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一個人,不就是要愛他的一切?」這句話聽在某些人耳裡,心裡會格外覺得諷刺。
在某種程度上,有些人是被伴侶「嫌棄」的,但嫌棄的不是他的「人」,而是他的「工作」。在嫌棄的人眼裡,兩人感情大致上沒問題,也覺得自己是愛對方的,就只有「工作」造成他的困擾,因此三不五十就會翻出這件事來吵,或是明示暗示伴侶可以「換個工作」。
我在做心靈諮詢時,也遇過一些案主懷抱這樣的苦惱。他們有的是網紅、有的是公關、有的是健身教練、也有些是自由工作者,而共同的困擾就是──伴侶不喜歡他的行業。
可是另一方面,他們都很喜歡自己的工作,喜歡到不想放棄。伴侶經常拿這件事跟他吵,理由不外乎是「你做這行會吸引太多異性」、「這種工作很不穩定,這樣我們未來的經濟怎麼辦?」甚至吵不過當事人的時候,幾乎每個伴侶都祭出過這句話:「那麼工作和我,你選哪一個?」
第一次聽到這樣的故事時,我其實也很想把問題化約,站在道德制高點上說:
「別理他,一個人愛你,本來就該接受你全部的樣子!」
「一開始認識你的時候,你不就是這個行業嗎?怎麼那時候可以,現在又不行了?」
「真正的愛不是控制,他怎麼能以愛之名控制自己的伴侶?」
「你如果放棄你的工作,你就不是你了,不要為了任何人放棄自己的夢想。」
講這些話都很容易,而且乍聽之下確實有道理。以前交往的對象也曾經反對我的心靈工作,時不時地出言刺傷,搞得我身心俱疲,差點為了討他歡心回職場算了。但話又說回來,難道這真的是「工作/感情」二選一的僵局嗎?在雙方不歡而散,甚至決定分手之前,我想還是有些商議的空間。
回歸「愛他卻不愛他的工作」,其實這句話的弦外之音是:「我們的感情會被你的工作破壞」。至於為什麼視工作為「破壞項」,原因又可以粗分為兩大類:一個是「物質上的安全感」,一個是「心靈上的安全感」。
物質上的安全感:沒了麵包,愛情什麼都不是
這個原因,其實真正考驗的是兩個人的金錢觀是否相近──以「物質」為理由反對伴侶工作的人,通常都是怕對方收入不穩定,兩個人會過「苦日子」。
但是每個人對「苦日子」的定義不同,我見過有些人雖然收入不穩,但如果雙方都有工作的話,養活一個小家庭倒沒問題;但伴侶反對他的工作,只是因為自己想辭職當少奶奶,而且是常常可以出國吃喝玩樂那種。那麼這樣的「反對」,本質其實更接近「自私」,也代表兩個人的金錢觀不同。
但話又說回來,如果伴侶的物質要求並不高,自己卻因為堅持「夢想」而負債累累,甚至要靠對方一個人苦撐養家,自己只希望伴侶「一起吃苦」,期待有一天「發大財」。那麼這樣的「夢想」,其實已經把物質壓力轉嫁在伴侶身上,對方會反對也只是剛好而已。
不過正因為金錢觀沒有絕對的對錯,下次當伴侶再用「物質上的安全感」來要求你換工作時,與其陷入「夢想/現實」的爭奪,不如兩個人坐下來談談:各自希望的經濟藍圖,最低限度是什麼模樣?取得彼此都能接受的共識之後,計算這樣的藍圖一個月總共要花多少錢?兩人各自願意負擔多少?以及要達到自己負擔的那一部分,對方願意給多少時間等待?
當兩個人有共識,因為物質而恐懼的那方,知道未來的走向、以及要等待多久,安全感自然會提升;而堅持「夢想」的那方,也才能明白自己落差藍圖有多少,而不是蒙著頭要對方等待和犧牲。
心靈上的安全感:真實的原因是「害怕被取代」的恐懼
如果伴侶擔心的是「心靈層面」,那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這種擔心,廣泛出現在容易吸引異性的工作上,例如公關或是健身教練。而且這些人的伴侶,也多半是透過這樣的身分認識他的,自然會希望不要有「下一個自己」。
這種心靈上的安全感,其實是最不容易處理的,因為伴侶真正的恐懼並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害怕被取代」。這時候,與其跟伴侶爭論「你認識我的時候我就是這樣」,不如善意地詢問伴侶:「你最不放心的是什麼?」以及「如果我還是想做這份工作,又想要讓你安心的話,有什麼是我能做的?」
舉例來說,也許伴侶擔心的是你跟女學員走太近,而且為了維繫事業,你又不得不經常回訊息,這讓他感到很沒安全感。那也許接下來,你們可以討論出彼此都能接受的方式:例如答應不會跟學生單獨出去,如果有女學生講話太曖昧,也會明確保持距離,甚至平常就讓別人知道自己有女友,偶爾也在臉書貼兩人的合照。
折衷的辦法很多,可惜很多人不知道,只想在「工作/愛情」之間鬥得你死我活。願意分手的雖然免了互相折磨,但下一個也不見得能接受你的工作;不願意分手的在愛情裡吵吵嚷嚷,工作成了小三,成了彼此爭吵的箭靶。
「工作/愛情」不一定只能二選一,真的這麼愛自己的工作,就設法處理這份工作帶來的課題吧!如果兩人真的有意願走下去,在建構共同的藍圖底下,無論是「物質」或「心靈」上的不安全感,都是有機會瓦解的。至少為了你愛的工作和愛情,什麼方法都值得試一試。
作者資訊∣
我是柚子甜,是作家也是心靈工作者,認為找到心靈盲點,就能改變人生。歡迎追蹤我的臉書《柚子甜剝心事》
