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和我是「忘年之交」,這不是說她年紀很大或很小,而是我兩個人記憶都不好,忘了和她認識的時候是哪一年了。通常,她沒事不會找我,找我就是一定有關於感情上面的事,多年來,她在感情裡面經常擔任那個「不斷付出的人」,早年我還會苦口婆心勸她不要那麼傻,後來想想,或許這就是她的習慣吧?選擇這樣子的感情,或許她會比較舒坦。
不過這次,她倒是因為別的問題來見我。
「嘿,你有聽過待辦清單人嗎?」她問我,噢忘了說,她常常自己發明一些奇怪的名詞,用來顯示她的學識淵博。
「沒有誒,那是什麼?」我說。
然後她解釋,這是一種「沒有行事曆就會死」的人,每天跟著行事曆上面的行程而活、想著有多少沒有做的事情,像是打遊戲破關一樣一個一個的完成劃掉,但是每次到年終歲末,還是覺得自己很空虛,不知道在幹麻的人。
「我最近發現,我就是這種人⋯⋯」她說,好吧,至少她很誠實。然後我問她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感覺」是什麼,因為這是最近我的督導常常問我的問題,畢竟所有的行屍走肉,背後可能都藏著一些不敢觸碰的傷口。
「嗯⋯⋯老實說,沒什麼感覺耶,就像是數饅頭一樣一天有一天的過。其實,我覺得我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可能因為沒什麼目標,或者是有目標但是又一直延遲去做這個目標,所以暫時都拿別人的目標來當作饅頭。」
為何你會活得沒有目標?
我猜想,像P一樣的人,應該不在少數。人生短短幾個秋,每天每天都有等待你需要完成的事情,到了一個歲數之後,似乎只能夠不斷地追逐那些你還沒有做到的事情,什麼夢想啦、希望啦、意義啦,都被丟到腦後,能夠吃飽穿暖,就已經是一種奢求。
有些時候會追求暫時的快樂而犧牲長遠的健康、有些時候會為了化解今天的焦慮,所以會跟隨著行事曆、跟隨著那些一件又一件做不完的事情,凡此種種,其實某種程度上是在逃避自己人生真正的課題,例如:
●有一個創業的夢想,但覺得目前的自己應該無法辦到
●有一個放不下的人,只是又不想再去摸那個傷口
●有一個充滿創傷的家,可是又不想要回去和她們和好,只好在外流連奔跑
心理學上在處理這種問題的時候,通常會邀請當事人去想想5年或者是10年後的自己,會是什麼樣子?然後藉由拉開心理距離,來替當事人找到一個可能的、長遠的規劃目標。接著,邀請他們把這個目標切成很多的小部分,或許目前的自己就有機會可以藉由一步一步的做這件事情,最後完成目標。
不過,還有一種可能是,這樣子的一種「待辦清單人」的方式,其實就是你的生活風格——你總是在幫別人做事換取一點點報酬、總是在完成別人的目標,來累積自己的實力、總是在關係裡不斷的付出,來得到他對你的一點關注。這樣的做法並不是不好,更多的時候我們一邊幫助別人,也一邊幫助自己,只是需要思考的是——長遠來看,這真的是你想要「去」的方向嗎?這真的是你想要「待」的地方嗎?這真的是你想要「奉獻和付出」一輩子的人嗎?
檢視你在愛情裡的角色
果不其然,聊天聊到最後,P又開始談到最近她愛上了某某人,然後為他做牛做馬bla~bla~bla,可是卻被對方看得連狗都不如。一樣劇本的強迫性重複,再次借屍還魂一般,顯現在她的人生當中。於是我根據她的狀態,整理了一份表格。
你也可以檢視看看,自己在最近的生命當中,和其他人的關係是偏向於哪一個,你是像是A多一點,還是像B多一點?你可以想像一個最近很在意的人來進行測量,然後想想,如果A,B只能擇一,哪一個比較像你?
如果你發現自己A的部分勾選比較多,那麼表示在這段關係裡面,你是權利比較大的那一個;如果你發現自己B的部分比較多,那麼你就是權力比較小的那一個。倘若兩邊差不多,你也可以邀請對方來做這份練習(小心不要吵架喔),然後來討論看看你們兩個之間對彼此的認識是如何?
假使說,你是在感情當中權力比較小的那一個,那麼就有可能就要想一想,在你的生活習慣當中,是不是都習慣扮演那個「為別人付出」的人(還是只有對她是如此?),而在這樣的日子裡面,你究竟過得快不快樂?
總是習慣滿足其她人需求的人,經常會忽略掉自己的感受和情緒,久而久之,變得不知道該如何為自己發聲,不曉得到底為何而活。如果你終其一生都在滿足別人的待辦清單,那麼很有可能你也只會是她的待辦清單當中的其中一項,對他們來說,你只是一種工作,幾點幾分會面、幾點幾分聊天,但這些例行的事情,少了愛和感情,又如何支撐你這個勞碌得過分的人生?
