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20多歲年齡層接連傳出死亡個案。對此,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專任主治醫師周百謙今(6)日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提醒,即使Omicron多為輕症或是無症狀,但仍不可掉以輕心,若有出現血壓或血氧不穩、嚴重腹瀉、呼吸喘、胸痛胸悶等症狀必須立刻就醫。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前(4)日新增一名20多歲女性死亡個案,曾接種過3劑BNT疫苗,無慢性病史,確診新冠肺炎合併敗血性休克和多重器官衰竭,曾使用過瑞德西韋、類固醇、免疫調節劑、抗生素等,在加護病房內使用呼吸器、併發新室顫動急救無效,從確診發病到死亡僅6天,也是我國20多歲年齡層中的首例死亡個案。

昨(5)日再新增一名20多歲男性死亡個案,沒有疫苗接種史,本身具有腦傷合併慢性神經系統疾病,有氣切病史,長期臥床使用呼吸器,其照護場所因有其他確診個案,採檢後確診,有肺炎合併呼吸衰竭、新冠肺炎是主要死亡原因。

對此,周百謙提醒,Omicron盛行狀況下,施打疫苗雖能提供初步防護,降低死亡與重症風險,但仍然不可掉以輕心,還是要注意預防被感染,以及確診後預防輕症變重症。

「預防感染比較麻煩」,周百謙坦言,現台灣每日約3萬人確診,採檢站陽性率皆很高,但社區中,已確診但為輕症或無症狀的潛在指標個案越來越多,卻因採檢量能不足,實際上可能有更多黑數個案並未被檢出,因此民眾還是應接種疫苗提高防護。

想要預防感染,周百謙建議,民眾可避開需要脫下口罩的場合,自律盡量避免參加聚餐,許多餐廳的通風條件都難以減少病毒傳播風險,另戴口罩雖能降低病毒傳播,但如酒吧等密閉空間病毒量仍高,因此也應避免長時間待在空氣密閉的環境,「一定要記得口罩不要摘下來,然後選擇空氣流通好的環境」,並注意呼吸道的保養,若有鼻塞、胸悶等徵兆,應跟醫師討論,透過抗組織胺等藥物降低呼吸道問題與傳播風險。

「臥床的一定是高風險!」周百謙指出,本波疫情中,年輕人與中年人死亡多來自於長期臥床,生活難自理,或有身體狀況,如腦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血糖控制不佳、肝臟功能不好、肝硬化、癌症病患與患有慢性疾病者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慢性支氣管擴張者都屬重症高風險族群,確診後病毒不易被清除,容易導致免疫風暴,平時就可先諮詢醫師。

周百謙提到,有確診者稱「喉嚨痛如刀割」、「十倍於流感的症狀」,不過這些症狀不一定就會轉為中重症,有可能是病患先前內科問題影響,他舉例,我國有相當比例民眾都有鼻過敏問題,感染新冠肺炎會造成鼻腔黏膜等部位損傷,造成過敏症狀更為厲害,不能只單純服用普拿疼,還是要治療本身的過敏問題。

周百謙進一步說明,過敏治療可分為藥物治療,使用抗組織胺、抗過敏藥,這能緩解大部分民眾求診問題,另就是要注意環境通風,維持合適的濕度與溫度,「不要在空氣不好的地方自我隔離」,會因為空氣中的懸浮微粒與過敏原破壞黏膜造成更多損傷,也要適度補充水分,讓氣管不過於乾燥。

要特別注意的是,就算是年輕族群,為避免輕症轉重症,周百謙認為,若有發燒不退,伴隨發抖畏寒、嗜睡、食慾連日不振、無法進食、全身不適、疲累、血壓或血氧不穩,都應盡速前往急診就診。

周百謙也補充,若有出現心律不整,心臟跳非常快,每分鐘達120至160下,有嚴重胸痛,可能有心肌炎、心包膜炎,或呼吸喘、意識不清、腹瀉等症狀容易被忽略,但也應盡速就醫釐清。

現在年輕族群若是染疫多在家照護,周百謙也分享,有喉嚨痛、鼻塞、嗅覺喪失者,可先準備空氣清淨機與抗組織胺、過敏藥物,有需求時可經遠距醫療後,在醫師指示下服用,另也可準備運動飲料,飲用時與水1比1稀釋,類似打點滴概念,補充電解質,避免身體功能不平衡。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國外入境後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