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梳台灣紀錄片史,回顧1990年代始興的女性私電影,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常設單元「台灣切片」,今年以「真實的呢喃:1990s以降的女性私電影」為題,關注在主流敘事傳統下曾被壓抑、忽略的女性視角,並進一步探討女性主義「個人的即政治的」概念於紀錄片中的實踐。選映作品皆自個人生命故事出發,聚焦身體、情慾、家庭關係與成長經驗,深刻描繪女性所面對的真實世界,更顯影出結構加諸在女性身上的種種框架。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990年代,隨著拍攝器材日益簡便、學院開設相關系所,台灣開始出現愈來愈多將鏡頭轉向自身或身邊親人的個人紀錄片。本單元以回顧性的視角,精選其中具代表性的13部女性創作,更納入藝術家吳梓安策劃的「從汝浮波瀾:台灣女性實驗電影切片」子單元,收錄8部女性實驗電影作品,呈現女性經驗在不同創作形式下的多元展現。

母女、父女之間的親密與矛盾,是多件作品圍繞的核心。曾文珍的《我的回家作業》(1998),拍攝因烏腳病而不良於行、深居簡出的母親,在親暱的閒談互動間,呈現母親的居家日常與成長記憶,自女性視角審視家庭關係。而黃惠偵的著名作品《日常對話》(2016)則展現了另一種疏離的母女關係,導演藉由拍攝試圖開啟對話、重新理解母親,揭示家庭傷痕的同時,亦碰觸老年同志、家暴等複雜議題。

另外,創作者也將鏡頭對準自己的跨國婚戀關係。吳淑然以《月亮之旅》(2005)拍攝自己和尼泊爾男友的戀曲,敘述女人由親密關係開始、維繫到幻滅,最後重新找回自己的過程,反思女性主體在愛情關係中的角力。蕭美玲《雲的那端》(2007)  拍攝台法混血女兒,透過她的視角觀看總在視訊螢幕上出現的法國爸爸,進一步檢視網路科技所鬆動的空間、身分與文化認同等界線。

▲紀錄片《雲的那端》劇照。該片拍攝台法混血女兒,透過她的視角觀看總在視訊螢幕上出現的法國爸爸。(圖/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提供)
▲紀錄片《雲的那端》劇照。該片拍攝台法混血女兒,透過她的視角觀看總在視訊螢幕上出現的法國爸爸。(圖/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提供)

亦有導演嘗試跳脫傳統家庭的定義,或延伸探討家庭記憶之於己身的關係。陳杏芬的《》(1998)與《女兒巢》(2002)即拓寬了家人的定義,前者記錄導演與女友畢業後,實現開店、同居等夢想,到最後不得不分開的過程;後者拍則下自己與妹妹、前女友等四位女性在郊山上共築家庭的日常光影,為多元成家的實踐留下寶貴記錄。陳顗竹的《鄉愁/餘像》(2017),則採取另一種途徑面對家庭關係,解讀個人記憶與家庭影像之間的落差,剖析存在、肉身、記憶及影像與死亡間的關係。

為豐富本單元的相關討論,影展期間除放映之外,還將另外舉行一場講座與延伸座談。5月8日的「無事不呢喃:女性創作與私紀錄片」講座,由國家影視聽中心執行長王君琦主持,邀請曾文珍、許慧如與黃惠偵導演對談,一同探討女性創作與私紀錄片之間的種種聯繫。「從汝浮波瀾:台灣女性實驗電影切片」延伸座談則將於5月14日的放映後舉行,策展人吳梓安與曾莉珺、徐璐、許岑竹導演,將特別聚焦分享台灣女性實驗電影創作的脈絡背景。

 第13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將於5月6日至5月15日在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台北京站威秀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盛大舉行,蒐羅國內外188部精采紀錄片,拓寬觀眾對紀錄片的想像。影展單場票券與套票現正熱賣中,套票每套480元可兌換8張電影票券,等於原價5折優惠,以上皆可至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購票劃位。更多最新消息請密切關注TIDF官方網站Facebook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