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主辦的2022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今(22)日公布焦點專題「必須虛構:後國族菲律賓紀錄片的多樣真實」片單,本單元與菲律賓策展人墨夫.艾斯皮納(Merv ESPINA)共同規劃,網羅菲律賓影史40年來的46部電影,以11個子題呈現菲律賓多樣的電影面貌,選入的作品取材歷史、文化、民俗、信仰、種族、地理等,展現超出單一國家印象的多重真實,選映導演包括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得主拉夫.迪亞茲(Lav DIAZ)、坎城影展短片金棕櫚獎得主雷蒙.瑞德(Raymond RED)、「菲律賓獨立電影之父」奇拉.塔西米克(Kidlat TAHIMIK)、2020TIDF國際競賽優等獎得主米可.瑞維雷薩(Miko REVEREZA)、曾入選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的希林.施諾(Shireen SENO)、國際影展常客拉亞.馬丁(Raya MARTIN)等共32位,名作如雲,堪稱菲律賓本土之外最大規模的回顧展。此外影展更將透過線上論壇與放映,讓觀眾一窺菲律賓獨立電影的創作軌跡。
策展人林木材表示:「菲律賓與台灣的地理距離、歷史發展相近,但文化距離卻相對遙遠。面對菲律賓複雜的文化脈絡與電影發展,協同策展人拋出了『必須虛構』來概括這些生猛有力、無限創意的作品,也代表著創作者面對殘酷現實不得不的美學選擇。這個單元透過回顧視角,並陳經典與奇作,爬梳具行動性、實驗性、紀實性的優秀創作,完全解放電影的意義。」
追尋身分作為創作核心
與台灣同為經歷殖民的島嶼,菲律賓先後受到西班牙與美國統治,宗教信仰兼容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等,身分認同與國族記憶遂成為影像創作者的重要題材。如《邦塔頌歌》(Bontoc Eulogy, 1995)的菲籍導演自幼移民美國,為了追索對故土的記憶,他揉雜檔案影像、場景重現與半虛構敘事,重塑1904年菲律賓先人被視作展品送去參加美國博覽會的最後旅程;入圍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的《獨立幻夢》(Independencia, 2009)以顛覆風格和口述傳說,描述菲人反覆面臨殖民勢力而被迫逃入山林的旅程;《摘取一朵花》(To Pick a Flower, 2021)勾勒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演變,更針砭自然資源被殖民帝國商品化的傷害。
而2010年TDF焦點影人奇拉.塔西米克的大師經典《為什麼彩虹的中間是黃色》(Why is Yellow the Middle of the Rainbow?, 1994)則舉重若輕,利用彩虹隱喻菲律賓的變化,結合家庭影像、日記體、自傳敘事、檔案影像,透過家庭問答,反思個人與國家、歷史、民族的關係,闡釋第三世界電影的新意。短片《殖民繪影》(Ars Colonia, 2011)、《白色的孩子》(Anak Araw, 2012)、《菲鳥遷徙觀察日誌》(A child dies, a child plays, a woman is born, a woman dies, a bird arrives, a bird flies off, 2020)亦透過轉化的手法處理身分認同議題,深刻值得一看。
紀錄片批判現實的多重光譜
馬可仕極權政府在1986年垮台,面對1980年代末期追求自由民主的浪潮席捲,創作者開始以影像作為行動,拿起攝影機批判政治與社會,揭發諸多不義。宛若台灣「綠色小組」的菲律賓行動派媒體組織「亞洲視野」(Asia Visions)拍攝的《鐵獄之外》(Beyond the Walls of Prison, 1987),訪問在馬可仕獨裁政權時遭受牢獄之災的許多政治犯,他們希望重新回到社會持續追求社會正義;菲國首部描繪男同志舞孃的紀錄片《奧利佛》(Oliver, 1983)藉由情慾流動對比壓抑的社會氛圍,反映出馬可仕統治下,身體和社會的蠢蠢欲動。
此外,最為台灣觀眾熟知的名導拉夫.迪亞茲,今年影展選映他記錄2013年海燕颱風災後景況的《颶風之子,第一章》(Storm Children, Book One, 2014),以其代表性的黑白長鏡頭攝影,走過都市到鄉村,捕捉成長中的孩童群像;《摯愛的湯都》(Tondo, Beloved, 2011)細微觀察馬尼拉西北方的港口湯都,當地人口密度在全世界居次卻極端貧窮,與繁盛的國際貿易形成明顯落差,寓示菲律賓面臨的困境;《美國佬與他的後宮》(Kano: An American and His Harem, 2010)描述越戰退役美國軍人在菲律賓貧窮鄉村建立起後宮,與百位留宿女性夜夜笙歌,即使菲律賓不再是美國殖民地,但美國的文明和慾望依舊肆虐這塊土地。
