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裡面最常聽到的謊言就是:「別把我當老闆,上司跟下屬是平等的。」
有個小我好幾歲的朋友換了新工作,「新工作如何?」我問。
「很不錯,老闆人很好,他說我們公司是新創事業,要『去掉階級』,人人都平等,希望我們別把他當老闆,當朋友就好。」朋友興高采烈地說,我聽到這卻不由得起了疑心,偷偷瞇起眼睛。
不單純,這事情絕對不單純,在職場裡,永遠不要幻想老闆會是你的朋友。唯有當至少一方離職之後,你們才有可能真正變成朋友。
我的疑心是有道理的,兩個月後當我再見到那位朋友時,他當初高昂的情緒已不復見,「怎麼了,工作還好嗎?」「最近不太好,老闆很專制、很Bossy。」他搖了搖頭。
「可是你之前不是說他人滿好的嗎?還說要你們把他當朋友?」「就是因為把他當朋友,所以加了他臉書,還常跟他一起吃飯,跟他分享許多生活跟想法,沒想到這樣反而讓他抓到小辮子來修理我們。」朋友說,一開始老闆確實沒什麼架子,甚至還可以彼此開開玩笑,但有一次老闆自己忘了跟客戶有約,把兩個行程卡在一起,他為了緩頰,便開玩笑跟老闆說,「出包了吼,我罩你啦。」當時老闆的臉色瞬間變了,不久後就把他叫進辦公室大罵。
「什麼叫作你罩我?你領我的薪水本來就該幫老闆分擔工作,難不成我還欠你人情嗎?」那是朋友第一次從老闆口中聽到他稱呼自己是「老闆」。
「這事情有什麼好驚訝?難不成你真的以為老闆會忘記他自己是老闆,而你是員工嗎?」我認為,會把老闆那句「別把我當老闆」當真的人才是真的天真。
自此之後,朋友在公司便沒有什麼好日子過了,某個週一早晨朋友晚了一點到公司,老闆便拿出他臉書的動態修理他,「怎麼樣,週末跟朋友去狂歡玩到沒力是嗎?」或是拿朋友洩漏自己離開上個公司的理由來諷刺他,「你前老闆恐怕沒問題,而是你自己有問題吧。」說實話,職場裡類似這樣天真的人還不少,我看過公司裡年輕的下屬出門不帶名片,「為什麼不帶名片呢?」,「因為……妳也沒有帶啊。」可是我是老闆,老闆可以不帶名片,不代表員工可以不帶名片。老闆不是你同學,不是他能怎樣你就可以怎麼樣。老闆即使帶了名片,對方窗口也不會直接聯繫老闆,你不帶名片請問對方如何聯繫你?
除了基本禮儀之外,有時員工也會因為主管態度和善而誤以為自己有跟上司平等的對話空間。
曾看過職場裡有主管幫下屬把一封寫得很不妥的商業信調整好之後,請下屬重新閱讀修改前、後的信有什麼不一樣,希望他從中學習如何把「必須婉拒別人」的商業信件寫得更好。結果下屬傳了好長的簡訊給主管,大意是說,「我想是因為我跟你個性不一樣,所以對這件事看法不同,我更幫別人想一點,而你可能因為太忙所以講話比較直接。」不寫簡訊還好,一寫還真發現這下屬確實掌握不了如何用文字跟人溝通,順便激怒主管。
首先,不管是老闆還是主管,你們的權力始終是不對等的,他可以叫你做事,你不能叫他做事;他可以安排你的時間,你不能安排他的時間。如果你不承認這樣的不對等,也不過只是假裝沒看到而已。
其次,當你的上司就事論事交代你一件工作時,務必「就事論事」來回應,以這封商業信件的例子來說,你該做的是對照「修改前」和「修改後」兩個版本的信,把每一段信件的用意、目的逐一分析,來回答主管,到底兩封信有什麼不一樣,並且別忘了寫上修改後的優點在哪裡,以及修改前可能少了哪些部分。
第三,不要隨意把主管在工作上教導你的事情轉回個人層次,當主管是個就事論事的人,而你企圖要用「個性上的不同」來解釋差異,不只意味著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缺失在哪,還隱含著你覺得自己跟上司是平起平坐的身分。
既然上司認為修改過的版本是好的,而你是下屬,你有義務先好好弄清楚為什麼上司覺得那樣改比較好,除非你參透老半天還是不知道修改後有哪裡好,我會建議你懷抱著謙虛而誠懇的心,跟上司請益修改後的優勢在哪裡?
