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之戰的相關評論甚多,但我想談談另類想像與觀察。
在第一階段這一個多月中,我們看到北方戰線上俄軍戰損驚人,不得不放棄圍攻基輔。二戰以來的「裝甲決定論」開始退潮,鋼鐵洪流與火力洗地不再是決勝的必然要素。無人機、步兵攜帶式防空與反戰車飛彈、從太空到低空的指通資管情偵監(C4ISR)系統,使小隊步兵的獵殺效率達到1:8甚至1:10。這些是怎麼運作的?實在很值得小小的台灣,好好的研究。
先談談個人觀察。在網上看到的視頻,多半是烏軍傳出來的。很多畫面明顯是懸停式無人機拍攝的,而且應該不是MQ-9或TB-2那種大傢伙軍規無人機,而是大疆級消費級無人機拍攝的。某些視頻也顯示,烏軍一個小小的60迫砲組,便可以用這種消費級無人機自行標定敵軍位置進行攻擊。較大口徑的長程砲組不但有無人機,還有雷射制導砲彈,因此得以一發砲彈精確命中俄軍戰車、裝甲車、火箭砲車、防空雷達,甚至整支部隊與砲組。某些防空飛彈小組使用的瞄準螢幕,外型類似軍規的i-Pad,可以躲在樹叢後面瞄準擊落KA-52或MI-24攻擊直升機。這些裝備與運用,並非全賴美歐支援,很多是烏軍在克里米亞之後,花了八年時間,結合了美歐教官的訓練,與烏東戰役的經驗教訓磨出來的,美國的太空、電偵、情報、與物質支援,僅起到了支援作用,真正整合這些裝備並落實到戰術的,仍是烏軍本身。
從這些影像紀錄回推,烏軍過去幾年改革的重心,不僅止於裝備和忠誠的加強,而是徹底進行了組織改造,實現了小型化、扁平化、與特戰化。所謂「小型化」,就是揚棄了過去那種血肉長城或鋼鐵洪流打法,將部隊分割為許多不到10人,甚至只有4-6人的小組進行佈置與伏擊,一、兩台休旅車就載走了。這種戰術編組在城鎮戰中特別有效,而且即使損失,也還承受得起。至於「扁平化」,應該有受到美軍通訊、情報、偵查、搜索、監視的系統性指導。二戰時,戰場偵照轉成命命再下達到一線部隊,其時程以「天」計;波灣戰爭時美軍將其改進到以「小時」計;阿富汗戰爭時則再改進到以「分鐘」計。據說現在美軍從發現目標到打擊,其資料鍊與命令鍊的傳達時程可以縮短到2分鐘。而烏軍的小型化編組,配上無人機的普及化,使其戰場訊息掌握與應用時程幾乎達到了「即時」(Real- Time)水準,這也幾乎成了未來戰爭的必然趨勢。
但小部隊作戰並沒有想像中容易,那需要極大的勇氣與技巧,光是訓練士兵們不要因緊張恐懼,看到黑影就亂開槍,隱密接近敵軍,進入伏擊陣地,就需要嚴格的「特戰化」訓練。這樣比方吧!傳統軍隊怕逃兵、怕偷懶,各級軍官都得把部隊置於眼皮底下,由一個指揮官隨時盯緊,其型態有點像「交響樂團」。各有專長,依著指揮棒節奏分工合作,才能吹奏樂章。但特戰化的小部隊作戰,比較像「籃球隊」,先得把每個球員訓練到一定水準,再送他們上場。上場後教練就只能喊喊口號或叫暫停而已,戰鬥表現全靠球員們的現場主動性與決策反應能力。俄軍的組織與運作型態比較像「交響樂團」,必須成隊的出戰,有時部隊間還各自為戰,最後成隊被殲。而烏軍則較像一個個的「籃球隊」,有個大致的方向與戰術,開打後快速上籃得分,以殲敵為要,不以死守寸土為榮,打完就跑,回到出發時的防守位置,俄軍再派大部隊來也找不到兇手。