從邊緣回看中心
幅員廣大的菲律賓素有「千島之國」稱號,境內原住民族更為數眾多,今年TIDF透過選片,凸顯菲國地理與民族的歧異性,跳脫以馬尼拉為中心的單一觀點。《世界盡頭之島》(The Island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2004)探尋菲律賓最北端的伊巴雅島文明,以及和自身文化的共通之處;《祈願真理之歌》(Basal Banar-Sacred Ritual of Truth, 2002)則記錄生長在馬尼拉的原住民導演回到家鄉巴拉望島,向耆老巫師學習自身文化,然而面對國際企業的開發進逼,族人被迫放棄樹林土地,原有的生活型態也不斷瓦解。
阿嘉妮・阿盧帕克(Adjani ARUMPAC)享譽國際的《戰爭是件溫柔事》(War Is a Tender Thing, 2013),將觀眾帶到菲律賓南方的民答那峨島,藉私密的視角凝視家族個人史與故鄉殖民移墾的歷史,更藉此呈現當地穆斯林及基督徒之間的複雜情結,以及雙方衝突的根源。雖然取景的位置處於邊緣,卻刻劃出整個菲律賓的歷史傷痕。
獨立創作百花齊放
1970至1980年代,德國歌德學院在菲律賓引入歐洲獨立影像創作觀念,加上電影工作者福利基金會(Mowelfund)成立的電影學院扎根教育,共同掀起實驗影像創作風潮,也催生許多電影創作社群。本屆影展除了網羅不同世代電影創作社群的代表作,更將放映獨立電影與實驗電影先鋒羅克斯李(Roxlee)未曾在台灣曝光的電影,包括早期生猛鮮活的動畫和社會喜劇,例如《影像亂入》(Inserts, 1985)、《無腦人/口水/光學遊戲》(SPIT/OPTIK, 1988)、《ABCD》(1985)等作品,運用動畫、拼貼檔案及底片影像等實驗手法,諷刺菲律賓社會議題;而《我叔叔要出嫁》(Tito's Wedding, 1993)和《飛不出去的菲律賓男孩》(Cesar Asar, 1999)則以黑色喜劇的形式嘲弄菲人對美國的依賴。
除了實體放映,今年TIDF亦將舉辦線上論壇「表述真實:菲律賓紀錄片的內與外」、「個人抉擇,群起行動:菲律賓的政治紀錄片與行動派媒體」,更規劃了線上放映,精選菲律賓行動派媒體組織的紀實作品,期待能讓觀眾更完整地了解菲律賓紀錄片創作的政治歷史脈絡,並點出菲國自馬可仕時期至杜特蒂時代的社會動盪。
第13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將於5月6日至5月15日在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台北京站威秀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盛大舉行,蒐羅國內外近180部精采紀錄片,期待以多元豐富的內容,拓寬觀眾對紀錄片的想像。更多節目內容將陸續公布,詳情請密切關注TIDF官方網站、Facebook專頁及Instagra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追尋身分作為創作核心
與台灣同為經歷殖民的島嶼,菲律賓先後受到西班牙與美國統治,宗教信仰兼容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等,身分認同與國族記憶遂成為影像創作者的重要題材。如《邦塔頌歌》(Bontoc Eulogy, 1995)的菲籍導演自幼移民美國,為了追索對故土的記憶,他揉雜檔案影像、場景重現與半虛構敘事,重塑1904年菲律賓先人被視作展品送去參加美國博覽會的最後旅程;入圍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的《獨立幻夢》(Independencia, 2009)以顛覆風格和口述傳說,描述菲人反覆面臨殖民勢力而被迫逃入山林的旅程;《摘取一朵花》(To Pick a Flower, 2021)勾勒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演變,更針砭自然資源被殖民帝國商品化的傷害。
而2010年TDF焦點影人奇拉.塔西米克的大師經典《為什麼彩虹的中間是黃色》(Why is Yellow the Middle of the Rainbow?, 1994)則舉重若輕,利用彩虹隱喻菲律賓的變化,結合家庭影像、日記體、自傳敘事、檔案影像,透過家庭問答,反思個人與國家、歷史、民族的關係,闡釋第三世界電影的新意。短片《殖民繪影》(Ars Colonia, 2011)、《白色的孩子》(Anak Araw, 2012)、《菲鳥遷徙觀察日誌》(A child dies, a child plays, a woman is born, a woman dies, a bird arrives, a bird flies off, 2020)亦透過轉化的手法處理身分認同議題,深刻值得一看。
