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調示警烏克蘭緊張 分析:可能是透明戰術

國際中心蔡姍伶/綜合報導

▲烏克蘭危機持續升溫,多國都已呼籲公民盡速離開。圖為美國武器運抵基輔。(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烏克蘭危機持續升溫,多國都已呼籲公民盡速離開。圖為美國武器運抵基輔。(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烏克蘭緊張持續升溫,隨著越來越多國家呼籲公民撤離,彷彿戰爭真的一觸即發。《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法歐拉(Anthony Faiola)認為,美國拜登政府持續性、公開談論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威脅,有可能也是戰術的一部分,藉此縮小歐美之間就制裁俄羅斯的歧異,最終成功形成對入侵的威懾。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法歐拉指出,自從這波烏克蘭危機數月前走入公眾視線後,有關威脅升級的消息持續釋出,上週美國的軍情評估甚至顯示,俄羅斯已完成入侵烏克蘭所需的7成部署,一旦真的開戰,基輔可能在2天內淪陷,造成數以萬計的平民死亡或受傷。

法歐拉表示,在地緣政治危機中,沒有什麼比情報更敏感,然而,從烏克蘭危機一開始時,拜登政府就對俄羅斯行動、戰術和計劃異常大聲疾呼,被稱為是「拜登的擴音器策略」。部分觀察家認為,美國政府在戰術的採取上其實很聰明,壓倒性的披露使華府能夠就真實存在的危險提出高度公開的案例,從而縮小美國和歐洲盟友之間,就對俄國實施制裁的決定差異,最終成為對入侵的成功威懾。

《華盛頓郵報》另1名專欄作家大衛伊格內修斯(David Ignatius)也分析,儘管拜登政府在國安戰略和執行上並非完美無缺,但就烏克蘭事件來說,美方在俄國稱為「信息空間」的地方發起了威懾運動,為了動員盟友,大量分享了有關俄羅斯行動的敏感情報,從而削弱俄羅斯操縱事態的能力,以及俄國一貫的出其不意和隱藏優勢。

大衛伊格內修斯認為,蒲亭可能希望利用他以為的、拜登在政治上弱點,從而讓西方在烏克蘭問題上速速讓步,但拜登執政遭遇的困難,似乎反而使他更頑強,阿富汗撤軍爭議和民調下滑,讓拜登無法被視為蒲亭期望的妥協者,反而選擇堅持強硬政策,並把被前任川普總統(Donald Trump)蔑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NATO)作為政策基石。

分析續指,「徹底透明」或許是應對俄國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黑暗策略的最佳方式,因為俄羅斯擅長的混合戰,是基於混亂虛假信息的散播,透過採取激進的透明策略,美國正使俄羅斯散布虛假信息的任務複雜化,俄方也試圖忽視並駁回這些指控。在保持北約盟國團結的事上,「徹底透明」也讓華府的工作變得相對容易,如果蒲亭原先希望進行的是隱密、迅速的攻擊,現在全世界的目光則通通都被集中到他身上了。

然而,專家也警告,這種戰術也存在一定風險。如果俄國原意只是虛張聲勢,那麼持續性的呼籲和示警,可能會觸發蒲亭本來沒有打算要進行的動作,讓他更難在毫無羞辱感的情況下退縮。此外,若俄羅斯調動軍隊只是個吸引西方注意力的詭計,凍結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希望,考驗美國和歐洲的意願,並就俄國安全問題進行對話,也可能讓西方落入精心佈置的圈套。

《紐約時報》分析也指出,假設最後俄羅斯沒有真的發動入侵,後續歐美就烏克蘭問題的協商,也可能曠日費時,讓西方陣營被拖入長期外交泥潭,將消耗其在重要全球事務的時間和精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