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長榮、凱美、國巨、好樂迪、友達都相繼宣布現金減資,而減資後股價漲跌互見,到底投資人怎麼看減資門道?雖有分析師表示公司進行減資該正面看待,但也有分析師認為裡面可能藏有「陷阱」,也許只是一場「數字遊戲」!分析師認為,減資絕不是判斷要不要買股的指標,主要還是要看該產業的基本面,與公司對前景的規劃與經營的想法。
豐彥財經創辦人兼分析師謝晨彥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電訪時表示,公司進行減資主要分三種情況,第一是因為長期虧損做虧損減資,未來可能希望引進新的投資股東,否則在還未減資前,新股東可能也要跟著一起扛虧損,這種市場比較不樂見,因為表示公司長期以來體質可能不太好,而進行減資可能是最後的手段,但能不能真的引入新的資金、有效改善體質都是未知數。
第二是庫藏股減資,為了讓股本瘦身,透過減資買回股票,大部分庫藏股減資多在股市的低檔,公司派為了挽救股價。第三就是近期討論較多的現金減資,公司手上有充裕的資金但沒有想要擴充資本,如買設備、蓋廠房或未來有特別營運的想法,這部分看起來相對比較好,因為表示公司體質好,有多餘的現金才可以減資。
但謝晨彥提醒,現金減資實際上反映兩件事,就是大股東是否想拿錢去做別的事?不然可以透過發放現金股利就好,為什麼要減資,對大股東而言,現金減資退還的還可以不用繳稅,而大股東獲利入袋後想做什麼事?另外就是為何公司不留著現金,保留子彈之後可以打仗?是不打了?還是對未來產業前景有疑慮?大股東先跑再說?「反正到時候公司虧損、股價跌也不甘大股東的事?現金都拿到手了」。
謝晨彥指出,就公司經營者老闆的角度想,公司手上有足夠現金對未來發展是好的,不然已經減資了,之後若要資本支出又要增資、發債或跟銀行借錢。「本來手上有充足銀彈了,幹嘛還人家後再去借,這沒有道理」。對老闆來說,當然錢能盡量留在身邊用就留著。你說減資退還可以不用繳稅,大部分受惠的還是大股東,而這部分是不是可以解讀為大股東先跑再說「想要逃離戰場」?甚至獲利入袋、拿走現金是要「另闢戰場」?
謝晨彥認為,減資整體來講,除了庫藏股減資比較正面外,其他可能藏有陷阱,投資人得多多留意。因為減資過後、股價變高,股價變高對於投資人買進意願會變比較差,即便公司派對外可能宣稱減資是因為公司體質好,賺很多,因為用不到那麼多現金所以退還,且減資後股本變小,獲利與股東權益數字變好看了,但說根本就是一場「數字遊戲」,真正還是要看公司對未來前景的規劃。
也因此謝晨彥不認為減資是評斷股價要不要買的指標,主要還是要看該產業的基本面與公司對前景的規劃與經營的想法。像是友達,不談減資這件事情,就整個面板產業角度來看,面板未來面對產業景氣有沒有辦法像之前疫情後,大面板、筆電銷售那麼夯一樣?現在很明確了,外界多預估經濟成長幅度會下滑,連華碩都說接下來一季筆電銷售會衰退、大電視更不用說,公司大概只能寄望電動車的銷售,讓螢幕需求量能提升,再加上減資某部分代表不需要做資本支出,因此從產業面角度來看確實有所疑慮。
而長榮,以長線的思維來看,謝晨彥說海運部分了不起景氣到明年,那後年呢?到時候所有船的運利都拉回了以後,塞港、缺工問題也沒有了,回到正常貿易景氣的時候,供給相對增加下,對海運的景氣可能也會有所影響。
