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與烏克蘭自2014年克里米亞衝突後,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Donbas)的親俄武裝分子與政府軍持續交戰,兩國紛爭持續不斷,2021年3月局勢進一步升溫,成為全球地緣政治衝突的熱點。歷經長達近一年的軍事威脅、外交交涉,其中包括美、法、德領導人都先後與俄羅斯總統蒲亭會面,俄烏戰爭仍在2022年2月24日清晨正式開打。對比過去蒲亭處理地緣政治衝突的克制,這次採取突襲方式三路夾擊攻打烏克蘭,讓不少國際政治專家看傻了眼。
原本外界預期,俄羅斯可能採取2008年侵略喬治亞的模式,承認烏東兩個親俄地區獨立並在內部扶植親俄政權,作為與西方談判、遏止北約東擴的籌碼,沒想到最後蒲亭竟選擇大家最不樂見的劇本。究竟這8年來俄羅斯與烏克蘭的關係有何轉變?是什麼因素促使蒲亭翻臉不認人?又或是蒲亭在下好大的一盤棋?這位下棋高手究竟在盤算什麼?
蒲亭2月24日發表電視談話時,呼籲烏克蘭軍隊「放下武器回家去」,並強調「我們無意佔領烏克蘭,不打算強迫別人。」但同時他也威脅其他國家不準干預烏克蘭事務,「任何試圖干涉我們,甚至對我們的國家與人民造成威脅的人必須知道:俄羅斯將立刻回擊,並讓你們付出前所未有代價。」可以看到,俄烏戰爭被蒲亭定位為「俄羅斯的家務事」,這樣的法理基礎,則是奠基於他在去年7月發表了題為《關於俄羅斯人與烏克蘭人歷史同一性》的文章,聲稱俄羅斯人與烏克蘭人屬於「同一民族」。而在更早之前,2013年蒲亭就曾在烏克蘭首都基輔發表的演講中稱「我們是一家人」。對蒲亭而言,俄羅斯與烏克蘭是「同一民族」,因此他要求美國與歐洲國家不要插手東邊事務,這也和他一再重申「俄羅斯無法接受烏克蘭加入北約」的說法一致。
如果說,「烏克蘭加入北約」是俄羅斯的底線,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種種舉措,就是不斷在測試蒲亭的耐心。澤倫斯基生於烏克蘭東部,母語為俄語,喜劇演員出身的他,在擔任總統前是個政治素人,憑藉著有話直說以及反官僚體制的魅力在大選中勝出。但擔任總統這幾年,澤倫斯基的治理能力一直遭到質疑,小圈圈治國、用人唯親更讓他飽受批評。眼看民調直直落、連任可能無望,原本政治立場搖擺的他開始走偏鋒,頻頻要求加入北約,甚至單方面公開在推特發文,表示北約已接納烏克蘭,「拜登也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結果遭到美國打臉。
澤倫斯基的挑釁給了俄羅斯出兵的絕佳藉口。無論是2008年的俄羅斯-喬治亞戰爭,或是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機,俄羅斯都是見好就收,即使烏東衝突持續近8年,蒲亭也未派兵進駐烏東或承認其獨立性。
站在蒲亭的立場,雖然「統一的俄羅斯」有其歷史意義,但並非首要任務,隨著「北溪2號」天然氣管線(Nord Stream 2)完工,一旦開始送氣,俄羅斯躺著都能賺錢,何必為了烏克蘭跟歐洲關係鬧僵,甚至分點油水給烏克蘭雨露均霑也不是問題,這也是蒲亭多年來高度自制的原因。然而,澤倫斯基恣意炒作民族主義、亟欲透過加入北約獲取自身政治利益的作為,踩到了蒲亭的紅線,20萬大軍壓到烏東邊境,原本希望把歐美逼上談判桌,看雙方能談到什麼地步,但歐洲立場分歧、美國拜登政府態度反覆,讓蒲亭看到虛實,也看到了出兵的機會,最終點燃戰火、勢不可擋。
至於歐美為何對於俄烏衝突態度消極?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國內經濟發展疲軟、通膨壓力日趨加劇,讓他們無心處理他國事務;另一方面,俄羅斯多年來的克制,也讓歐美誤判情勢,認為「俄羅斯不會動武」,北約懶理俄羅斯警告,繼續提供大量軍武且與烏克蘭舉行大規模聯合軍演,讓俄烏戰爭走向無法挽回的地步。
俄羅斯已吹響戰爭的號角,這場戰爭蒲亭勢在必得,無論最後如何落幕,他都是最大贏家。如果歐美能夠給足蒲亭裡子與面子,或許烏克蘭最終能以烏東兩大共和國的「獨立」換來和平,也就是2008年喬治亞模式的烏克蘭版本。但若大家談不攏,按照美國目前的情報顯示,俄羅斯軍隊可能再過不久就會包圍烏克蘭首都基輔,屆時澤倫斯基政府必將垮台,由俄羅斯扶植的「親俄政權」與莫斯科簽署多項不平等條約,削弱烏克蘭的獨立性,乖乖當俄羅斯的小老弟。西方國家必然不樂見情勢發展至此,但若歐美至今仍持觀望態度,無人願意出兵協助烏克蘭,那麼烏克蘭從歐美的棋子變成棄子,也不意外。
