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免疫疾病的症狀表現多樣,患者由於免疫系統異常,內臟器官也容易受到損傷,甚至有高風險發生「肺纖維化」,然而,患者卻多關注在肉眼可見的皮膚或是關節症狀,經常忽略肺功能變差的狀況。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內科部部長許超群指出,當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出現「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時,千萬不要輕忽,應該進一步做肺功能檢查。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超群說明,自體免疫疾病指的是身體會產生自體免疫抗體,而這個抗體會攻擊自己身體的各種組織器官,攻擊皮膚就會產生紅斑狼瘡、攻擊關節就會有關節炎、攻擊口腔黏膜可能容易嘴破,如果攻擊到「肺」就會產生肺的發炎,比較嚴重甚至造成肺纖維化,而「肺纖維化」反而是自體免疫疾病中經常造成「致命」的原因。

▲定期追蹤檢查有助及早發現異狀,臨床上會透過三個檢測方式觀察及持續追蹤患者的肺部功能檢查。(圖/記者陳美嘉攝)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內科部部長許超群指出,當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出現「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時,千萬不要輕忽,應該進一步做肺功能檢查。(圖/記者陳美嘉攝)
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當疾病有影響到肺部時,通常出現的症狀是「咳嗽」,而且較常出現乾咳症狀;比較嚴重的甚至在活動、爬樓梯、走路時,會開始感到呼吸困難,除了影響生活品質之外,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許超群部長特別提醒,許多患者在出現「咳、喘、累」等相關症狀時,常誤以為自己只是感冒、支氣管炎,而忽略警訊導致延誤就醫。因此,當出現「久咳不癒」,甚至有漸進性的「呼吸困難」時,建議到胸腔科接受肺功能檢測。

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是肺纖維化的高危險群, 部分患者的肺纖維化會發展成疾病進展快速的漸進性肺纖維化(PF-ILD),許超群進一步說明,有部分的肺纖維化患者,雖然肺功能受損,已經出現咳嗽、喘等症狀,但疾病是處於穩定的狀態;而快速的漸進性肺纖維化就容易造成較高的死亡率,這個族群也是在照顧的時候特別要關注的。

▲醫師持續追蹤患者的肺部功能,會觀察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有沒有持續惡化。(圖/記者陳美嘉攝)
▲醫師持續追蹤患者的肺部功能,會觀察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有沒有持續惡化。(圖/記者陳美嘉攝)
許超群部長指出,自體免疫疾病侵犯到肺部時,第一線用藥還是以免疫抑制劑、類固醇等為主,但這些傳統的藥物對許多病患並沒有辦法發揮足夠療效,當病患肺功能持續惡化時,就會需要使用「抗纖維化藥物」,抗纖維化藥物經臨床試驗顯示,每年可減少57%肺功能下降並降低急性惡化與死亡風險,隨著藥品問世、再加上健保給付,對病患而言可謂一大福音。

許超群部長分享,曾有一名退休老師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硬皮症」,以前有抽菸,而「咳嗽、喘」等症狀是在罹患硬皮症後不久就出現,兩年前一開始以傳統的硬皮症藥物治療、搭配復健,但患者肺功能仍然持續惡化,直到近期健保給付抗纖維化藥物,病患開始使用治療一段時間後,除了肺功能有些許的進步、咳嗽症狀明顯改變、生活品質也提升。

▲定期追蹤檢查有助及早發現異狀,臨床上會透過三個檢測方式觀察及持續追蹤患者的肺部功能。(圖/記者陳美嘉)
▲定期追蹤檢查有助及早發現異狀,臨床上會透過三個檢測方式觀察及持續追蹤患者的肺部功能。(圖/記者陳美嘉)
值得注意的是,當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出現咳嗽、呼吸困難等相關症狀時,肺部可能已經有一定程度的纖維化,因此,及早發現治療才能早一步保護肺功能,延緩肺纖維化的不斷惡化。許超群部長說明,臨床上會透過三個檢測方式觀察及持續追蹤患者的肺部功能。第一個是「症狀」,觀察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有沒有持續惡化;第二是透過完善的「肺功能檢查室」進行肺功能檢查;第三就是「影像學」包括X光、電腦斷層。呼籲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應該定期追蹤檢查,有助及早發現異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