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為何容易在冬天發生? 夏天「過度流汗」會誘發血栓反應?
每年11-12月正值秋冬交替期間,早晚溫差極大,若家中長輩有相關心血管疾病史,需特別留意「心肌梗塞」發作風險。
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玠宇醫師表示,冬天天氣寒冷,血管壁中的不穩定斑塊破裂,容易造成急性血栓、心肌梗塞發作;尤其是在寒流來襲、天氣回溫時,血管劇烈收縮、擴張,心臟的耗氧量增加,血流無法順利回流至心臟,心肌梗塞的機率就會增加。
此外,陳玠宇醫師強調,心肌梗塞並非只好發於冬季,在夏天發生的比率也不少見。夏季發生心肌梗塞,主要成因為過度流汗導致脫水、血液變得黏稠,導致患者出現血栓反應,進而誘發心肌梗塞症狀。
心肌梗塞發作時有哪些症狀? 哪些人是心肌梗塞高風險群?
陳玠宇醫師表示,若出現持續性胸悶、胸痛、冒冷汗、心悸、頭暈、過度喘息,可能是心肌梗塞發生前兆。另外,若家中有一等親內的家人,男、女性分別在55歲、65歲前有心血管疾病史,且合併上述症狀,需立即前往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除了先天遺傳,後天的飲食習慣與生活作息,也與心血管疾病症狀息息相關。陳玠宇醫師表示,現代人飲食逐漸精緻化,常攝取高油脂、高甜分的飲食,加上熬夜、不愛運動等壞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心血管就容易產生阻塞。
陳玠宇醫師表示,上述族群在運動時就會顯得格外吃力、容易胸悶;甚至在平常說話時產生語句不順、上氣不接下氣的狀況,即有可能已經出現心血管阻塞的問題。另外,年輕族群更容易忽視自身的心血管疾病風險,陳玠宇醫師提醒,時有30歲左右的年輕人出現心肌梗塞症狀,若有相關家族史、或是膽固醇過高的問題,務必及時尋求專科醫師的診斷。
心肌梗塞跟「隱形殺手」高血壓有關? 30歲以上1週要量1次
高血壓是造成心血管問題的大宗主因之一。陳玠宇醫師表示,高血壓被稱作「隱形殺手」,平時不會有特別症狀,即使有症狀也相當輕微。高血壓的主要徵兆為頭部覺得「重重的」,且合併頭痛、頭暈、肩頸僵硬,偶發性胸悶等等症狀。上述情況都是高血壓發生時的警訊,若無定期量血壓、且對血壓上升毫無警覺,身體的心血管負荷無法承受,就有可能產生相關併發症。
陳玠宇醫師呼籲,不管男性或女性,滿30歲就要養成量血壓的習慣,至少一週一定要量一次血壓,BMI較高、肥胖的民眾更要提高警覺。而40歲以上的民眾,最好的情況為一天量測一次,可以及早發現血壓問題。
心肌梗塞發生時該如何治療? 抗凝血藥物需要終身服用嗎?
心肌梗塞發作未及時就醫,將會大幅增加猝死的風險。尤其當病患發生突發性的心律不整,只能透過急救或電擊矯正,讓危險的心跳頻率恢復正常。若檢查為急性冠心病,必須立即進行心導管手術,才有保命機會。陳玠宇醫師認為,最好的自救方法就是立即就醫,無論是按壓人中、放血等偏方,都不會有所幫助,切勿聽信謠言而延誤就醫時機。
陳玠宇醫師表示,對於曾確診心肌梗塞的病人,會開立「硝化甘油舌下錠」,一旦症狀發作,將舌下錠含在舌頭下,就能看知道症狀是否有改善。若是含了2錠以上都不見效果,就得趕緊前往急診室就醫。
陳玠宇醫師表示,有心肌梗塞病史,且心臟血管有膽固醇斑塊風險,會要求病人「終身服用」阿斯匹靈或抗血栓藥物。另外,若合併心房顫動、中風與心律不整問題,則會另外開立抗凝血劑給患者服用。陳玠宇醫師說明,「抗凝血劑」和「抗血小板藥物」是不同的2種藥物:抗凝血劑主要防止心律不整所產生的高凝集血液,避免後續發生血栓狀況;而抗血小板藥物主要是抑制血小板、血塊的凝結。
如果是膽固醇斑塊造成的血管栓塞、粥狀動脈硬化,則必須加強膽固醇控制,並將血糖控制在合理範圍。陳玠宇醫師表示,在國外或台灣的醫學經驗都表明,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色素至少要保持在7.0以下,年輕患者則更嚴格,數值必須控制在6.5以下。唯年紀過大的年長患者,因考量低血糖風險,才會放寬至7.5以上。
心肌梗塞患者是否能正常運動? 高強度健身恐引發心臟問題?
