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亞洲行主要目的就是宣布啟動「印太經濟架構」(IPEF),預計將印太戰略架構進一步與經濟綁在一起,以抗衡中國在區域的強勢競爭,而在拜登訪日期間美國政府也正式宣布,印太經濟架構集團將由13個創始成員組成,預計涵蓋全球約40%的國內生產毛額(GDP)。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印太經濟架構的13個初始成員包含美國、日本、韓國、印度、澳洲、紐西蘭、印尼、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和汶萊;預計將深化美國與亞洲夥伴在4個支柱(pillar):公平與彈性貿易、彈性供應鏈、基礎設施、清潔能源和脫碳、稅收和反腐敗關係,各國也可以選擇性加入,並無強制參與特定領域。

13個初始成員國將進行視訊會議共同協商包括成員遵守標準、是否需要立法機構批准、未來可能加入的成員國等問題。成員國除了美國、印度,全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夥伴,有分析指出這是因為中國在RCEP中佔有主導地位,因此各國有意尋求其他經濟框架;至於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則因川普於任內宣布退出,至今仍由日本全力推動落實,CPTPP的11個成員國也有7個與IPEF重疊,台灣、中國也都有意申請加入。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美國總統拜登和印度總理莫迪今(23)日在東京出席印度太平洋經濟框架(IPEF)的啟動活動。(圖/美聯社)
▲印度太平洋經濟框架(IPEF)13個初始成員國視訊會議。(圖/美聯社)
美方表示,新框架將加深在半導體和潔淨能源等重要技術上的合作,加強區域競爭力和經濟安全,在成員國名單中,東協成員內較為親中的緬甸、寮國以及柬埔寨,都沒有列入IPEF;而在全球晶片供應鏈中擔任關鍵角色的台灣,也因受制於中國因素並未獲邀,不過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 (John J. Sullivan)對此也強調,不排除未來還會邀請其他國家加入IPEF的可能。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美國總統拜登和印度總理莫迪今(23)日在東京出席印度太平洋經濟框架(IPEF)的啟動活動。(圖/美聯社)
▲印度太平洋經濟框架(IPEF)成員國名單展示了該集團有意與中國於區域拓展影響力抗衡。(圖/美聯社)
IPEF目前並無提供成員國關稅減免等實質內容,但該框架提供成員國在各項關鍵議題上進行談判管道。此外,IPEF成員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料將占全球40%,就數字上來看超越了RCEP的30%,取代其全球最大貿易集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