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朋友,不,幾乎我的所有朋友,都有一個共同點──美圖秀秀的狂熱愛好者,沒有修過的照片堅決不發朋友圈。嗯,我當然不是要把自己撇乾淨,我跟他們一樣,甭管是自拍還是景物,至少得加一層濾鏡才能展示給別人看。
有人把這樣的人叫作「照騙黨」,可誰又不是「照騙黨」呢?只不過有人下手太狠,圖修得連親媽都快不認識了。正常合理範圍內美個白、瘦個臉、遮個痘印兒,不是故意欺騙,而是想給人留下歲月靜好、我永遠不老的美好印象,無傷大雅。
而真要把它定義為欺騙,我倒覺得它的終極目標並不是迷惑別人,而是麻痹自己。就算所有人都覺得你美、你生活得精緻,也比不上你自己認同你最美、你生活得最幸福,畢竟自己的感受最重要。但實際上,你可能並不美,還窮,又沒什麼品位,你努力在社交網路上「凹」的各種造型沒騙到任何人,只是自欺欺人,讓自己以為活得風生水起、登峰造極。
騙別人難度係數太高,但騙自己可以信手拈來,且成本很低。每個面對粗糙生活無法勇敢起來的人,或許都擅長那麼一兩個自欺欺人的妙招。
有一個前同事,工作業績不怎麼樣,但是常愛拿自己的學歷說事。他畢業於北大,動輒就拿自己的母校舉例,時不時還要配上當年考大學的心酸史,我們都當他是炫耀。但是,後來面試過他的HR同事告訴了我們真相,他是北大畢業,只不過是自考的。自考沒有什麼不好,但他對別人說是本科畢業,就是帶著一種含糊其詞的欺騙了。可是說到底,騙不過別人,只不過讓自己心裡好過一點,雖然工作水準一般,但自己是有實力的,畢業於頭等學府,這是榮耀,也是不用努力又無須自卑的藉口。
我又想起以前短暫合租過的一個女室友,她的男朋友偶爾會來過夜或者週末一起外出。很久沒來之後,她男友終於又出現了,兩個人在房間裡大吵一架,男人要分手,女人在挽留。
畢竟只是合租的關係,不熟也不想越界,我們偶爾在客廳裡吃飯遇到,也只是寒暄幾句,再無多言。可是那天之後,她會經常主動跟我搭訕,說起男朋友最近很忙要到國外出差,所以很久沒來,但是男友對她很好,很愛她,每天都給她打電話,還經常寄禮物。我只能當作沒聽見過他們爭吵,或許是當時的我耳拙。
盡管她又跟我說了幾次類似的話,但是在我退租之前,四個月裡我再也沒有見過她的男朋友,也沒有聽見她講電話,而她也越來越形容枯槁。我想,或許她再也沒辦法騙自己了吧,再也沒辦法安慰自己絲毫沒有消息的那個人還跟自己有什麼關係吧。而此前,那些說給我聽的戀人絮語,除了能博回些面子,更多的是撫平自己的焦慮,給自己留一些希望罷了。
事實終究會告訴你,他不愛你就是不愛你。而你,唯一的幸運或許是用自欺欺人撫慰過自己一陣子。
所有人都自我欺騙過,無論是有意為之還是無心而為。這是因為,自我欺騙實在是一種太普遍的心理防禦機制,是一種本能。當我們遭遇挫折,當我們經歷不平,總是需要一些自我保護把自己跟外界的衝突和困難隔離開來,獲得暫時安全的環境,哪怕這種環境是虛擬的,但它至少提供了一種緩衝,讓我們感到暫時的舒適。
它的存在是合理的。怕只怕這種應激性的防禦機制固化成一種生活方式,自欺欺人成了一種常態,人便很容易封閉自己,無法接納自我,也很難真正成長。
每一種自欺欺人的背後都包含不能面對現實的部分,逃避真實太久了,每一個精心編織的謊言便組成了你的自我設定,限制著你的思考方式和行動模式。你會不斷用自我欺騙的方式來鞏固和圓之前的謊言,你把真實的自己和真實的世界徹底隔絕在外,你用封閉的內心把真實的情感和能量束縛起來。
比如,有人說不看重物質,其實有可能是逃避自己捉襟見肘的經濟狀況;有人說工作不重要,可能是在回避自己能力不足又不想努力奮鬥;有人說有沒有愛情無所謂,或許是不想面對自己根本沒有異性吸引力這個現實。
那些你口口聲聲說不想要的東西,到底是真的不想要,還是擔心自己要不起,答案只有你自己知道。
不想面對「要不起」,不想面對心裡有鬼,就是無法面對真實的感受,拒絕接納自我,所以用另一種偽裝的認知來封閉自己的感受。當你的感受和認知不一致的時候,就是在自我欺騙、自我否定。
所以,長期的自欺欺人並無益處,它既損傷了你真實感知世界的能力,也讓你喪失了真誠面對別人的機會,更何況,有什麼東西騙得了你一輩子呢?
