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信用評等公司今(6)日發布「2022 年台灣信用展望報告」指出,台灣今(2022)年信用展望「穩定」,主要在於強勁的出口需求與持續增長的國內消費支出,並預估在歷經去年較高基期之下,今年台灣全年實質GDP成長率約2.8%,未來幾季台灣企業也將面臨6大風險,包括全球需求提升與供應鏈瓶頸,使原物料與能源等原料價格上漲,導致通膨壓力升高,而各國中央銀行被迫緊縮貨幣政策的壓力可能會使利率升高、影響資本流動,並導致匯率出現更大的波動。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華信評分析,隨著各國經濟重啟,電子零組件需求將進一步支撐包括半導體製造業和5G網路基礎設施等台灣相關產業的出口成長與資本支出。然而,新冠肺炎新變種病毒Omicron的快速傳播及出現其他新變種病毒的可能性,仍持續對全球的經濟復甦構成風險。不過,中華信評認為,隨著疫苗覆蓋率的提高,受到政府振興措施支持的國內消費者支出,可望成為支持台灣經濟發展的另一項支柱。

只是未來幾季台灣企業也面臨6大風險,中華信評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反覆爆發與疫情的後續發展,對全球經濟復甦走勢仍構成風險,進而可能為出口導向的台灣經濟帶來負面影響。中國大陸政府欲縮小貧富差距並端正社會價值觀,這可能使中國大陸、也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在未來幾年的經濟和收入成長速度趨緩。

此外,全球需求提升與供應鏈瓶頸,使原物料與能源等原料價格上漲,導致通膨壓力升高,但中華信評預期未來2年應會趨緩,同時,各國中央銀行被迫緊縮貨幣政策的壓力可能會使利率升高、影響資本流動,導致匯率出現更大波動,預估央行有1碼的升息空間。

由於台灣部分產業高度依賴國內消費復甦,即使國內消費已有所提升,但其表現尚不如出口強勁,因此收入與獲利復甦不均。同時,氣候變遷與政府環保政策可能會增加鋼鐵、水泥和石化等產業的營運成本。與此同時,極端氣候事件對許多產業所構成的風險日益升高。

至於銀行與企業的商業模式容易受到科技新技術應用對產業造成的衝擊,且網路風險可能會對系統造成威脅或導致重大的單一事件風險。另外,美國與中國大陸之間日益激烈的競爭可能會對供應鏈產生負面影響,並對取得智慧財產及市場進入形成限制。

不過,中華信評預期銀行的信用趨勢仍將維持穩定且資本水準,亦將維持在允當至強等級。銀行業今年的獲利能力將持平,因為政府紓困貸款方案的逐步退場可能會使逾期放款與相關信用成本延後至2022年認列方,進而抵銷有可能略微改善的銀行淨利差。中華信評持續認為,銀行業的資本強度應足以吸收可能上升的信用成本所造成的影響。

同時,中華信評也提到,若干因素支持壽險與壽險業者的「穩定」信用趨勢,這些因素包括資本水準已因良好的盈餘保留、股東權益估值反彈、合理的外匯避險成本,以及允當的風險控管而恢復。不過,壽險業的保費收入成長仍面臨壓力,尤其是續期保費方面。

中華信評亦預期,台灣資產證券化與基金的評等表現將繼續保持穩定。隨著疫苗覆蓋率提高,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所引起的交易潛在波動應該會逐漸降低。與此同時,受評基金投資標的的評等展望大致穩定,而這點也為中華信評對該產業2022年的表現將維持穩定看法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