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信用評等公司今(7)日公布最新報告指出,對部分台灣產險業者而言,防疫保單虧損遠超過其獲利所能吸收的程度,而且隨著防疫險虧損擴大,極有可能導致產險業在2022年出現整體核保虧損,進而終結該產業連續長達21年的獲利表現。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華信評認為,產險公司潛在的理賠總金額仍有很高的不確定性,中華信評信用分析師王珮齡表示,鉅額虧損似乎有其可能,且在未備有妥善的資本復原計畫的情況下,虧損可能會對部分產險業者的資本水準帶來負面影響,尤其是擁有大量有效防疫保單的保險公司。

產險公司面臨的最主要不確定性因素在於,有效保單到期前的最終確診人數及主管機關是否會降低新冠肺炎法定傳染病等級,這可能會減少保險公司所需支付的理賠金額。

中華信評報告指出,,產險業者有充裕的流動性,以管理支應因防疫保單理賠而導致的現金流出,但對防疫保單部位較大,或資本適足率較低的產險公司而言,適切的資本規劃則越顯重要。這是因為與國內壽險公司及海外其他產險公司相比,台灣產險公司的資本基礎一般而言較小。

王珮齡說,雖然中華信評評估認為,大多數產險公司備有足夠的風險控管機制且風險偏好在可控管的範圍內,但部分產險公司可能需要從這次疫情中汲取教訓,從嚴訂定風險架構與紀律。

不過,中華信評也提到,台灣產險業者巨災風險部位的再保險覆蓋率普遍適當,產險公司在其他非防疫保單業務方面亦持續維持良好的績效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