紀錄片批判現實的多重光譜
馬可仕極權政府在1986年垮台,面對1980年代末期追求自由民主的浪潮席捲,創作者開始以影像作為行動,拿起攝影機批判政治與社會,揭發諸多不義。宛若台灣「綠色小組」的菲律賓行動派媒體組織「亞洲視野」(Asia Visions)拍攝的《鐵獄之外》(Beyond the Walls of Prison, 1987),訪問在馬可仕獨裁政權時遭受牢獄之災的許多政治犯,他們希望重新回到社會持續追求社會正義;菲國首部描繪男同志舞孃的紀錄片《奧利佛》(Oliver, 1983)藉由情慾流動對比壓抑的社會氛圍,反映出馬可仕統治下,身體和社會的蠢蠢欲動。
此外,最為台灣觀眾熟知的名導拉夫.迪亞茲,今年影展選映他記錄2013年海燕颱風災後景況的《颶風之子,第一章》(Storm Children, Book One, 2014),以其代表性的黑白長鏡頭攝影,走過都市到鄉村,捕捉成長中的孩童群像;《摯愛的湯都》(Tondo, Beloved, 2011)細微觀察馬尼拉西北方的港口湯都,當地人口密度在全世界居次卻極端貧窮,與繁盛的國際貿易形成明顯落差,寓示菲律賓面臨的困境;《美國佬與他的後宮》(Kano: An American and His Harem, 2010)描述越戰退役美國軍人在菲律賓貧窮鄉村建立起後宮,與百位留宿女性夜夜笙歌,即使菲律賓不再是美國殖民地,但美國的文明和慾望依舊肆虐這塊土地。
從邊緣回看中心
幅員廣大的菲律賓素有「千島之國」稱號,境內原住民族更為數眾多,今年TIDF透過選片,凸顯菲國地理與民族的歧異性,跳脫以馬尼拉為中心的單一觀點。《世界盡頭之島》(The Island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2004)探尋菲律賓最北端的伊巴雅島文明,以及和自身文化的共通之處;《祈願真理之歌》(Basal Banar-Sacred Ritual of Truth, 2002)則記錄生長在馬尼拉的原住民導演回到家鄉巴拉望島,向耆老巫師學習自身文化,然而面對國際企業的開發進逼,族人被迫放棄樹林土地,原有的生活型態也不斷瓦解。
阿嘉妮・阿盧帕克(Adjani ARUMPAC)享譽國際的《戰爭是件溫柔事》(War Is a Tender Thing, 2013),將觀眾帶到菲律賓南方的民答那峨島,藉私密的視角凝視家族個人史與故鄉殖民移墾的歷史,更藉此呈現當地穆斯林及基督徒之間的複雜情結,以及雙方衝突的根源。雖然取景的位置處於邊緣,卻刻劃出整個菲律賓的歷史傷痕。
獨立創作百花齊放
1970至1980年代,德國歌德學院在菲律賓引入歐洲獨立影像創作觀念,加上電影工作者福利基金會(Mowelfund)成立的電影學院扎根教育,共同掀起實驗影像創作風潮,也催生許多電影創作社群。本屆影展除了網羅不同世代電影創作社群的代表作,更將放映獨立電影與實驗電影先鋒羅克斯李(Roxlee)未曾在台灣曝光的電影,包括早期生猛鮮活的動畫和社會喜劇,例如《影像亂入》(Inserts, 1985)、《無腦人/口水/光學遊戲》(SPIT/OPTIK, 1988)、《ABCD》(1985)等作品,運用動畫、拼貼檔案及底片影像等實驗手法,諷刺菲律賓社會議題;而《我叔叔要出嫁》(Tito's Wedding, 1993)和《飛不出去的菲律賓男孩》(Cesar Asar, 1999)則以黑色喜劇的形式嘲弄菲人對美國的依賴。
除了實體放映,今年TIDF亦將舉辦線上論壇「表述真實:菲律賓紀錄片的內與外」、「個人抉擇,群起行動:菲律賓的政治紀錄片與行動派媒體」,更規劃了線上放映,精選菲律賓行動派媒體組織的紀實作品,期待能讓觀眾更完整地了解菲律賓紀錄片創作的政治歷史脈絡,並點出菲國自馬可仕時期至杜特蒂時代的社會動盪。
第13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將於5月6日至5月15日在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台北京站威秀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盛大舉行,蒐羅國內外近180部精采紀錄片,期待以多元豐富的內容,拓寬觀眾對紀錄片的想像。更多節目內容將陸續公布,詳情請密切關注TIDF官方網站、Facebook專頁及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