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近期進行議員初選,派系間競爭激烈,更有多名立委為參選人站台,把議員初選打成像「選市長」。有南部立委就不諱言指出,2018年民進黨議員席次大幅下降52席次,今年大環境對民進黨有利,且縣市長初選僅有屏東縣,於是,各派系把壓力放在議員初選,趁機擴張派系的版圖。
根據中選會資料顯示,2014年全台議員席次國民黨347席、民進黨289席,2018年全台議員席次國民黨357席、民進黨237席。民進黨僅在台南的議員席次有上升,其他五都則丟掉多席議員。
2014年民進黨在台北有27席、新北31席、桃園20席、台中27席、台南15席、高雄32席;2018年民進黨在台北剩19席、新北25席、桃園17席、台中25席、台南16、高雄25席。
除了六都以外,民進黨在其他縣市2014年與2018年議員席次,持平的縣市只有南投、台東、金門、新竹縣、苗栗;澎湖多1席;減少的包括基隆、雲林、花蓮、宜蘭、嘉義縣市、新竹市、彰化縣、屏東縣;連江縣則均未有議員席次。
全台灣22個縣市,民進黨本屆僅有2縣市議員多1席、5個縣市議員席次持平,14個縣市議員席次減少,1個縣從未有黨籍議員當選。由於議員席次大幅減少,年底議員席次有望提升,也造成民進黨內的議員初選,各派系的競爭如此激烈。
正國會組成「台灣正青」投入今年底縣市議員選舉;新潮流在雙北組「新潮流+」參選連線、高雄菊系則有「邁向過半大聯盟」;湧言會在台北有「台北好政連線」、高雄則是「高雄正能量」;英系的參選人雖未自組聯盟,但英系立委也強力為派系議員站台。
今年派系在民進黨議員初選的紛爭從未停過,新北新店選區正國會與英系之爭、新北中和選區湧言會與英系、台中清水、沙鹿、梧棲選區新潮流與正國會以外,高雄市議員初選讓新潮流菊系與湧言會產生不少爭執,而台南議員初選,派系間競爭也不會減少。
有立委指出,今年議員初選有派系「集體作戰」形式,因為個別議員難以突出,且派系間有「黨內影響力」的考量,其中與派系大舉提名有關,競爭激烈下才會像是「市長選舉」。
該立委表示,到目前為止縣市首長初選也只有屏東縣長,派系力量轉移到市議員的「拚場」。另外民進黨在2018年席次掉很多,也讓今年底出現很多空間,「機會來了」也是促成派系競爭激烈的原因。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4年民進黨在台北有27席、新北31席、桃園20席、台中27席、台南15席、高雄32席;2018年民進黨在台北剩19席、新北25席、桃園17席、台中25席、台南16、高雄25席。
除了六都以外,民進黨在其他縣市2014年與2018年議員席次,持平的縣市只有南投、台東、金門、新竹縣、苗栗;澎湖多1席;減少的包括基隆、雲林、花蓮、宜蘭、嘉義縣市、新竹市、彰化縣、屏東縣;連江縣則均未有議員席次。
全台灣22個縣市,民進黨本屆僅有2縣市議員多1席、5個縣市議員席次持平,14個縣市議員席次減少,1個縣從未有黨籍議員當選。由於議員席次大幅減少,年底議員席次有望提升,也造成民進黨內的議員初選,各派系的競爭如此激烈。
正國會組成「台灣正青」投入今年底縣市議員選舉;新潮流在雙北組「新潮流+」參選連線、高雄菊系則有「邁向過半大聯盟」;湧言會在台北有「台北好政連線」、高雄則是「高雄正能量」;英系的參選人雖未自組聯盟,但英系立委也強力為派系議員站台。
今年派系在民進黨議員初選的紛爭從未停過,新北新店選區正國會與英系之爭、新北中和選區湧言會與英系、台中清水、沙鹿、梧棲選區新潮流與正國會以外,高雄市議員初選讓新潮流菊系與湧言會產生不少爭執,而台南議員初選,派系間競爭也不會減少。
有立委指出,今年議員初選有派系「集體作戰」形式,因為個別議員難以突出,且派系間有「黨內影響力」的考量,其中與派系大舉提名有關,競爭激烈下才會像是「市長選舉」。
該立委表示,到目前為止縣市首長初選也只有屏東縣長,派系力量轉移到市議員的「拚場」。另外民進黨在2018年席次掉很多,也讓今年底出現很多空間,「機會來了」也是促成派系競爭激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