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俄戰爭影響世界局勢,美國對於未來可能性做出因應準備,也讓美中台關係產生微妙變化。美國NBC與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所做「2027年中共侵台」兵推, 推估若中共攻台恐造成長久戰,甚至威脅美國本土。對此,政治大學外交學系主任盧業中表示,目前兵推公開資訊有限,就已外流的內容判斷,北京若以軍事行動解決台灣問題,必定攻擊美軍盟友,以延緩美軍馳援時間,為兵推中最重要關鍵。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盧業中分析,這是強權之間實力對比的較量,我國的主動性相對有限,這是台灣目前困難點,但趨吉避凶仍是政府必要動作。根據美國國務院台美關係事實清單修訂內容,美國還是希望兩岸之間的爭議能以和平方式解決,並幫助台灣從實力角度出發,其中就包括軍售及和平對話。因此,盧業中建議,兩岸政府若能展開某種程度互動,這對台灣現階段來講是較為可行的做法。

盧業中認為,美國務院更動官網文字與近期美國調整亞太戰略有關,除了拜登即將啟程訪日韓,包括5月12日在華府召開東協高峰會,可看出烏俄開戰後至今,美國已經把歐洲國家整隊完畢,西歐國家皆與美立場非常一致,印太地區則採取回防動作。

盧業中指出,烏俄戰爭開打時,北京單方面認為出現戰略機遇期,而美國藉由一連串動作清楚告訴中國:以美國角度來看,中國大陸一直都是主要競爭者。接下來,美國可能集中心力佈局了印太經濟架構(IPEF),雖目前尚未正式發佈內容,但已可看出輪廓,包括在美國東協高峰會上美國提出將提供1.5億美金,幫助東南亞國家於未來三年中進行基礎建設,預期美國總統拜登前往日韓時也會有類似宣布。

不過,盧業中判斷,美國可能沒辦法直接將台灣納入印太經濟架構,但在東南亞與東北亞之間,台灣作為兩者連接最大關鍵,美仍會透過其他方式將台灣納入合作對象,比如科技合作與民間交流,由此可推敲出台灣仍會在IPEF架構中有程度的參與。

針對美英兩國高層於三月份「印太戰略會議」期間的閉門會談中,提及台海發生衝突的「應變計畫」,美盼英強化在亞太地區的安全角色。盧業中表示,這與中國第三艘自製航母成軍有關聯性,加強歐美國家在亞洲的水上制衡力量。

盧業中說明,北京應清楚知道,中國大陸若越積極干預,其他國家也會有反制措施,同時,在烏俄戰況升溫、國際情勢快速變化的情況下,可觀察出英國與印太地區關聯性更密切,比如英、日達成《相互准入協定》(Reciprocal Access Agreement)等,美國在為後續恐怕同時應付兩場區域性戰爭,將可能聯合不同區域盟友支援;換句話說,美國不把區域做嚴格的地理區隔,否則難以負擔,同樣的,在歐洲地區的狀況也可能需要印太地區盟友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