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冬季奧運會,即將於2月4日開幕,不過適逢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近年國際社會掀起一陣反中浪潮,加上地緣政治動盪,都讓本屆冬奧蒙上多層陰影。外界所關心的焦點,除了賽事,不外乎就是選手安全以及人權議題,而中國最近2次舉辦奧運會(2008年夏季奧運和2022年冬季奧運),在時空背景的差異下,造就了迥異的面貌,面臨的挑戰也截然不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Omicron攻陷多國,中國堅持清零有用?

北京冬奧倒數不到10天就要開幕,在Omicron變種強勢橫掃多國、Delta變異株的威脅也仍未消失下,要確保冬奧不成為散播病毒的場域,確實充滿挑戰,以去年的東京奧運來說,賽前賽後皆傳出多起感染,也加劇了當時日本本來就不樂觀的疫情。此次冬奧舉行前,其他省市不說,光北京市就接連出現新冠本土疫情,隨著各國選手陸續抵達,入境檢測出陽性的案例也持續在增加。

全球參賽隊伍接踵而至,而中國仍執行嚴格的「清零」戰略,即透過所謂的「閉環管理」,藉著將已接種過疫苗的媒體人員、運動員、觀眾隔離在巨大的「氣泡」,限制只能在冬奧會場活動,參加活動僅限與訓練、比賽和工作相關,還將使用專用交通系統,並對所有相關人員進行每日核酸檢測。有鑑於疫情防控形勢依舊嚴峻複雜,北京冬奧組委會也已於1月中旬宣布,改變原定的售票政策、不公開銷售門票,同時要求進返京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以外,人員抵京後72小時內需再進行1次核酸檢測,希望能解決疫情風險。

然而,儘管當局採取強硬的封防措施,仍難敵變種病毒的擴散速度,不少流行病學家擔心,冬奧及Omicron變種病毒,將給全球帶來難以預估的風險,畢竟病毒不長眼,稍有隙縫便可能趁虛而入。

此外,有關中國的清零政策,近日也已在國際掀起質疑聲浪。由於新冠病毒狡猾多變,與2年前疫情剛開始時已經不同,越來越多國家皆放棄清零、選擇與病毒共存,並陸續解除或放鬆防疫限制。中國的零容忍政策,固然對壓制疫情蔓延、降低確診病例、減少死亡人數起到一定作用,但相對也難以靈活調整;假使國際疫情還要持續一段時間,繼續堅持清零,恐怕只會危害中國自身經濟,並加劇國際供應鏈缺乏危機。

▲北京市官方宣布,從本月22日到3月底,除了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以外,人員抵京後72小時內需再進行1次核酸檢測。(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北京市官方宣布,從1月22日到3月底,除了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以外,人員抵京後72小時內需再進行1次核酸檢測。(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二、多國的陸續抵制

近年香港反送中、國安法實施,以及新疆強迫勞動、集中營等事件爆發,讓中國的人權問題越發浮上檯面,與西方的齟齬也越來越明顯。美國早在去年12月初便開出第1槍,宣布由於中國在人權方面的「暴行」,將不會派政府官員參加北京冬奧,以此反對中國在新疆持續進行的種族滅絕和危害人類罪行,向中國加大施壓。在那之後,針對北京冬奧的「國際抵制潮」便成為了一股趨勢。

目前明確宣布外交抵制的國家,包含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立陶宛、丹麥,其中美國、澳洲、加拿大更特別指出,這決定是出於對中國境內人權迫害的疑慮。不過,也不是所有不派遣代表團前去北京的國家,都是以人權為出發點,就如紐西蘭、奧地利、瑞典和荷蘭,未派遣代表團的理由就是疫情考量,而非外交抵制,甚至直言先前就已做好決定,無關英美等國宣布外交抵制的時間。

越來越多國家拒派官員,大多都被中國以「奧運遭政治操作」、「違背奧林匹克憲章」等理由駁斥,堅稱這些行為對北京成功舉辦冬奧,不會有任何影響;但無論如何,抵制的發生畢竟不光彩,仍讓這場體育盛事黯淡不少。

▲(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過去2年間,已有多家香港媒體因為國安法的實施被迫停運。(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三、遭人權組織質疑藉冬奧洗白

來自主權國家的抵制聲浪一波波,民間人權團體同樣也不看好這次的冬奧,包含《人權觀察》多個組織在內,皆批評北京冬奧的舉行,是建立在北京對維族穆斯林,以及對香港和西藏的壓迫。

這樣的背景下,其實不難聯想,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否藉冬奧一事,擦亮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形象招牌,並設法轉移外界對中共鎮壓公民社會的關注。簡言之,這次的冬奧本身也許就蘊含政治成分,用於掩蓋中共的壓迫政策,進而達到宣傳效果。

