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與俄羅斯邊境局勢引發全球關注,在俄羅斯佈署十萬軍力後,美國與北約各同盟國亦先後調遣更多部隊到東歐前線,不過德國在烏克蘭危機的態度卻屢受美國媒體抨擊,外媒多認為德國新任總理蕭茲(Olaf Scholz)消極作為與其他北約同盟國「貌合神離」,而日前蕭茲為了打破親俄疑慮,也終於首度出訪美國與美國總統拜登進行會晤。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德國新任總理來自德國社會民主黨(SPD),過去蕭茲不如美國與其他北約盟友對俄羅斯實施強烈的制裁措施,反而繼續與俄羅斯推進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合作計劃,德國政府更以「向烏克蘭運送武器目前無助於化解危機」為理由,拒絕愛沙尼亞要求把德製武器提供予烏克蘭。

▲歐洲近期面臨天然氣價格飆升的考驗。圖為北溪天然氣2號管線。(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圖為北溪天然氣2號管線。(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為此,美國媒體《紐約時報》刊登一篇文章質疑蕭茲對於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侵略並無決心應對;《華盛頓郵報》評論更諷刺德國是北約同盟中的「討厭鬼」,不滿柏林當局在應對烏克蘭危機時,與其他盟國的貌合神離。

不過相較其他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體系,德國一向採取與莫斯科保持溝通和對話的政治外交策略,不輕易地將自己跟美國或其他北約盟友的立場捆綁起來,原因在於德國地理上位處歐洲中心,與俄羅斯距離十分接近,倘若俄羅斯開戰或祭出制裁德國首當其衝。

▲德國總理蕭茲(左)就烏克蘭危機與美國總統拜登(右)會商。(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德國總理蕭茲(左)就烏克蘭危機與美國總統拜登(右)會商。(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然而隨著烏俄情勢一觸即發,德國總理蕭茲昨(7)日也首度出訪美國與拜登會談,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則分頭造訪烏克蘭首都基輔,與烏克蘭外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會談,德國國防部長蘭布雷希特(Christine Lambrecht)則於同日宣布將向立陶宛增兵達350人,在局勢緊張下德國以行動證明支持烏克蘭應對俄羅斯威脅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