換句話說,俄軍之敗,不只敗在自家的後勤、通訊、協調、腐敗,更敗在烏軍完全不同的組織方式,分散而小型的高效戰隊、靈活且扁平化的指通資管情偵監系統、像「水」一樣的聚散自如,以殲滅敵軍有生力量,而非死守固定戰線的運動戰術(Maneuver),讓俄軍看不懂。俄軍不只要面對天然的泥濘,更要面對戰術上的泥沼。而俄軍的組織慣性,使他們無法學習烏軍的靈活彈性,即使營級戰鬥群(BTG)的設計本意就是想應對靈活的運動戰,也依然慘敗。
這就牽涉到戰爭本質對士氣和編組的影響。一般而言,在守土自衛型戰爭中,幾乎人人都是「志願軍」,士氣最高,僅需動之以情便能有效控制,所以利於游擊戰術。但在境外侵略型戰爭中,上級必須誘之以利或說之以理,士兵才知「為何而戰?」再講不通便只能靠督戰隊來「驅之以害」,部隊士氣只能以不斷勝利來維持。而且戰爭時間不能拖長,部隊控制變成首要麻煩,也就限制了其編組方式和戰術運用。這場俄烏戰爭,在烏方是守土自衛,在俄方卻是侵略干涉,不管普丁怎麼宣揚其開戰理由,以烏克蘭軍力又沒有原子彈,對俄羅斯不構成「明顯而立即的危險」,其編組也只能愈來愈僵硬以防止士氣崩潰,靠飛彈、轟炸、與火力拆遷來「磨碎」烏軍,已無法打一場漂亮的運動戰。
俄烏之戰引發的另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是「攻擊」與「防禦」的優劣形勢是否就此又再逆轉?一如馬克沁機槍與鐵絲網,使得傳統線性隊形刺刀衝鋒變成愚蠢的戰術,讓防禦取得了絕對優勢,一戰便打成了壕溝戰。戰車的出現又讓壕溝與堡壘變得落伍,二戰以來攻擊與機動站穩了絕對優勢。但步兵飛彈與無人機,卻讓隱蔽得宜的小組守軍,得以伏擊殲滅大隊裝甲車輛,讓搭乘直升機的特戰菁英,還沒落地便已粉身碎骨,守勢作戰似乎又重佔上風。而且守勢型態也不是傳統那種「戰線」,而是一個一個守其所必攻的「島」。在未來的烏東與烏南戰鬥中,如果烏軍反攻,攻守易位,將會為此問題提供若干解答。畢竟俄軍也是有步兵飛彈與無人機的,不可小看。
回到台灣,國軍一直把無人機、肩射飛彈等武器當成「特殊裝備」,沒有認真考慮過大量引進並將民用無人機普及到基層部隊來協助作戰,更沒有重新思考未來防衛作戰的型態變化,全面調整組織型態與戰術。這就像二戰前德軍將戰車編成裝甲部隊,而英、法還只是將戰車配給步兵,當作移動砲台使用。更進一步,未來戰爭的戰具,不一定全部無人化,但一定會「遙控化」,甚至連機槍都用遙控的,很多戰鬥都會演化成「視距外戰鬥」,使得個人勇武難有用武之地。而且其界面可能愈來愈像電玩遊戲,配的是PS5手把,宅男魯蛇也可輕易上手。這並不是科幻想像,而是美國軍工界已在發展的走向。以台灣晶片王國的能力,發展遙控化的戰具,普及化的無人機偵搜查打,並不是困難的事。但我們的國防高層,常把國防部做得像體委會,動不動就強調體能戰技,卻極度吝惜普遍使用無人機等現代科技。被質疑時就表演一下說「我們也有」,卻說不出「有幾架?」「多常用?」或經常演訓做出口碑,這才是我們真正的軍事危機。
俄烏戰爭昭示的,是未來戰爭型態已進入一個「換代」的階段,我們必須調整觀念,跑步跟上,這可比單純延長義務役年限重要得多。戰果=技術X數量X戰術,更重要的是組織型態與C4ISR系統也必須隨之調整,甚至準則都必須全面改寫,務求精準、即時、迅速、彈性,以應對一場遙控化的戰爭。深思這些具體的軍事演進,與我們必須調整的作法,可能比整天面紅耳赤爭論俄烏之間誰輸誰贏?都更有意義得多。