人性中有太多的東西,讓你誤以為是愛情>>>《有些情傷過不了,是因為你還不夠懂自己》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在做心靈諮詢時,也遇過一些案主懷抱這樣的苦惱。他們有的是網紅、有的是公關、有的是健身教練、也有些是自由工作者,而共同的困擾就是──伴侶不喜歡他的行業。
可是另一方面,他們都很喜歡自己的工作,喜歡到不想放棄。伴侶經常拿這件事跟他吵,理由不外乎是「你做這行會吸引太多異性」、「這種工作很不穩定,這樣我們未來的經濟怎麼辦?」甚至吵不過當事人的時候,幾乎每個伴侶都祭出過這句話:「那麼工作和我,你選哪一個?」
第一次聽到這樣的故事時,我其實也很想把問題化約,站在道德制高點上說:
「別理他,一個人愛你,本來就該接受你全部的樣子!」
「一開始認識你的時候,你不就是這個行業嗎?怎麼那時候可以,現在又不行了?」
「真正的愛不是控制,他怎麼能以愛之名控制自己的伴侶?」
「你如果放棄你的工作,你就不是你了,不要為了任何人放棄自己的夢想。」
講這些話都很容易,而且乍聽之下確實有道理。以前交往的對象也曾經反對我的心靈工作,時不時地出言刺傷,搞得我身心俱疲,差點為了討他歡心回職場算了。但話又說回來,難道這真的是「工作/感情」二選一的僵局嗎?在雙方不歡而散,甚至決定分手之前,我想還是有些商議的空間。
回歸「愛他卻不愛他的工作」,其實這句話的弦外之音是:「我們的感情會被你的工作破壞」。至於為什麼視工作為「破壞項」,原因又可以粗分為兩大類:一個是「物質上的安全感」,一個是「心靈上的安全感」。
物質上的安全感:沒了麵包,愛情什麼都不是
這個原因,其實真正考驗的是兩個人的金錢觀是否相近──以「物質」為理由反對伴侶工作的人,通常都是怕對方收入不穩定,兩個人會過「苦日子」。
但是每個人對「苦日子」的定義不同,我見過有些人雖然收入不穩,但如果雙方都有工作的話,養活一個小家庭倒沒問題;但伴侶反對他的工作,只是因為自己想辭職當少奶奶,而且是常常可以出國吃喝玩樂那種。那麼這樣的「反對」,本質其實更接近「自私」,也代表兩個人的金錢觀不同。
但話又說回來,如果伴侶的物質要求並不高,自己卻因為堅持「夢想」而負債累累,甚至要靠對方一個人苦撐養家,自己只希望伴侶「一起吃苦」,期待有一天「發大財」。那麼這樣的「夢想」,其實已經把物質壓力轉嫁在伴侶身上,對方會反對也只是剛好而已。
不過正因為金錢觀沒有絕對的對錯,下次當伴侶再用「物質上的安全感」來要求你換工作時,與其陷入「夢想/現實」的爭奪,不如兩個人坐下來談談:各自希望的經濟藍圖,最低限度是什麼模樣?取得彼此都能接受的共識之後,計算這樣的藍圖一個月總共要花多少錢?兩人各自願意負擔多少?以及要達到自己負擔的那一部分,對方願意給多少時間等待?
當兩個人有共識,因為物質而恐懼的那方,知道未來的走向、以及要等待多久,安全感自然會提升;而堅持「夢想」的那方,也才能明白自己落差藍圖有多少,而不是蒙著頭要對方等待和犧牲。
心靈上的安全感:真實的原因是「害怕被取代」的恐懼
如果伴侶擔心的是「心靈層面」,那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這種擔心,廣泛出現在容易吸引異性的工作上,例如公關或是健身教練。而且這些人的伴侶,也多半是透過這樣的身分認識他的,自然會希望不要有「下一個自己」。
這種心靈上的安全感,其實是最不容易處理的,因為伴侶真正的恐懼並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害怕被取代」。這時候,與其跟伴侶爭論「你認識我的時候我就是這樣」,不如善意地詢問伴侶:「你最不放心的是什麼?」以及「如果我還是想做這份工作,又想要讓你安心的話,有什麼是我能做的?」
舉例來說,也許伴侶擔心的是你跟女學員走太近,而且為了維繫事業,你又不得不經常回訊息,這讓他感到很沒安全感。那也許接下來,你們可以討論出彼此都能接受的方式:例如答應不會跟學生單獨出去,如果有女學生講話太曖昧,也會明確保持距離,甚至平常就讓別人知道自己有女友,偶爾也在臉書貼兩人的合照。
折衷的辦法很多,可惜很多人不知道,只想在「工作/愛情」之間鬥得你死我活。願意分手的雖然免了互相折磨,但下一個也不見得能接受你的工作;不願意分手的在愛情裡吵吵嚷嚷,工作成了小三,成了彼此爭吵的箭靶。
「工作/愛情」不一定只能二選一,真的這麼愛自己的工作,就設法處理這份工作帶來的課題吧!如果兩人真的有意願走下去,在建構共同的藍圖底下,無論是「物質」或「心靈」上的不安全感,都是有機會瓦解的。至少為了你愛的工作和愛情,什麼方法都值得試一試。
作者資訊∣
我是柚子甜,是作家也是心靈工作者,認為找到心靈盲點,就能改變人生。歡迎追蹤我的臉書《柚子甜剝心事》
人性中有太多的東西,讓你誤以為是愛情>>>《有些情傷過不了,是因為你還不夠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