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基輔26日綜合外電報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再度發表談話影片,稱俄軍今夜就會發起總攻擊,「決定烏克蘭的命運就在此刻」;基輔連日來已向民眾發放近2萬把步槍,還要民眾準備汽油彈抗敵。
「紐約時報」報導,澤倫斯基在26日午夜發出的影片裡說:「今夜,敵人就會動用所有可投入的部隊來粉碎我們的抵抗,我們全都要認清所將面對的事,也必須挺住。捍衛我們的國家,今夜會很艱難,但黎明必會到來。」
● 五角大廈:俄目前投入侵烏的兵力不到3成
俄軍25日已進入人口280萬烏克蘭首都基輔北側的行政區。美國五角大廈表示,俄軍遇到強度出乎意外之高的抵抗,延緩了俄軍進逼基輔的腳步,但研判俄軍自24日侵烏以來,目前不過才動用原本陳兵邊界15萬大軍裡的20%到30%。
拜登政府已警告基輔恐很快淪陷。
一份「華盛頓戰爭研究所」(ISW)最新的報告指出,烏克蘭軍隊成功擊退入侵北部城鎮切爾尼戈夫(Chernihiv)的俄軍,迫使俄軍繞道,另也擋下俄軍在第2大城哈爾科夫(Kharkiv)的首波攻勢,俄軍現對哈爾科夫改採圍而不攻。
華盛頓戰爭研究所研究員巴羅士(George Barros)指出,基輔近郊的戰況遲滯俄軍進展,俄國已增派部隊到白俄羅斯南部,增援部隊很可能投入奪取基輔之戰。巴羅士還說俄軍精銳的第76近衛空中突擊師(76th Guards Air Assault Division)已抵達白俄南部。
● 俄調精銳對付基輔 當地居民領槍備戰
俄國部署於烏克蘭北面、白俄境內的部隊不是這次侵烏的主力。俄軍本以為可機降基輔近郊的機場展開攻勢,但因沒法很快拿下機場,很可能得改為讓部署於白俄的部隊發動地面戰。
隨俄軍先頭部隊25日已踏進基輔,烏克蘭軍方也開始向平民分發槍械協助首都保衛戰。在澤倫斯基呼籲志願者拿起武器後,不少民眾在基輔市中心一處分發站排隊領槍。
估計從24日俄軍開始入侵後,基輔已派發出約1萬8000支突擊步槍。另烏克蘭還要民眾準備好俗稱「莫洛托夫雞尾酒」(Molotov Cocktail)的汽油彈抗敵。
21歲的電腦程式設計師邦達倫柯(Hlib Bondarenko)說:「我別無選擇,還能到哪去?這裡是我家,我還不打算要豎白旗。」
● 俄侵烏據信動用大殺傷力的集束彈藥
另有來自烏克蘭的影片與照片顯示,俄軍很可能使用國際間禁用的集束彈藥。
集束彈藥可透過火箭、飛彈、炸彈與火砲投送,每枚彈藥含許多小型「子炸彈」,用於打擊大面積目標或人員,一些較先進的集束彈藥甚至可擊穿厚重裝甲,且爆炸後形成的碎片可在足球場大小範圍內產生巨大殺傷力。
國際間一項2010年生效條約裡禁用的戰場武器就包含集束彈藥,但美、俄與中國都沒簽署這項條約。(譯者:陳亦偉)1110226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五角大廈:俄目前投入侵烏的兵力不到3成
俄軍25日已進入人口280萬烏克蘭首都基輔北側的行政區。美國五角大廈表示,俄軍遇到強度出乎意外之高的抵抗,延緩了俄軍進逼基輔的腳步,但研判俄軍自24日侵烏以來,目前不過才動用原本陳兵邊界15萬大軍裡的20%到30%。
拜登政府已警告基輔恐很快淪陷。
一份「華盛頓戰爭研究所」(ISW)最新的報告指出,烏克蘭軍隊成功擊退入侵北部城鎮切爾尼戈夫(Chernihiv)的俄軍,迫使俄軍繞道,另也擋下俄軍在第2大城哈爾科夫(Kharkiv)的首波攻勢,俄軍現對哈爾科夫改採圍而不攻。
華盛頓戰爭研究所研究員巴羅士(George Barros)指出,基輔近郊的戰況遲滯俄軍進展,俄國已增派部隊到白俄羅斯南部,增援部隊很可能投入奪取基輔之戰。巴羅士還說俄軍精銳的第76近衛空中突擊師(76th Guards Air Assault Division)已抵達白俄南部。
● 俄調精銳對付基輔 當地居民領槍備戰
俄國部署於烏克蘭北面、白俄境內的部隊不是這次侵烏的主力。俄軍本以為可機降基輔近郊的機場展開攻勢,但因沒法很快拿下機場,很可能得改為讓部署於白俄的部隊發動地面戰。
隨俄軍先頭部隊25日已踏進基輔,烏克蘭軍方也開始向平民分發槍械協助首都保衛戰。在澤倫斯基呼籲志願者拿起武器後,不少民眾在基輔市中心一處分發站排隊領槍。
估計從24日俄軍開始入侵後,基輔已派發出約1萬8000支突擊步槍。另烏克蘭還要民眾準備好俗稱「莫洛托夫雞尾酒」(Molotov Cocktail)的汽油彈抗敵。
21歲的電腦程式設計師邦達倫柯(Hlib Bondarenko)說:「我別無選擇,還能到哪去?這裡是我家,我還不打算要豎白旗。」
● 俄侵烏據信動用大殺傷力的集束彈藥
另有來自烏克蘭的影片與照片顯示,俄軍很可能使用國際間禁用的集束彈藥。
集束彈藥可透過火箭、飛彈、炸彈與火砲投送,每枚彈藥含許多小型「子炸彈」,用於打擊大面積目標或人員,一些較先進的集束彈藥甚至可擊穿厚重裝甲,且爆炸後形成的碎片可在足球場大小範圍內產生巨大殺傷力。
國際間一項2010年生效條約裡禁用的戰場武器就包含集束彈藥,但美、俄與中國都沒簽署這項條約。(譯者:陳亦偉)11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