陳玠宇醫師認為,若心肌梗塞治療得當,患者其實可以如常運動,不受影響。重要的是,應保持規律服藥、並定期前往醫院檢查,一旦疏於控制,難保3-5年後血管再度產生栓塞,在未妥善控制狀態下運動,心肌梗塞有可能突然復發。至於年輕族群,本身無家族史或不良嗜好,運動強度並不是問題,但在例行健檢時發現血壓、血糖過高,運動強度就要依照耐受度與醫師建議調整。
陳玠宇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做重量訓練時應避免「上半身」過度訓練,以免急促增加心臟的阻力。也要適當加強下肢肌肉訓練,或是實施較為緩和的運動做代替,不僅可以調整生活型態、減重,也能改善血壓、血脂和血糖。
陳玠宇醫師表示,許多年輕人在運動時,容易產生心律不整、二尖瓣膜脫垂(女性尤其容易發生)等情況,主要與心跳速率有關,不一定是心血管疾病所造成。心跳愈快,心律不整的機率愈大,在運動時過度脫水造成二尖瓣膜脫垂,胸悶、胸痛也可能加劇。因此在平常爬樓梯、走路或運動時,若發現自己有胸悶、不適、喘息劇烈的現象,先評估自己心血管的狀況或就醫檢查,再依照身體情況選擇適合的運動模式,是比較安全的做法。
延伸閱讀
為什麼常腹瀉、拉肚子?醫:6情況早檢查,未必是腸胃問題。
台灣近十萬人在洗腎 一個步驟不同!染疫住院風險竟高4倍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玠宇醫師表示,冬天天氣寒冷,血管壁中的不穩定斑塊破裂,容易造成急性血栓、心肌梗塞發作;尤其是在寒流來襲、天氣回溫時,血管劇烈收縮、擴張,心臟的耗氧量增加,血流無法順利回流至心臟,心肌梗塞的機率就會增加。
此外,陳玠宇醫師強調,心肌梗塞並非只好發於冬季,在夏天發生的比率也不少見。夏季發生心肌梗塞,主要成因為過度流汗導致脫水、血液變得黏稠,導致患者出現血栓反應,進而誘發心肌梗塞症狀。
心肌梗塞發作時有哪些症狀? 哪些人是心肌梗塞高風險群?
陳玠宇醫師表示,若出現持續性胸悶、胸痛、冒冷汗、心悸、頭暈、過度喘息,可能是心肌梗塞發生前兆。另外,若家中有一等親內的家人,男、女性分別在55歲、65歲前有心血管疾病史,且合併上述症狀,需立即前往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除了先天遺傳,後天的飲食習慣與生活作息,也與心血管疾病症狀息息相關。陳玠宇醫師表示,現代人飲食逐漸精緻化,常攝取高油脂、高甜分的飲食,加上熬夜、不愛運動等壞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心血管就容易產生阻塞。
陳玠宇醫師表示,上述族群在運動時就會顯得格外吃力、容易胸悶;甚至在平常說話時產生語句不順、上氣不接下氣的狀況,即有可能已經出現心血管阻塞的問題。另外,年輕族群更容易忽視自身的心血管疾病風險,陳玠宇醫師提醒,時有30歲左右的年輕人出現心肌梗塞症狀,若有相關家族史、或是膽固醇過高的問題,務必及時尋求專科醫師的診斷。
心肌梗塞跟「隱形殺手」高血壓有關? 30歲以上1週要量1次
高血壓是造成心血管問題的大宗主因之一。陳玠宇醫師表示,高血壓被稱作「隱形殺手」,平時不會有特別症狀,即使有症狀也相當輕微。高血壓的主要徵兆為頭部覺得「重重的」,且合併頭痛、頭暈、肩頸僵硬,偶發性胸悶等等症狀。上述情況都是高血壓發生時的警訊,若無定期量血壓、且對血壓上升毫無警覺,身體的心血管負荷無法承受,就有可能產生相關併發症。
陳玠宇醫師呼籲,不管男性或女性,滿30歲就要養成量血壓的習慣,至少一週一定要量一次血壓,BMI較高、肥胖的民眾更要提高警覺。而40歲以上的民眾,最好的情況為一天量測一次,可以及早發現血壓問題。
心肌梗塞發生時該如何治療? 抗凝血藥物需要終身服用嗎?
