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改革一直都是燙手山芋,歷年來都是敏感話題,稍有不慎首長就會惹民怨下台,不過隨著健保連年虧損,改革刻不容緩,只是近日健保會討論時仍難達共識,最終如何調整,還待衛福部長陳時中拍板定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應安全準備金可能無法維持1個月,健保會2月25日討論5大健保財務調整措施,包含調整部分負擔、提高投保上限、廢短期停復保、改革補充保費、強化政府責任,會中委員對廢止旅外國人停復保制度、調高投保金額上限皆多表支持,其餘方案則持不同看法未達一致。

前健保局總經理張鴻仁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說明,健保的目的是避免民眾因為付不起錢,就不去看病,或是會因病貧窮,所以成立全民健保。健保署長李伯璋也曾指出,因為深知改革若沒有開始,就沒有改變的機會,每年健保財務不平衡金額之高,不能只要求醫界「做功德」,民眾也必須適度負擔部分責任。

健保曾三度調漲保費,先是在2002年調漲至4.55%,並調高就醫與部分負擔,後又在2010年再調漲至最高點5.17%,兩次調整結果,分別伴隨時任衛生署長李明亮、楊志良肩負責任下台,而在去年調漲保費的陳時中,反而獲得社會認同,加之防疫表現斐然,至今獲得相當高的支持度,並保證今年之前不會再調漲保費。

陳時中曾說,自己背上有防疫、食安、健保三支箭。目前疫情漸露曙光,核食已開放進口,面對日漸窘迫的健保財務,未來若是想參選,健保財務改革勢在必行,否則將成政治路上絆腳石,此時只能正面對決。

當健保瀕臨可預見的破產危機,保費該調漲,政府就必須調漲,即使民眾會反彈、在野會抨擊,但為保全健保長久經營,政府還是應依照二代健保精神與時俱進,年年精算,調整適宜保費。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因應健保虧損,民眾必須深知,我們不能坐以待斃等來日健保破產,我們會面臨更多已知與未知的醫療風險,因此在享受優質醫療服務時,得付出與之相符合的費用,避免陷入無健保可用的窘境。

改革健保,從來就不只是健保署的責任,民眾對健保有需求,醫界提供優質服務,政府則為保險人,三方都在這艘船上,只有穩定平衡關係撐起帆,才能力保健保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