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報》報導,臺灣人冬至吃湯圓,越南人則習慣在「寒食節」這天吃湯圓,作法與吃法也大不同。為讓新住民家庭成員了解母國傳統節慶文化,也讓遠離家鄉的他們與同鄉一起過節,移民署中區事務大隊苗栗縣服務站日前偕苗栗縣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及家庭教育中心舉行「文化大不同-越南寒食節吃湯圓」多元文化講座活動,邀請越南裔講師楊慧分享寒食節故事,並動手做越南傳統湯圓。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楊慧老師表示,農曆3月3日是越南的寒食節,因為即將邁入夏天,所以越南人會準備涼性供品的湯圓祭拜祖先,祈求祖先庇佑;也藉吃湯圓達到消暑的作用,平衡夏天炎熱,讓身體健康舒暢。

現場新住民與孩子們一起動手做湯圓,原料有糯米粉和紅糖,將白色糯米外皮,包入綠豆沙餡,另煮一鍋糖水,將煮熟後圓滾飽滿的湯圓置入糖水中,撒上脆花生粒,最後淋加上椰漿,一碗傳統的越南湯圓就完成了。越南籍新二代小傑說,自己動手包湯圓好有趣,很像是學校美勞課在玩黏土,加入椰漿後,味道像是奶茶。

湯圓的白色、圓形,體現的是對生活美滿的渴望,現在有越來越多家庭也利用抹茶的綠色、紅龍果的紅色、南瓜的黃色等來製作五顏六色的湯圓,為這道傳統寒食節美食增添繽紛色彩。移民署苗栗縣服務站站主任張金順表示,文化交流是新住民在臺生活適應很重要的一環,藉由節慶分享文化特色,可以增進互相瞭解機會,加速融入在臺生活,進而豐富在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