●作者:吳崑玉/專欄作家、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 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先談談個人觀察。在網上看到的視頻,多半是烏軍傳出來的。很多畫面明顯是懸停式無人機拍攝的,而且應該不是MQ-9或TB-2那種大傢伙軍規無人機,而是大疆級消費級無人機拍攝的。某些視頻也顯示,烏軍一個小小的60迫砲組,便可以用這種消費級無人機自行標定敵軍位置進行攻擊。較大口徑的長程砲組不但有無人機,還有雷射制導砲彈,因此得以一發砲彈精確命中俄軍戰車、裝甲車、火箭砲車、防空雷達,甚至整支部隊與砲組。某些防空飛彈小組使用的瞄準螢幕,外型類似軍規的i-Pad,可以躲在樹叢後面瞄準擊落KA-52或MI-24攻擊直升機。這些裝備與運用,並非全賴美歐支援,很多是烏軍在克里米亞之後,花了八年時間,結合了美歐教官的訓練,與烏東戰役的經驗教訓磨出來的,美國的太空、電偵、情報、與物質支援,僅起到了支援作用,真正整合這些裝備並落實到戰術的,仍是烏軍本身。
從這些影像紀錄回推,烏軍過去幾年改革的重心,不僅止於裝備和忠誠的加強,而是徹底進行了組織改造,實現了小型化、扁平化、與特戰化。所謂「小型化」,就是揚棄了過去那種血肉長城或鋼鐵洪流打法,將部隊分割為許多不到10人,甚至只有4-6人的小組進行佈置與伏擊,一、兩台休旅車就載走了。這種戰術編組在城鎮戰中特別有效,而且即使損失,也還承受得起。至於「扁平化」,應該有受到美軍通訊、情報、偵查、搜索、監視的系統性指導。二戰時,戰場偵照轉成命命再下達到一線部隊,其時程以「天」計;波灣戰爭時美軍將其改進到以「小時」計;阿富汗戰爭時則再改進到以「分鐘」計。據說現在美軍從發現目標到打擊,其資料鍊與命令鍊的傳達時程可以縮短到2分鐘。而烏軍的小型化編組,配上無人機的普及化,使其戰場訊息掌握與應用時程幾乎達到了「即時」(Real- Time)水準,這也幾乎成了未來戰爭的必然趨勢。
但小部隊作戰並沒有想像中容易,那需要極大的勇氣與技巧,光是訓練士兵們不要因緊張恐懼,看到黑影就亂開槍,隱密接近敵軍,進入伏擊陣地,就需要嚴格的「特戰化」訓練。這樣比方吧!傳統軍隊怕逃兵、怕偷懶,各級軍官都得把部隊置於眼皮底下,由一個指揮官隨時盯緊,其型態有點像「交響樂團」。各有專長,依著指揮棒節奏分工合作,才能吹奏樂章。但特戰化的小部隊作戰,比較像「籃球隊」,先得把每個球員訓練到一定水準,再送他們上場。上場後教練就只能喊喊口號或叫暫停而已,戰鬥表現全靠球員們的現場主動性與決策反應能力。俄軍的組織與運作型態比較像「交響樂團」,必須成隊的出戰,有時部隊間還各自為戰,最後成隊被殲。而烏軍則較像一個個的「籃球隊」,有個大致的方向與戰術,開打後快速上籃得分,以殲敵為要,不以死守寸土為榮,打完就跑,回到出發時的防守位置,俄軍再派大部隊來也找不到兇手。
換句話說,俄軍之敗,不只敗在自家的後勤、通訊、協調、腐敗,更敗在烏軍完全不同的組織方式,分散而小型的高效戰隊、靈活且扁平化的指通資管情偵監系統、像「水」一樣的聚散自如,以殲滅敵軍有生力量,而非死守固定戰線的運動戰術(Maneuver),讓俄軍看不懂。俄軍不只要面對天然的泥濘,更要面對戰術上的泥沼。而俄軍的組織慣性,使他們無法學習烏軍的靈活彈性,即使營級戰鬥群(BTG)的設計本意就是想應對靈活的運動戰,也依然慘敗。