前美國總統卡特的國安顧問布里辛斯基1997年出版的《大棋盤》(The Grand Chessboard)曾提到,「地緣政治」的主要棋盤仍在歐亞大陸,蒲亭反守為攻打亂了西方一盤棋,俄烏戰爭之後,歐洲冷戰後建立的安全秩序勢必重新洗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蒲亭2月24日發表電視談話時,呼籲烏克蘭軍隊「放下武器回家去」,並強調「我們無意佔領烏克蘭,不打算強迫別人。」但同時他也威脅其他國家不準干預烏克蘭事務,「任何試圖干涉我們,甚至對我們的國家與人民造成威脅的人必須知道:俄羅斯將立刻回擊,並讓你們付出前所未有代價。」可以看到,俄烏戰爭被蒲亭定位為「俄羅斯的家務事」,這樣的法理基礎,則是奠基於他在去年7月發表了題為《關於俄羅斯人與烏克蘭人歷史同一性》的文章,聲稱俄羅斯人與烏克蘭人屬於「同一民族」。而在更早之前,2013年蒲亭就曾在烏克蘭首都基輔發表的演講中稱「我們是一家人」。對蒲亭而言,俄羅斯與烏克蘭是「同一民族」,因此他要求美國與歐洲國家不要插手東邊事務,這也和他一再重申「俄羅斯無法接受烏克蘭加入北約」的說法一致。
如果說,「烏克蘭加入北約」是俄羅斯的底線,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種種舉措,就是不斷在測試蒲亭的耐心。澤倫斯基生於烏克蘭東部,母語為俄語,喜劇演員出身的他,在擔任總統前是個政治素人,憑藉著有話直說以及反官僚體制的魅力在大選中勝出。但擔任總統這幾年,澤倫斯基的治理能力一直遭到質疑,小圈圈治國、用人唯親更讓他飽受批評。眼看民調直直落、連任可能無望,原本政治立場搖擺的他開始走偏鋒,頻頻要求加入北約,甚至單方面公開在推特發文,表示北約已接納烏克蘭,「拜登也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結果遭到美國打臉。
澤倫斯基的挑釁給了俄羅斯出兵的絕佳藉口。無論是2008年的俄羅斯-喬治亞戰爭,或是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機,俄羅斯都是見好就收,即使烏東衝突持續近8年,蒲亭也未派兵進駐烏東或承認其獨立性。
站在蒲亭的立場,雖然「統一的俄羅斯」有其歷史意義,但並非首要任務,隨著「北溪2號」天然氣管線(Nord Stream 2)完工,一旦開始送氣,俄羅斯躺著都能賺錢,何必為了烏克蘭跟歐洲關係鬧僵,甚至分點油水給烏克蘭雨露均霑也不是問題,這也是蒲亭多年來高度自制的原因。然而,澤倫斯基恣意炒作民族主義、亟欲透過加入北約獲取自身政治利益的作為,踩到了蒲亭的紅線,20萬大軍壓到烏東邊境,原本希望把歐美逼上談判桌,看雙方能談到什麼地步,但歐洲立場分歧、美國拜登政府態度反覆,讓蒲亭看到虛實,也看到了出兵的機會,最終點燃戰火、勢不可擋。
至於歐美為何對於俄烏衝突態度消極?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國內經濟發展疲軟、通膨壓力日趨加劇,讓他們無心處理他國事務;另一方面,俄羅斯多年來的克制,也讓歐美誤判情勢,認為「俄羅斯不會動武」,北約懶理俄羅斯警告,繼續提供大量軍武且與烏克蘭舉行大規模聯合軍演,讓俄烏戰爭走向無法挽回的地步。
俄羅斯已吹響戰爭的號角,這場戰爭蒲亭勢在必得,無論最後如何落幕,他都是最大贏家。如果歐美能夠給足蒲亭裡子與面子,或許烏克蘭最終能以烏東兩大共和國的「獨立」換來和平,也就是2008年喬治亞模式的烏克蘭版本。但若大家談不攏,按照美國目前的情報顯示,俄羅斯軍隊可能再過不久就會包圍烏克蘭首都基輔,屆時澤倫斯基政府必將垮台,由俄羅斯扶植的「親俄政權」與莫斯科簽署多項不平等條約,削弱烏克蘭的獨立性,乖乖當俄羅斯的小老弟。西方國家必然不樂見情勢發展至此,但若歐美至今仍持觀望態度,無人願意出兵協助烏克蘭,那麼烏克蘭從歐美的棋子變成棄子,也不意外。
前美國總統卡特的國安顧問布里辛斯基1997年出版的《大棋盤》(The Grand Chessboard)曾提到,「地緣政治」的主要棋盤仍在歐亞大陸,蒲亭反守為攻打亂了西方一盤棋,俄烏戰爭之後,歐洲冷戰後建立的安全秩序勢必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