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21日,很多人不知道,其實今天也是政府核准的「氣象節」。「Good Weather 古都好天氣-臺灣南區氣象中心」臉書專頁今天分享了一系列的6張老照片,見證台灣早期氣象人員以人工方式觀測氣象的狀況,對比現代科技觀測,可說是相當珍貴的歷史資料,也足見早期氣象人員的辛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早年氣象局預報員憑藉著最原始的器材,盡力做好每天的預報工作。圖為1981年花蓮雷達站第一代雷達WSR-64控制介面。(圖/翻攝Good Weather 古都好天氣-臺灣南區氣象中心臉書)
▲早年氣象局預報員憑藉著最原始的器材,盡力做好每天的預報工作。圖為1981年花蓮雷達站第一代雷達WSR-64控制介面。(圖/翻攝Good Weather 古都好天氣-臺灣南區氣象中心臉書)
台灣的氣象節是怎麼來的呢?「Good Weather 古都好天氣-臺灣南區氣象中心」貼文中解釋,早期我國氣象人員都是配合世界氣象組織 (WMO,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在3月23日世界氣象日慶祝屬於氣象人員的節日。但是自民國60年我國退出聯合國,次年2月接著退出世界氣象組織後,就取消慶祝世界氣象日。直到民國70年中華民國氣象學會理監事會,以「氣象事業關係國計民生,不可無節日以資慶祝與鼓勵」,在第24屆年會中通過建議,以每年3月21日春分爲中華民國氣象節,報奉內政部核准而有此一節日。因此內政部在民國71年7月22日以臺內民字第102595號函,核准每年的3月21日為我國的氣象節,慶祝氣象人員自己的節日。

回顧早期氣象人員以人工方式,進行地面觀測、無線電發報、高空觀測、雷達觀測、衛星資料解析、填繪天氣圖外,還要張貼大量天氣圖在牆上進行預報分析。對比現在已經電腦化且自動化的作業,實在是不可同日而語,

1979年進入中央氣象局服務、氣象局預報中心前主任吳德榮,早年也曾參與過人工預報,見證了氣象預報從人工走向科技化的進程。他表示,全世界的氣象資訊都是由世界氣象組織提供,各國氣象單位都以格林威治時間0時及12時(台灣時間早上8時及晚上8時)施放探空氣球觀測高空天氣數據,為了接收資料,氣象局預報中心過去曾有一個「報務課」,專門聘請從船上退休人士擔任報務員,來接收來自世界氣象組織發出的摩斯電碼訊息,收到訊息後再由人員轉換成天氣符號,最後由預報員以手工方式繪製各式天氣圖。總計來說,要畫出一張高空天氣圖,最快最快也得花上3.5小時,跟現在以「秒」來計算,實在是天差地遠!

「我畫的氣象圖線條長度,大概可以繞台灣好幾圈!」吳德榮說,早年的預報員得練得一手畫圖的好功夫,才能趕得及在下午2時及凌晨2時開會,而預報員拿到的資料,或許已經是6小時之前的「老資料」,但得憑藉著這些資訊做天氣預報,必須有相當高超的經驗與能力。「現代預報有超級電腦,資訊也越來越多,預報員或許不用再做手工藝,但要判讀海量的資料更不容易,這也是氣象人員令人佩服的地方!」

▲1939年氣象局觀測人員利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天象。
▲1939年氣象局觀測人員利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天象。(圖/翻攝Good Weather 古都好天氣-臺灣南區氣象中心臉書)
▲大約在1940年代無線電探空系統,由人工抄收無線電探空儀發送之摩爾斯符號所代表的觀測資料,作為後續天氣預報使用。(圖/翻攝Good Weather 古都好天氣-臺灣南區氣象中心臉書)
▲大約在1940年代無線電探空系統,由人工抄收無線電探空儀發送之摩爾斯符號所代表的觀測資料,作為後續天氣預報使用。(圖/翻攝Good Weather 古都好天氣-臺灣南區氣象中心臉書)
▲早期施放探空氣球狀況。
▲早期施放探空氣球狀況。(圖/翻攝Good Weather 古都好天氣-臺灣南區氣象中心臉書)
▲氣象局觀測坪地面觀測狀況。(圖/翻攝Good Weather 古都好天氣-臺灣南區氣象中心臉書)
▲氣象局觀測坪地面觀測狀況。(圖/翻攝Good Weather 古都好天氣-臺灣南區氣象中心臉書)
▲如今氣象局的觀測已經全面自動化,數據資料隨時更新,預報員獲得的資訊更多,更需要經驗去做判斷。(圖/張勵德攝)
▲如今氣象局的觀測已經全面自動化,數據資料隨時更新,預報員獲得的資訊更多,更需要經驗去做判斷。(圖/張勵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