用潤膚劑可增加皮膚障蔽功能,外用類固醇藥膏及外用免疫抑制劑藥膏為中至重度病人的第一線抗發炎療法,有抗發炎效果,但是較易有皮膚灼熱及搔癢感。此外,研究證實光照療法對皮膚有免疫抑制、抗發炎、免疫調節和止癢的功能,臨床上以窄波紫外線(NB-UVB)為最常使用。目前新興治療藥物有生物製劑及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生物製劑需皮下注射,通常病人使用2周內癢感就降低。而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可快速在第2天即大幅降低癢感,並陸續改善皮膚病灶,對傳統治療效果不彰之病人有很好的效果。


鄭百珊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個不只大大影響生理,更會影響心理的疾病,目前有許多新興藥物進入最後臨床試驗階段,相信在未來的幾年病人會有更多的藥物選擇,造福許多為異位性皮膚炎所苦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