至於國巨,謝晨彥表示與上述狀況稍有不同,因為國巨透過併購與不斷減資,很像偶像明星為了演戲增胖,後來又瘦回來,幾次減資下來股價是越漲越高。但他認為重點不在減資,而是被動元件產業的景氣,過去被動元件成長是因為網通設備與手機需求暢旺的關係,現在則是受惠電動車產業的成長,且國巨被動元件走高階路線,自然而然毛利也比較好,因此他強調,重點不是用減資來判斷股票,還是得看產業未來的發展,與公司營運規畫來做要不要買進股票的依據。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投資人,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學習正確的投資觀念才能將損失的風險降至最低。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二是庫藏股減資,為了讓股本瘦身,透過減資買回股票,大部分庫藏股減資多在股市的低檔,公司派為了挽救股價。第三就是近期討論較多的現金減資,公司手上有充裕的資金但沒有想要擴充資本,如買設備、蓋廠房或未來有特別營運的想法,這部分看起來相對比較好,因為表示公司體質好,有多餘的現金才可以減資。
但謝晨彥提醒,現金減資實際上反映兩件事,就是大股東是否想拿錢去做別的事?不然可以透過發放現金股利就好,為什麼要減資,對大股東而言,現金減資退還的還可以不用繳稅,而大股東獲利入袋後想做什麼事?另外就是為何公司不留著現金,保留子彈之後可以打仗?是不打了?還是對未來產業前景有疑慮?大股東先跑再說?「反正到時候公司虧損、股價跌也不甘大股東的事?現金都拿到手了」。
謝晨彥指出,就公司經營者老闆的角度想,公司手上有足夠現金對未來發展是好的,不然已經減資了,之後若要資本支出又要增資、發債或跟銀行借錢。「本來手上有充足銀彈了,幹嘛還人家後再去借,這沒有道理」。對老闆來說,當然錢能盡量留在身邊用就留著。你說減資退還可以不用繳稅,大部分受惠的還是大股東,而這部分是不是可以解讀為大股東先跑再說「想要逃離戰場」?甚至獲利入袋、拿走現金是要「另闢戰場」?
謝晨彥認為,減資整體來講,除了庫藏股減資比較正面外,其他可能藏有陷阱,投資人得多多留意。因為減資過後、股價變高,股價變高對於投資人買進意願會變比較差,即便公司派對外可能宣稱減資是因為公司體質好,賺很多,因為用不到那麼多現金所以退還,且減資後股本變小,獲利與股東權益數字變好看了,但說根本就是一場「數字遊戲」,真正還是要看公司對未來前景的規劃。
也因此謝晨彥不認為減資是評斷股價要不要買的指標,主要還是要看該產業的基本面與公司對前景的規劃與經營的想法。像是友達,不談減資這件事情,就整個面板產業角度來看,面板未來面對產業景氣有沒有辦法像之前疫情後,大面板、筆電銷售那麼夯一樣?現在很明確了,外界多預估經濟成長幅度會下滑,連華碩都說接下來一季筆電銷售會衰退、大電視更不用說,公司大概只能寄望電動車的銷售,讓螢幕需求量能提升,再加上減資某部分代表不需要做資本支出,因此從產業面角度來看確實有所疑慮。
而長榮,以長線的思維來看,謝晨彥說海運部分了不起景氣到明年,那後年呢?到時候所有船的運利都拉回了以後,塞港、缺工問題也沒有了,回到正常貿易景氣的時候,供給相對增加下,對海運的景氣可能也會有所影響。
至於國巨,謝晨彥表示與上述狀況稍有不同,因為國巨透過併購與不斷減資,很像偶像明星為了演戲增胖,後來又瘦回來,幾次減資下來股價是越漲越高。但他認為重點不在減資,而是被動元件產業的景氣,過去被動元件成長是因為網通設備與手機需求暢旺的關係,現在則是受惠電動車產業的成長,且國巨被動元件走高階路線,自然而然毛利也比較好,因此他強調,重點不是用減資來判斷股票,還是得看產業未來的發展,與公司營運規畫來做要不要買進股票的依據。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投資人,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學習正確的投資觀念才能將損失的風險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