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G、5G不斷飆網的世代,人手一機似乎也滿足了網路原生代兒少的生活所需,找資料、作功課、休閒娛樂,甚至連人際交友圈也都在虛擬世界中,兒盟調查發現,有66%的兒少認為「在網路上交朋友比在現實生活中交朋友容易」,使得兒少對網路社群使用的黏著度越來越高。
社交功能為兒少選用主因 易遇網友特殊要求
兒福聯盟政策中心資深主任李宏文表示,各式各樣、推陳出新的社交軟體也讓兒少更熱衷網路社交互動,但網路社交機會增加難免也讓兒少面臨較高的網安風險,調查兒少是否曾遇到網友的特殊要求,26.5%的兒少曾遇過網友提出特殊要求,較2020年(20.2%)增加6.3%,進一步去看各項特殊要求,最常見也是增加最快速的是要求情侶交往(14.1%),其次為要求視訊通話(13.1%)以及單獨約出來見面、提供個人資料(9.9%),孩子人身安全堪憂。
近九成兒少出現社群恐慌(FoMO) 五分之一感覺孤單
現在生活網路與現實已密不可分,網路使用的便利讓我們資訊蒐集和朋友聯繫相對容易,但也可能因此造成「社群恐慌」(FoMO)的狀況,其是指一種焦慮性的狀態,不斷的會想知道別人的動態、行蹤,甚至陷入與對方比較的心態,且在心裡持續保持與社會或大眾聯繫的狀態,因避免錯失任何資料或訊息而不斷反覆查看社群並增加社群使用時間。
調查發現(FoMO)兒少中,有近四分之一(23.0%)的兒少表示已經影響自身情緒,五分之一感到孤單(20.0%),一成左有感到焦慮(11.6%)或是悲傷(11.1%)。
新興平台拿隱私換友誼 陌生網友一覽無遺孩子行蹤
兒盟本次調查發現一新興平台「Zenly」,近年來讓兒少趨之若鶩。這款應用於手機的社交軟體,因其應用程式是冰棒圖案,也被網友暱稱為「冰棒」,準確的定位功能可即時顯示使用者所在位置給互為好友關係的用戶,讓好友得知使用者移動路徑,甚至連對方手機電量與充電時間都能掌握,該程式還以能精準偵測好友作息時間,並依據顯示其為該好友住家或學校等圖示而聞名,兒少與同儕間也藉互加此軟體並設定好友來證明彼此情誼,只是這類讓人毫無隱私、卻讓孩子陷入加與不加、極度挑戰友情的程式,卻也讓其生活面臨其他隱憂。
降低網路風險 家長責無旁貸
李宏文主任提醒,家長應多留意兒少是否有社群恐慌特質及被影響,並積極預防比方可與孩子一起練習正念,透過正念練習讓孩子平穩靜心,穩定面對網路帶來的情緒影響;家長也可與兒少共同擬定計畫,在網路使用時間與規範上做討論,建議使用可每日觀察個人使用狀況的軟體,並依可行計畫減少社交軟體使用,可搭配設定手機鬧鐘或番茄鐘工作法,逐步減少使用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兒福聯盟政策中心資深主任李宏文表示,各式各樣、推陳出新的社交軟體也讓兒少更熱衷網路社交互動,但網路社交機會增加難免也讓兒少面臨較高的網安風險,調查兒少是否曾遇到網友的特殊要求,26.5%的兒少曾遇過網友提出特殊要求,較2020年(20.2%)增加6.3%,進一步去看各項特殊要求,最常見也是增加最快速的是要求情侶交往(14.1%),其次為要求視訊通話(13.1%)以及單獨約出來見面、提供個人資料(9.9%),孩子人身安全堪憂。
近九成兒少出現社群恐慌(FoMO) 五分之一感覺孤單
現在生活網路與現實已密不可分,網路使用的便利讓我們資訊蒐集和朋友聯繫相對容易,但也可能因此造成「社群恐慌」(FoMO)的狀況,其是指一種焦慮性的狀態,不斷的會想知道別人的動態、行蹤,甚至陷入與對方比較的心態,且在心裡持續保持與社會或大眾聯繫的狀態,因避免錯失任何資料或訊息而不斷反覆查看社群並增加社群使用時間。
調查發現(FoMO)兒少中,有近四分之一(23.0%)的兒少表示已經影響自身情緒,五分之一感到孤單(20.0%),一成左有感到焦慮(11.6%)或是悲傷(11.1%)。
新興平台拿隱私換友誼 陌生網友一覽無遺孩子行蹤
兒盟本次調查發現一新興平台「Zenly」,近年來讓兒少趨之若鶩。這款應用於手機的社交軟體,因其應用程式是冰棒圖案,也被網友暱稱為「冰棒」,準確的定位功能可即時顯示使用者所在位置給互為好友關係的用戶,讓好友得知使用者移動路徑,甚至連對方手機電量與充電時間都能掌握,該程式還以能精準偵測好友作息時間,並依據顯示其為該好友住家或學校等圖示而聞名,兒少與同儕間也藉互加此軟體並設定好友來證明彼此情誼,只是這類讓人毫無隱私、卻讓孩子陷入加與不加、極度挑戰友情的程式,卻也讓其生活面臨其他隱憂。
降低網路風險 家長責無旁貸
李宏文主任提醒,家長應多留意兒少是否有社群恐慌特質及被影響,並積極預防比方可與孩子一起練習正念,透過正念練習讓孩子平穩靜心,穩定面對網路帶來的情緒影響;家長也可與兒少共同擬定計畫,在網路使用時間與規範上做討論,建議使用可每日觀察個人使用狀況的軟體,並依可行計畫減少社交軟體使用,可搭配設定手機鬧鐘或番茄鐘工作法,逐步減少使用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