我們生活在有彼此需要的社會,正因為各有所長,所以互相合作。可是如果這些日子以來,你發現自己每天醒來,都是為別人而做,幫愛人打理生活,並且漸漸失去了對自己情緒和生命的感受,那麼可能就要回過頭,想一想這一路走來的初衷。
畢竟,清單再長,也承受不了生命的重量;可是找到自己為何而跑,才能看清什麼樣的人,是真正對自己好。
海苔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嘿,你有聽過待辦清單人嗎?」她問我,噢忘了說,她常常自己發明一些奇怪的名詞,用來顯示她的學識淵博。
「沒有誒,那是什麼?」我說。
然後她解釋,這是一種「沒有行事曆就會死」的人,每天跟著行事曆上面的行程而活、想著有多少沒有做的事情,像是打遊戲破關一樣一個一個的完成劃掉,但是每次到年終歲末,還是覺得自己很空虛,不知道在幹麻的人。
「我最近發現,我就是這種人⋯⋯」她說,好吧,至少她很誠實。然後我問她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感覺」是什麼,因為這是最近我的督導常常問我的問題,畢竟所有的行屍走肉,背後可能都藏著一些不敢觸碰的傷口。
「嗯⋯⋯老實說,沒什麼感覺耶,就像是數饅頭一樣一天有一天的過。其實,我覺得我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可能因為沒什麼目標,或者是有目標但是又一直延遲去做這個目標,所以暫時都拿別人的目標來當作饅頭。」
為何你會活得沒有目標?
我猜想,像P一樣的人,應該不在少數。人生短短幾個秋,每天每天都有等待你需要完成的事情,到了一個歲數之後,似乎只能夠不斷地追逐那些你還沒有做到的事情,什麼夢想啦、希望啦、意義啦,都被丟到腦後,能夠吃飽穿暖,就已經是一種奢求。
有些時候會追求暫時的快樂而犧牲長遠的健康、有些時候會為了化解今天的焦慮,所以會跟隨著行事曆、跟隨著那些一件又一件做不完的事情,凡此種種,其實某種程度上是在逃避自己人生真正的課題,例如:
●有一個創業的夢想,但覺得目前的自己應該無法辦到
●有一個放不下的人,只是又不想再去摸那個傷口
●有一個充滿創傷的家,可是又不想要回去和她們和好,只好在外流連奔跑
心理學上在處理這種問題的時候,通常會邀請當事人去想想5年或者是10年後的自己,會是什麼樣子?然後藉由拉開心理距離,來替當事人找到一個可能的、長遠的規劃目標。接著,邀請他們把這個目標切成很多的小部分,或許目前的自己就有機會可以藉由一步一步的做這件事情,最後完成目標。
不過,還有一種可能是,這樣子的一種「待辦清單人」的方式,其實就是你的生活風格——你總是在幫別人做事換取一點點報酬、總是在完成別人的目標,來累積自己的實力、總是在關係裡不斷的付出,來得到他對你的一點關注。這樣的做法並不是不好,更多的時候我們一邊幫助別人,也一邊幫助自己,只是需要思考的是——長遠來看,這真的是你想要「去」的方向嗎?這真的是你想要「待」的地方嗎?這真的是你想要「奉獻和付出」一輩子的人嗎?
檢視你在愛情裡的角色
果不其然,聊天聊到最後,P又開始談到最近她愛上了某某人,然後為他做牛做馬bla~bla~bla,可是卻被對方看得連狗都不如。一樣劇本的強迫性重複,再次借屍還魂一般,顯現在她的人生當中。於是我根據她的狀態,整理了一份表格。
你也可以檢視看看,自己在最近的生命當中,和其他人的關係是偏向於哪一個,你是像是A多一點,還是像B多一點?你可以想像一個最近很在意的人來進行測量,然後想想,如果A,B只能擇一,哪一個比較像你?
如果你發現自己A的部分勾選比較多,那麼表示在這段關係裡面,你是權利比較大的那一個;如果你發現自己B的部分比較多,那麼你就是權力比較小的那一個。倘若兩邊差不多,你也可以邀請對方來做這份練習(小心不要吵架喔),然後來討論看看你們兩個之間對彼此的認識是如何?
假使說,你是在感情當中權力比較小的那一個,那麼就有可能就要想一想,在你的生活習慣當中,是不是都習慣扮演那個「為別人付出」的人(還是只有對她是如此?),而在這樣的日子裡面,你究竟過得快不快樂?
總是習慣滿足其她人需求的人,經常會忽略掉自己的感受和情緒,久而久之,變得不知道該如何為自己發聲,不曉得到底為何而活。如果你終其一生都在滿足別人的待辦清單,那麼很有可能你也只會是她的待辦清單當中的其中一項,對他們來說,你只是一種工作,幾點幾分會面、幾點幾分聊天,但這些例行的事情,少了愛和感情,又如何支撐你這個勞碌得過分的人生?
我們生活在有彼此需要的社會,正因為各有所長,所以互相合作。可是如果這些日子以來,你發現自己每天醒來,都是為別人而做,幫愛人打理生活,並且漸漸失去了對自己情緒和生命的感受,那麼可能就要回過頭,想一想這一路走來的初衷。
畢竟,清單再長,也承受不了生命的重量;可是找到自己為何而跑,才能看清什麼樣的人,是真正對自己好。
海苔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