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美術界的先鋒黃土水,是台灣首位入選日本當時最高藝術殿堂—帝國美術展覽會的藝術家,其一生曲折起伏,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甘露水》也歷經多舛的命運,映照出台灣跌宕的百年歷史,5月21日起,將移師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土水1895年出生於台北艋舺祖師廟後街(今日的萬華)的貧寒木匠家庭,成長過程中,接觸雕梁畫棟的環境,對雕刻產生興趣,在1915年進入東京美術學校雕塑科木雕部,成為首位赴日學習美術的台籍生。1920年畢業,入研究科深造,同年10月以雕塑作品《蕃童》入選帝國美術展覽會,成為首位入選帝展的台灣藝術家,1921年以大理石雕刻的《甘露水》再度入選帝展。

這件被後人譽為「台灣維納斯」的《甘露水》,是台灣首座裸體雕像,刻劃一名面容充滿自信的女子,頭微微仰起,姿態挺直,雙手輕輕放在身後的蚌殼上,綻放了光一般的向上精神,神情舒緩而堅強,寄寓藝術家對於彼時正大步向前的台灣社會,殷殷期盼與想像,也開創台灣藝術史上的新篇章。

▲有「台灣維納斯」美譽的《甘露水》刻劃一名面容充滿自信的女子,綻放了光一般的向上精神。(圖/記者鄭宏斌攝)
▲有「台灣維納斯」美譽的《甘露水》刻劃一名面容充滿自信的女子,綻放了光一般的向上精神。(圖/記者鄭宏斌攝)
隔年,此作受邀於東京和平紀念博覽會台灣館展出,除了日本皇室對其作品產生高度興趣,黃土水的活躍更驅動著當時對藝術還很陌生的台灣,使有志於藝術的台灣青年們大受鼓舞。

但在1930年帝展前夕,黃土水因為趕製大型浮雕《水牛群像》過度操勞,突患盲腸炎,併發腹膜炎,病逝東京,去世後作品大量失散,《甘露水》在翌年入藏台灣教育會館,並以該館藏品的身份於原台灣總督府舊廳舍(今中山堂)的「黃土水遺作展」中展出。

直到1958年台灣省臨時省議會播遷台中,《甘露水》隨之搬移,卻被棄置在台中火車站,無人聞問,雕塑軀幹上難以清除的暗色痕跡,推測是當時於火車站前被人潑灑墨水所致。

所幸數天後《甘露水》即被移置車站附近的張外科診所,由張氏家族悉心保管看顧,並在1974年移至家族位於霧峰的工廠封藏,而這件瑰寶就這樣消失在大眾視野。

隨著台灣主體意識的萌發,企盼《甘露水》再度面世的呼聲不斷,台北教育大學教授林曼麗率領北師美術館團隊鍥而不捨追尋,再加上總統府和文化部協助,才讓塵封近半世紀的《甘露水》重見天日,於2021年9月6日在蔡英文總統的見證下,正式交付文化部永久典藏。

黃土水的一生僅短短35載,卻為台灣留下永垂不朽的國寶藝術,而《甘露水》對於台灣美術史的重要性,除了作品本身,還有其多舛的經歷,承載了台灣百年的命運與歷史。

如今《甘露水》經過修復重返大眾眼前,已於去(2021)年北師美術館推出的「光-台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特展亮相,今年5月21日起,將移師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該展除了《甘露水》外,還有陳澄波、郭柏川等多名藝術家作品加入展出,見證藝文界百年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