心肌梗塞發作未及時就醫,將會大幅增加猝死的風險。尤其當病患發生突發性的心律不整,只能透過急救或電擊矯正,讓危險的心跳頻率恢復正常。若檢查為急性冠心病,必須立即進行心導管手術,才有保命機會。陳玠宇醫師認為,最好的自救方法就是立即就醫,無論是按壓人中、放血等偏方,都不會有所幫助,切勿聽信謠言而延誤就醫時機。
陳玠宇醫師表示,對於曾確診心肌梗塞的病人,會開立「硝化甘油舌下錠」,一旦症狀發作,將舌下錠含在舌頭下,就能看知道症狀是否有改善。若是含了2錠以上都不見效果,就得趕緊前往急診室就醫。
陳玠宇醫師表示,有心肌梗塞病史,且心臟血管有膽固醇斑塊風險,會要求病人「終身服用」阿斯匹靈或抗血栓藥物。另外,若合併心房顫動、中風與心律不整問題,則會另外開立抗凝血劑給患者服用。陳玠宇醫師說明,「抗凝血劑」和「抗血小板藥物」是不同的2種藥物:抗凝血劑主要防止心律不整所產生的高凝集血液,避免後續發生血栓狀況;而抗血小板藥物主要是抑制血小板、血塊的凝結。
如果是膽固醇斑塊造成的血管栓塞、粥狀動脈硬化,則必須加強膽固醇控制,並將血糖控制在合理範圍。陳玠宇醫師表示,在國外或台灣的醫學經驗都表明,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色素至少要保持在7.0以下,年輕患者則更嚴格,數值必須控制在6.5以下。唯年紀過大的年長患者,因考量低血糖風險,才會放寬至7.5以上。
心肌梗塞患者是否能正常運動? 高強度健身恐引發心臟問題?
陳玠宇醫師認為,若心肌梗塞治療得當,患者其實可以如常運動,不受影響。重要的是,應保持規律服藥、並定期前往醫院檢查,一旦疏於控制,難保3-5年後血管再度產生栓塞,在未妥善控制狀態下運動,心肌梗塞有可能突然復發。至於年輕族群,本身無家族史或不良嗜好,運動強度並不是問題,但在例行健檢時發現血壓、血糖過高,運動強度就要依照耐受度與醫師建議調整。
陳玠宇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做重量訓練時應避免「上半身」過度訓練,以免急促增加心臟的阻力。也要適當加強下肢肌肉訓練,或是實施較為緩和的運動做代替,不僅可以調整生活型態、減重,也能改善血壓、血脂和血糖。
陳玠宇醫師表示,許多年輕人在運動時,容易產生心律不整、二尖瓣膜脫垂(女性尤其容易發生)等情況,主要與心跳速率有關,不一定是心血管疾病所造成。心跳愈快,心律不整的機率愈大,在運動時過度脫水造成二尖瓣膜脫垂,胸悶、胸痛也可能加劇。因此在平常爬樓梯、走路或運動時,若發現自己有胸悶、不適、喘息劇烈的現象,先評估自己心血管的狀況或就醫檢查,再依照身體情況選擇適合的運動模式,是比較安全的做法。
延伸閱讀
為什麼常腹瀉、拉肚子?醫:6情況早檢查,未必是腸胃問題。
台灣近十萬人在洗腎 一個步驟不同!染疫住院風險竟高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