這就牽涉到戰爭本質對士氣和編組的影響。一般而言,在守土自衛型戰爭中,幾乎人人都是「志願軍」,士氣最高,僅需動之以情便能有效控制,所以利於游擊戰術。但在境外侵略型戰爭中,上級必須誘之以利或說之以理,士兵才知「為何而戰?」再講不通便只能靠督戰隊來「驅之以害」,部隊士氣只能以不斷勝利來維持。而且戰爭時間不能拖長,部隊控制變成首要麻煩,也就限制了其編組方式和戰術運用。這場俄烏戰爭,在烏方是守土自衛,在俄方卻是侵略干涉,不管普丁怎麼宣揚其開戰理由,以烏克蘭軍力又沒有原子彈,對俄羅斯不構成「明顯而立即的危險」,其編組也只能愈來愈僵硬以防止士氣崩潰,靠飛彈、轟炸、與火力拆遷來「磨碎」烏軍,已無法打一場漂亮的運動戰。
俄烏之戰引發的另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是「攻擊」與「防禦」的優劣形勢是否就此又再逆轉?一如馬克沁機槍與鐵絲網,使得傳統線性隊形刺刀衝鋒變成愚蠢的戰術,讓防禦取得了絕對優勢,一戰便打成了壕溝戰。戰車的出現又讓壕溝與堡壘變得落伍,二戰以來攻擊與機動站穩了絕對優勢。但步兵飛彈與無人機,卻讓隱蔽得宜的小組守軍,得以伏擊殲滅大隊裝甲車輛,讓搭乘直升機的特戰菁英,還沒落地便已粉身碎骨,守勢作戰似乎又重佔上風。而且守勢型態也不是傳統那種「戰線」,而是一個一個守其所必攻的「島」。在未來的烏東與烏南戰鬥中,如果烏軍反攻,攻守易位,將會為此問題提供若干解答。畢竟俄軍也是有步兵飛彈與無人機的,不可小看。
回到台灣,國軍一直把無人機、肩射飛彈等武器當成「特殊裝備」,沒有認真考慮過大量引進並將民用無人機普及到基層部隊來協助作戰,更沒有重新思考未來防衛作戰的型態變化,全面調整組織型態與戰術。這就像二戰前德軍將戰車編成裝甲部隊,而英、法還只是將戰車配給步兵,當作移動砲台使用。更進一步,未來戰爭的戰具,不一定全部無人化,但一定會「遙控化」,甚至連機槍都用遙控的,很多戰鬥都會演化成「視距外戰鬥」,使得個人勇武難有用武之地。而且其界面可能愈來愈像電玩遊戲,配的是PS5手把,宅男魯蛇也可輕易上手。這並不是科幻想像,而是美國軍工界已在發展的走向。以台灣晶片王國的能力,發展遙控化的戰具,普及化的無人機偵搜查打,並不是困難的事。但我們的國防高層,常把國防部做得像體委會,動不動就強調體能戰技,卻極度吝惜普遍使用無人機等現代科技。被質疑時就表演一下說「我們也有」,卻說不出「有幾架?」「多常用?」或經常演訓做出口碑,這才是我們真正的軍事危機。
俄烏戰爭昭示的,是未來戰爭型態已進入一個「換代」的階段,我們必須調整觀念,跑步跟上,這可比單純延長義務役年限重要得多。戰果=技術X數量X戰術,更重要的是組織型態與C4ISR系統也必須隨之調整,甚至準則都必須全面改寫,務求精準、即時、迅速、彈性,以應對一場遙控化的戰爭。深思這些具體的軍事演進,與我們必須調整的作法,可能比整天面紅耳赤爭論俄烏之間誰輸誰贏?都更有意義得多。
●作者:吳崑玉/專欄作家、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 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