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3)日清晨花蓮與台東交界發生芮氏規模6.6強震,且主震發生2分鐘後,又發生一個規模6.1的餘震,加上今年1月3日在花蓮東方外海也曾發生規模6.0地震,開年迄今才3個多月就已經出現3個規模6以上地震,已經超出中央氣象局長期平均值、每年2.5起規模6以上地震,外界擔心是否真的要進入「地震活躍期」?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提醒,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台灣附近大地震活動確實比較頻繁,尤其去年大地震數量比平均值多出1倍,很可能這樣的狀況會延續到今年,地震活躍期確實可能慢慢來臨,「甚至可能已經進入活躍期中!」
根據氣象局統計,去年(2021)全年共有4起芮氏規模6以上強震,若加上觀測區邊緣的1起,合計有5起規模6以上大地震,與長期平均值每年約2.5起相較明顯多出1倍。另外,規模5到6的中型地震過去長期平均值是每年23到25個,但去年就有43個,數量也是明顯偏多。
陳國昌提醒,大地震偏多的情況在全球都慢慢浮現,尤其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更是顯著,比較讓人憂心的是今年很可能會延續去年地震數量偏多的狀況,代表地震活躍期確實可能慢慢來臨,甚至不排除台灣已經進入地震活躍期,後續效應值得特別關注。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國昌提醒,大地震偏多的情況在全球都慢慢浮現,尤其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更是顯著,比較讓人憂心的是今年很可能會延續去年地震數量偏多的狀況,代表地震活躍期確實可能慢慢來臨,甚至不排除台灣已經進入地震活躍期,後續效應值得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