萬一上司說明完之後,你仍然無法買單他的說法,你應該視情況再跟他說明一次自己的想法,如果他不接受,抱歉,你還是得照他的做,他是老闆、是上司,而你是領人薪水的受薪階級,不然,你鋪蓋捲捲,自己當老闆好了。
(當你自己當老闆之後,就會知道,那些B2B(Business tobusiness)客戶們或是B2C (Business to consumer)的消費者們,更是沒完沒了的「老闆們」,可不是只搞定一個人就能了事,而你再也沒有一個「上面的人」幫你扛。)在職場裡,上司跟下屬永遠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朋友,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企業管理」基本上跟溫暖人性時常背道而馳,例如為了業績,必須扶強汰弱,或因應趨勢必須組織重整、裁撤不需要的人力,招募有其他專長的人才時,上司不免得扮起黑臉,進行管理職責,而「管理」通常必須「改變現狀」,不會讓員工心理感到太舒服。
你很難想像一對好朋友,其中一個把另一個裁了、減薪或是調職他方,結果兩人還能繼續維持不變的情誼。
地位的不對等、權力的不同,便足以讓「老闆和下屬也是好朋友」這件事宛如神話了。
本文出自《你老闆在你背後,有點火》平安文化出版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很不錯,老闆人很好,他說我們公司是新創事業,要『去掉階級』,人人都平等,希望我們別把他當老闆,當朋友就好。」朋友興高采烈地說,我聽到這卻不由得起了疑心,偷偷瞇起眼睛。
不單純,這事情絕對不單純,在職場裡,永遠不要幻想老闆會是你的朋友。唯有當至少一方離職之後,你們才有可能真正變成朋友。
我的疑心是有道理的,兩個月後當我再見到那位朋友時,他當初高昂的情緒已不復見,「怎麼了,工作還好嗎?」「最近不太好,老闆很專制、很Bossy。」他搖了搖頭。
「可是你之前不是說他人滿好的嗎?還說要你們把他當朋友?」「就是因為把他當朋友,所以加了他臉書,還常跟他一起吃飯,跟他分享許多生活跟想法,沒想到這樣反而讓他抓到小辮子來修理我們。」朋友說,一開始老闆確實沒什麼架子,甚至還可以彼此開開玩笑,但有一次老闆自己忘了跟客戶有約,把兩個行程卡在一起,他為了緩頰,便開玩笑跟老闆說,「出包了吼,我罩你啦。」當時老闆的臉色瞬間變了,不久後就把他叫進辦公室大罵。
「什麼叫作你罩我?你領我的薪水本來就該幫老闆分擔工作,難不成我還欠你人情嗎?」那是朋友第一次從老闆口中聽到他稱呼自己是「老闆」。
「這事情有什麼好驚訝?難不成你真的以為老闆會忘記他自己是老闆,而你是員工嗎?」我認為,會把老闆那句「別把我當老闆」當真的人才是真的天真。
自此之後,朋友在公司便沒有什麼好日子過了,某個週一早晨朋友晚了一點到公司,老闆便拿出他臉書的動態修理他,「怎麼樣,週末跟朋友去狂歡玩到沒力是嗎?」或是拿朋友洩漏自己離開上個公司的理由來諷刺他,「你前老闆恐怕沒問題,而是你自己有問題吧。」說實話,職場裡類似這樣天真的人還不少,我看過公司裡年輕的下屬出門不帶名片,「為什麼不帶名片呢?」,「因為……妳也沒有帶啊。」可是我是老闆,老闆可以不帶名片,不代表員工可以不帶名片。老闆不是你同學,不是他能怎樣你就可以怎麼樣。老闆即使帶了名片,對方窗口也不會直接聯繫老闆,你不帶名片請問對方如何聯繫你?
除了基本禮儀之外,有時員工也會因為主管態度和善而誤以為自己有跟上司平等的對話空間。
曾看過職場裡有主管幫下屬把一封寫得很不妥的商業信調整好之後,請下屬重新閱讀修改前、後的信有什麼不一樣,希望他從中學習如何把「必須婉拒別人」的商業信件寫得更好。結果下屬傳了好長的簡訊給主管,大意是說,「我想是因為我跟你個性不一樣,所以對這件事看法不同,我更幫別人想一點,而你可能因為太忙所以講話比較直接。」不寫簡訊還好,一寫還真發現這下屬確實掌握不了如何用文字跟人溝通,順便激怒主管。
首先,不管是老闆還是主管,你們的權力始終是不對等的,他可以叫你做事,你不能叫他做事;他可以安排你的時間,你不能安排他的時間。如果你不承認這樣的不對等,也不過只是假裝沒看到而已。
其次,當你的上司就事論事交代你一件工作時,務必「就事論事」來回應,以這封商業信件的例子來說,你該做的是對照「修改前」和「修改後」兩個版本的信,把每一段信件的用意、目的逐一分析,來回答主管,到底兩封信有什麼不一樣,並且別忘了寫上修改後的優點在哪裡,以及修改前可能少了哪些部分。
第三,不要隨意把主管在工作上教導你的事情轉回個人層次,當主管是個就事論事的人,而你企圖要用「個性上的不同」來解釋差異,不只意味著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缺失在哪,還隱含著你覺得自己跟上司是平起平坐的身分。
既然上司認為修改過的版本是好的,而你是下屬,你有義務先好好弄清楚為什麼上司覺得那樣改比較好,除非你參透老半天還是不知道修改後有哪裡好,我會建議你懷抱著謙虛而誠懇的心,跟上司請益修改後的優勢在哪裡?
萬一上司說明完之後,你仍然無法買單他的說法,你應該視情況再跟他說明一次自己的想法,如果他不接受,抱歉,你還是得照他的做,他是老闆、是上司,而你是領人薪水的受薪階級,不然,你鋪蓋捲捲,自己當老闆好了。
(當你自己當老闆之後,就會知道,那些B2B(Business tobusiness)客戶們或是B2C (Business to consumer)的消費者們,更是沒完沒了的「老闆們」,可不是只搞定一個人就能了事,而你再也沒有一個「上面的人」幫你扛。)在職場裡,上司跟下屬永遠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朋友,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企業管理」基本上跟溫暖人性時常背道而馳,例如為了業績,必須扶強汰弱,或因應趨勢必須組織重整、裁撤不需要的人力,招募有其他專長的人才時,上司不免得扮起黑臉,進行管理職責,而「管理」通常必須「改變現狀」,不會讓員工心理感到太舒服。
你很難想像一對好朋友,其中一個把另一個裁了、減薪或是調職他方,結果兩人還能繼續維持不變的情誼。
地位的不對等、權力的不同,便足以讓「老闆和下屬也是好朋友」這件事宛如神話了。
本文出自《你老闆在你背後,有點火》平安文化出版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