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沈朋達台北6日電)日前中國蘇州發現Omicron進化分支,外界關注是否有變異新毒株?陸媒引述專家指,僅憑測序相似度判斷還言之過早,且新分支也很少發展成更具傳染力的毒株,不需過度驚慌。
中國江蘇省官方2日在防疫記者會上指,蘇州轄下的常熟一名確診者感染的是Omicron變種病毒中的BA.1.1進化分支,在多個數據庫中都未發現COVID-19基因組高度同源序列。這令外界關注當地是否出現新的病毒變異株。
陸媒科技日報引述一名不具名的中國國家級數據平台的病毒學專家表示,上述「未發現高度同源的序列」說法不夠科學。
他說,原報導中想表述的意思應為「高度相似的序列」。在生物進化研究中,「同源」只會為「是」或「否」。
這名專家又指,「高度」的含義不精確,99%和99.9%都可能被認為是「高度」,但兩者相似性間差異引起的序列變化,可能高達200餘種核苷酸。
他也強調,基因組序列的變化並不意味病毒傳播、感染和致病力一定出現變化。
專家又指,國際上對COVID-19病毒的新分支有不同定義。報導引述較廣泛運用的「PANGO」方法指出,一個新的子分支必須有實質性向前傳播。而目前只有一名感染者被檢出這種變異序列,尚不足以定義為新分支。
他又表示,這波本土疫情已持續一個多月,按COVID-19病毒變異速度,出現2個左右的變異也屬正常。而並非新分支就會成為厲害的變異株,只有比較適應環境的能存活。
專家說,多數分支或在流行中「自生自滅」,而即便產生新分支,也很少發展成更具傳染力和致病性的毒株,因此不需過度驚慌。(編輯:楊昇儒)1110406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陸媒科技日報引述一名不具名的中國國家級數據平台的病毒學專家表示,上述「未發現高度同源的序列」說法不夠科學。
他說,原報導中想表述的意思應為「高度相似的序列」。在生物進化研究中,「同源」只會為「是」或「否」。
這名專家又指,「高度」的含義不精確,99%和99.9%都可能被認為是「高度」,但兩者相似性間差異引起的序列變化,可能高達200餘種核苷酸。
他也強調,基因組序列的變化並不意味病毒傳播、感染和致病力一定出現變化。
專家又指,國際上對COVID-19病毒的新分支有不同定義。報導引述較廣泛運用的「PANGO」方法指出,一個新的子分支必須有實質性向前傳播。而目前只有一名感染者被檢出這種變異序列,尚不足以定義為新分支。
他又表示,這波本土疫情已持續一個多月,按COVID-19病毒變異速度,出現2個左右的變異也屬正常。而並非新分支就會成為厲害的變異株,只有比較適應環境的能存活。
專家說,多數分支或在流行中「自生自滅」,而即便產生新分支,也很少發展成更具傳染力和致病性的毒株,因此不需過度驚慌。(編輯:楊昇儒)11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