在這個過程中,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簡稱國際奧會)也多次挨批,稱它已淪為保護中國、維護北京冬奧不遭抵制的打手,認為國際奧會不該把舉辦奧運的機會給予專制政權,讓奧運成為被利用來支持其統治的棋子。

▲國際人權團體指中國製太陽能電池板的生產過程中,涉及僱用新疆維吾爾族奴工。資料照。(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新疆維吾爾族的人權爭議,是北京近年頗受國際社會詬病的原因之一。資料照。(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四、使用3C用品也有被監控風險

中國社會資訊不透明、民眾生活在監控之下,是國際社會共知的事實,因此資訊和隱私安全也成為本次冬奧的重要爭議。荷蘭與比利時的奧林匹克委員會,近日都曾呼籲將前往冬奧的運動員與工作人員,避免攜帶個人手機、筆記型電腦,甚至配了新的通訊設備,希望保護選手個資不受中國監控。

此外,北京冬奧會官方規定,與會者必須安裝手機應用程式「冬奧通」,好透過App登錄健康系統,監測並報告健康狀況,以此做為加強防疫的手段之一。不過,該款App卻在加拿大網路監控組織「公民實驗室」(Citizen Lab)的研究中被發現,存在著嚴重的資安漏洞,除了內建審查制度、含有疑似用於審查的關鍵字清單以外,使用者還可能會在無意之間洩漏自身訊息。

在中共這樣龐大的監控體系之下,中國的科技公司與國安當局共享信息,其實並不是件奇怪的事,運動員在冬奧期間的一舉一動,對北京來說可能都是透明的,西方國家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而且早在冬奧進入大眾視線前,東西方之間,有關科技安全、資訊安全的爭議也已經持續了數年。

五、牽動烏俄局勢的疑慮

近期討論熱度頗高的地緣政治事件,即烏克蘭與俄羅斯的衝突,也是導致這次冬奧蒙塵的原因之一。乍看之下與北京冬奧扯不上邊,卻關係著衝突可能被引爆的時間問題。

單從歷史方面來看,數十年來,與中國有關聯的幾場奧運會,都曾伴隨俄羅斯的軍事入侵行動。時間最近的2次,先是2014年的索契冬奧,習近平曾出席並展示對俄國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的支持,那時俄羅斯與西方關係惡化,開幕式上的大國領導人寥寥無幾,過了1個月就發生克里米亞危機,俄羅斯吞併了克里米亞半島,並入侵烏克蘭東部。再往前推,則是2008年的北京奧運期間,俄羅斯入侵喬治亞一事,當時喬治亞政府與南奧塞提亞地區爆發戰爭,俄羅斯軍隊火速介入,事後更承認南奧塞提亞以及阿布哈茲獨立,喬治亞因此喪失大片領土,不少輿論都相信,這是俄國對喬治亞可能加入北約,以及對南奧塞提亞親俄勢力高漲的反應。

若以外交面向來看,美國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1月26日也在視訊會議中提到,俄國不排除會在即日起到2月中旬之間出兵烏克蘭,但由於蒲亭本人也將會參加北京冬奧開幕式,考量到習近平的面子問題,所以研判蒲亭會避免在北京冬奧開幕時入侵烏克蘭,至於之後的局勢會如何演變則沒人說得準;在戰爭隨時可能爆發的前提下,也掃平北京冬奧本已所剩無幾的正向感。

▲2022年1月18日,俄羅斯裝甲車部隊在烏克蘭南部的克里米亞。(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烏俄之間戰雲密布,外界關注北京冬奧的舉行,是否會是俄國行動的時間指標。(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六、結語

距離北京上次舉行奧運盛事,已經過去14年,在這10多年間,中國的社會氛圍改變了許多,更多的是民族主義情緒,以及與西方的敵對關係。

不同於2008年的北京奧運,現在的中國,似乎已經不屑再討好國際,也不再追求於國際舞台上證明自己,而是著重宣傳在習近平治下,中國如何變得更富庶、更強大的「願景」。然而,改變的並不只有中國,在經歷新冠疫情摧殘、病毒溯源爭議、香港一國兩制覆滅、新疆種族滅絕這些事後,外界對中國能否成功走向民主,彷彿也已不再抱有期望。

雖然體育盛事應避免與政治掛勾,這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但無可否認的是,在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與西方陣營齟齬漸深,戰狼出征、辱華指控、稍有不合動輒便抵制,在在強化了歐美的反中意識,也注定了北京冬奧在還沒開跑前,就已經深陷政治風暴。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國外入境後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