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美術館與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雙方合作的「逍 × × 遊-當代工藝合創展」今(4)於美術館二館開幕,展覽是工藝以當代之姿回應社會趨勢的新創實驗,「逍」、「遙」、「遊」分別表示「時間」、「空間」及「速度」三個維度,核心精神「合創」源於「跨域」(Crossover)概念,是合作創新、資源共享之意。展覽至202265日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策展人張仁吉、程湘如表示,「逍 × × 遊-當代工藝合創展」在跨族群、跨技術、跨材料、跨地域、跨文化、跨世代、跨時間、跨國際、跨產業…的多邊領域交會下,探討的不是工藝物件本身,而是物件產出過程中,工藝師、設計師及美術館空間的各種概念及想法激盪、融合,引導形塑生命經驗及新創靈感的路途,才是工藝啟動合創的目的。


第一個維度「逍」是創作者感知「時間」的議題和情感,例如作品〈砌磚計畫系列〉,將過去深具集體記憶及情感的文化意象、材質及技法於當代以石雕打磨技法轉化再現,亦是一種傳統文化的創作紀錄寫照。紅磚是臺灣傳統建築文化的象徵,磚塊交錯疊砌,除了結構考量也形成獨特的視覺意象。

▲當代工藝合創展「遙展間」作品〈海在旅行〉(圖/記者林怡孜攝,2022,03,04)
▲當代工藝合創展「遙展間」作品〈海在旅行〉(圖/記者林怡孜攝,2022,03,04)
第二個維度「遙」是創作者探討「空間」形成的意義和所在的對話。例如作品〈夜間飛行〉,設計師看到工藝黑漆撒金粉末的表現,如同夜間飛行中看到每個城市獨特的閃閃光點,以機械錶的錶盤顯示世界各地不同城市的光景,將自身所處空間的美好經驗,藉由工藝材質、技法表現結合機械科技的載體相互幫襯,充滿驚喜。


第三個維度「遊–速度」是關注生活的節奏、生命進程的積累,同時是工藝創作「頂真」的態度表徵,注重步驟、工序及細節,講究慢工出細活的精神。例如作品〈飄〉即是表現走進竹林的感官的經驗,也是一種慢活的心靈狀態。藉由一片片手工取彎竹片的流暢線條,逐一疊加構築成如風輕飄的路徑,經由坐臥的行為產生磨擦,有如竹子被吹得聲聲大作,融合聽覺、視覺的感知,傳遞風的流動。


而由王俠軍引領「工藝合創實驗場」結合5位台南工藝師與5位台南設計師,集體合作從構思創作的設計發想至完成作品的整個過程,透過創作手稿、材料、打樣模型、電腦繪圖等文件呈現讓大眾更能夠從中發掘,創意背後經歷的精彩過程。

▲10位工藝師及設計師透過創作手稿、打樣模型、電腦繪圖等文件呈現出創意的源起(圖/記者林怡孜攝,2022,03,04)
▲10位工藝師及設計師透過創作手稿、打樣模型、電腦繪圖等文件呈現出創意的源起(圖/記者林怡孜攝,202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