倒不如在被人揭穿你的謊言之前,勇敢地戳破自己的欺騙、偽裝,在那個你不想面對的真實自我裡就隱藏著一個讓你變得更好的機會。
本文出自《我們終將告別那些揮之不去的痛苦》平安文化出版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真要把它定義為欺騙,我倒覺得它的終極目標並不是迷惑別人,而是麻痹自己。就算所有人都覺得你美、你生活得精緻,也比不上你自己認同你最美、你生活得最幸福,畢竟自己的感受最重要。但實際上,你可能並不美,還窮,又沒什麼品位,你努力在社交網路上「凹」的各種造型沒騙到任何人,只是自欺欺人,讓自己以為活得風生水起、登峰造極。
騙別人難度係數太高,但騙自己可以信手拈來,且成本很低。每個面對粗糙生活無法勇敢起來的人,或許都擅長那麼一兩個自欺欺人的妙招。
有一個前同事,工作業績不怎麼樣,但是常愛拿自己的學歷說事。他畢業於北大,動輒就拿自己的母校舉例,時不時還要配上當年考大學的心酸史,我們都當他是炫耀。但是,後來面試過他的HR同事告訴了我們真相,他是北大畢業,只不過是自考的。自考沒有什麼不好,但他對別人說是本科畢業,就是帶著一種含糊其詞的欺騙了。可是說到底,騙不過別人,只不過讓自己心裡好過一點,雖然工作水準一般,但自己是有實力的,畢業於頭等學府,這是榮耀,也是不用努力又無須自卑的藉口。
我又想起以前短暫合租過的一個女室友,她的男朋友偶爾會來過夜或者週末一起外出。很久沒來之後,她男友終於又出現了,兩個人在房間裡大吵一架,男人要分手,女人在挽留。
畢竟只是合租的關係,不熟也不想越界,我們偶爾在客廳裡吃飯遇到,也只是寒暄幾句,再無多言。可是那天之後,她會經常主動跟我搭訕,說起男朋友最近很忙要到國外出差,所以很久沒來,但是男友對她很好,很愛她,每天都給她打電話,還經常寄禮物。我只能當作沒聽見過他們爭吵,或許是當時的我耳拙。
盡管她又跟我說了幾次類似的話,但是在我退租之前,四個月裡我再也沒有見過她的男朋友,也沒有聽見她講電話,而她也越來越形容枯槁。我想,或許她再也沒辦法騙自己了吧,再也沒辦法安慰自己絲毫沒有消息的那個人還跟自己有什麼關係吧。而此前,那些說給我聽的戀人絮語,除了能博回些面子,更多的是撫平自己的焦慮,給自己留一些希望罷了。
事實終究會告訴你,他不愛你就是不愛你。而你,唯一的幸運或許是用自欺欺人撫慰過自己一陣子。
所有人都自我欺騙過,無論是有意為之還是無心而為。這是因為,自我欺騙實在是一種太普遍的心理防禦機制,是一種本能。當我們遭遇挫折,當我們經歷不平,總是需要一些自我保護把自己跟外界的衝突和困難隔離開來,獲得暫時安全的環境,哪怕這種環境是虛擬的,但它至少提供了一種緩衝,讓我們感到暫時的舒適。
它的存在是合理的。怕只怕這種應激性的防禦機制固化成一種生活方式,自欺欺人成了一種常態,人便很容易封閉自己,無法接納自我,也很難真正成長。
每一種自欺欺人的背後都包含不能面對現實的部分,逃避真實太久了,每一個精心編織的謊言便組成了你的自我設定,限制著你的思考方式和行動模式。你會不斷用自我欺騙的方式來鞏固和圓之前的謊言,你把真實的自己和真實的世界徹底隔絕在外,你用封閉的內心把真實的情感和能量束縛起來。
比如,有人說不看重物質,其實有可能是逃避自己捉襟見肘的經濟狀況;有人說工作不重要,可能是在回避自己能力不足又不想努力奮鬥;有人說有沒有愛情無所謂,或許是不想面對自己根本沒有異性吸引力這個現實。
那些你口口聲聲說不想要的東西,到底是真的不想要,還是擔心自己要不起,答案只有你自己知道。
不想面對「要不起」,不想面對心裡有鬼,就是無法面對真實的感受,拒絕接納自我,所以用另一種偽裝的認知來封閉自己的感受。當你的感受和認知不一致的時候,就是在自我欺騙、自我否定。
所以,長期的自欺欺人並無益處,它既損傷了你真實感知世界的能力,也讓你喪失了真誠面對別人的機會,更何況,有什麼東西騙得了你一輩子呢?
倒不如在被人揭穿你的謊言之前,勇敢地戳破自己的欺騙、偽裝,在那個你不想面對的真實自我裡就隱藏著一個讓你變得更好的機會。
本文出自《我們終將告別那些揮之不去的痛苦》平安文化出版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