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2050年淨零排放的減碳壓力下,不只上市櫃公司開始結盟,連中小企業都出現抱團打群架的現象。去年12月1日,由一群台灣企業二代組成推動的台灣數位企業總會(數總)成立剛滿一年,當天的會員大會上,理事長陳來助宣布推出「零碳大學」,希望協助會員在數位轉型的當下,也能同步跟上減碳趨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零碳大學校長楊聲勇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訪問時表示,台灣數位企業總會原本就在推動中小企業數位轉型,過程中不乏生產流程改善、商業模式革新等議題,自然免不了減碳考量,「我們發現,企業在做數位轉型時,如果能夠同時納入減碳思維,未來面對各種挑戰將事半功倍。」

「現在世界各國都在倡議減碳,台灣又是一個貿易依存度非常高的國家,而且中小企業占了絕大多數,所以大家都無法忽視這個議題。我們觀察到,台灣中小企業的強項是優化自己生產,可是對於政策、外在環境的改變,其實是比較無法適應的,這也是我們認為零碳大學必須存在的最大原因。」他說。

淨零排放就像一張沒人看過全貌的拼圖,中小企業摸索過程中,總覺得放哪都對,也不對。楊聲勇指出,淨零排放的範疇極廣,關鍵是如何從減碳流程中抓出可持續觀測的數據,並將每一個行動量化為價格,「我們希望邊做邊學,最後找出實用的、可複製的模型,讓更多企業接班人在未來接班轉型時,能夠帶領企業去做淨零碳排的工作。」

對此,零碳大學顧問丘應瑞補充,中小企業推動減碳,由上往下會更有效率,因此不妨先由「Key Man」接受ESG(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相關教育開始,「實務上,中小企業常常沒有足夠人力,連最基本的工廠環保經理、工安經理都不見得能配置,如此一來,資源分享就會變得格外重要,畢竟,一旦投入減碳後,每一項嘗試都要花上不少成本。」

「數總裡面很多會員遇到的問題都一樣,在減碳上有共通性的需求,透過零碳大學,把大家都必須執行的共通項目先找出來,再進一步差異化輔導,只要少走一條冤枉路,都可以省下一筆成本的浪費。」他說。

▲觀光工廠內的5g小牙膏生產線。(圖/記者陳惲朋攝)
▲楊聲勇認為,台灣中小企業的強項是優化生產線,對外在環境、政策變化的反應相對較慢。(示意圖/記者陳惲朋攝)
也因為招生對象特殊,零碳大學並非一般學術機構,執行長王怡雯認為更像一個具備縱深與橫向整合的產業社群平台,「我們會整合零碳輔導各環節資源,以專案方式銜接學員所屬企業,執行三到五年的發展計畫,所以不會只有碳盤查(碳揭露)、碳足跡認證、碳中和專案,更希望讓學員從策略思維角度,重新思考各自企業的未來發展所需,藉此做好零碳轉型的整體規劃。」

她進一步說明:「實務上,不同企業要發展出各自的零碳轉型計畫,除了業師及專業顧問輔導協助外,主事者的基礎知能必不可少。所以,零碳大學現階段的學員會設定在『能夠主導企業零碳轉型專案方向,並且做下決策的人』,初期以企業二代及其團隊幹部為主,針對ISO國際法規、碳中和知識、零碳相關物聯網、雲導入規劃等議題先行開課,接下來才會開展出企業各自的POC(概念驗證)方案,並實際導入。」

「目前我們已經從數總會員中招募五家企業成為零碳大學的第一批學員,預計今年第二季可以有階段性成果對外發表。我們期待每位種子學員及其團隊幹部在這樣的學理及實務導入雙軌進行下,除了進行自家企業的零碳轉型外,未來也可以轉任零碳大學的顧問團隊,藉此協助更多的企業完成零碳轉型。」她說。

▲零碳大學成立,共同發起人數總理事長陳來助、執行長王怡雯(前排右二與左一)和其他中小企業二代合影。(圖/零碳大學提供)
▲零碳大學成立,共同發起人數總理事長陳來助、執行長王怡雯(右二與左一)和其他中小企業二代合影。(圖/零碳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