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兩種不安,一種恐懼
說穿了,不論你是逃避或者是焦慮依戀(或者是兩種的混合),自始至終在意的都是關係裡面的信任。因為不信任別人可以依靠、不信任別人可以永遠愛自己,所產生的擔心進而做出相對的反應。事實上,他們都是透過逃離別人或逃離自己,來逃離自己內心的焦慮,背後的本質都是不安,——只是表現出來樣子是遠遠把別人推開,還是緊緊抓住別人(或者是忽遠忽近的承諾)。
「如何平衡獨立跟依賴,是我們一輩子需要面臨的課題。」多年前我的師公Harry Reis 說,說起來很雞湯,但真的要做,卻每一步都是血淚,每一個小改變,都要越過好多的恐懼以及累積很多的勇氣(有這種經驗的舉手)。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在不安全依戀當中的苦主,那麼我會推薦你《適度依賴:懂得示弱,學會從信任出發的勇敢》(HEALTHY DEPENDENCY: Leaning on Others Without Losing Yourself)*這本書,裡面不僅有測量和改變的步驟,也有很多分析和真正改變的案例。
如果你只在某一段關係當中惶惶不安,那麼或許是和那個人相處,激發了你的不安全感;而如果你在許多段關係當中都呈現上面的模式,那麼或許你的過往經驗和童年,成為你感情的鎖鏈。
我一直相信每一個在感情裡渴求被愛又害怕被傷害的人,其實都默默期待有一個人可以讓他們的心靈感到安穩。願我們在每一次的閱讀裡都能夠安撫自己不安的靈魂,成為一個更一致的人,踏實地走接下來的旅程。
海苔熊
*參考書籍
《適度依賴:懂得示弱,學會從信任出發的勇敢》(HEALTHY DEPENDENCY: Leaning on Others Without Losing Your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