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植西聰圖/Shutterstock
向各位介紹一則東南亞的古老民間故事。
有一隻青蛙對一隻住在沼澤的蛇說:「你真會游泳。」蛇聽聞之後開心的笑了。
接著第二隻青蛙對蛇說:「你真會爬樹。」蛇聽到青蛙的稱讚,再次開心地笑了。
最後第三隻青蛙對蛇說:「既然你會游泳也會爬樹,就算沒有手腳應該也沒有什麼不便的吧?」結果這隻蛇突然大發雷霆,一口吞下了第三隻青蛙,因為這隻蛇一直都對自己沒有手腳感到自卑。
受歡迎的人就像第一、二隻青蛙一般,開口只會提及對方的優點。
但是討厭鬼就像第三隻青蛙,會把對方覺得自卑的地方直接說出口。
只要你設身處地想一下就能明白箇中道理,如果別人毫無顧忌踩你的地雷,你應該也會受到重創。
不隨便踩人地雷也是一種對話的禮貌。
不做討厭鬼,不要自吹自擂
A與B兩個女性都自學英文有成,操著一口流利的英文。
她們兩人都被一個讀書會邀請演講,希望她們能與大家分享如何學習英文會話,春天先由A演講,到了秋天再請B來演講。
結果隔年之後,讀書會便不太邀請B來演講了。
這是為什麼呢?原因與她們演講的內容很有關係。
A講的主要是一些她自己回憶起來都會想笑的失敗經驗。
相對之下,B卻淨是在自吹自擂。
如果這不是演講而是一般的對話就更不必說了,眾人一定會疏遠B。
人或多或少都會有「希望有人認同」、「希望有人肯定」、「希望高人一等」的慾望。
然而聽到了他人自吹自擂,就會覺得自己的慾望無法得到滿足,或者有時候會覺得自己矮人一截,實在很難開心起來。
而在這一方面,能夠不惹人厭、善於經營人際關係的人深諳箇中道理,所以不會隨口自吹自擂,而且從不會說自己有多優秀。
他們反而會讓對方站在更好的位置。
從結論來說,自吹自擂與好感度是呈現「反比」的關係。
不做討厭鬼,不要做出情緒性發言
不擅長日本歷史的人,應該也聽過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三個歷史人物。以前有一家大型報社舉出了這三個人,詢問二十到三十歲的男女:「如果這三個人在現代復活成為經營者,你覺得誰會最有成就?」
調查結果,有將近半數的人都回答「織田信長」。
另外還詢問:「三人當中,你最喜歡哪一種上司?」
調查結果竟然只有不到兩成的人選擇織田信長,為什麼很多人都認為他善於經營,卻不喜歡這種上司呢?許多年輕人舉出的理由是:「織田信長脾氣暴躁,很容易做出情緒性發言。」
人類會下意識把做出情緒性發言的人當作「敵人」,這是人類的本能,也因此我們都會對這樣的人敬而遠之。
反過來說, 廣結善緣的人就懂得箇中道理。
無論再怎麼焦躁、惱怒,他們都不會失去理智做出情緒性發言。
他們在快要失去理智的時候,會提醒自己要先冷靜下來,深呼吸,等心情恢復平靜之後,再繼續進行對話。
不做討厭鬼,不要出言不遜
有一位年輕女性在假日午後待在自己的公寓房間裡聽音樂,結果住在隔壁的中年婦女非常大聲的抗議。
「音樂吵死人了,關小聲一點!」
此時年輕女性心想:「搞什麼?妳自己晚上看電視的時候明明也都開很大聲,妳自己還不是會找朋友來大聲聊天?而我不過是在假日放個音樂,有什麼關係?」
她越想越生氣,於是開口回嗆鄰居,結果因此爆發了口角衝突。
引發口角的導火線顯然就是因為鄰居出言不遜。
粗話具有強大的負能量,所以會讓聽到的人產生負面的情緒。
也就是說,粗口只會使對方憤怒、恐懼,讓彼此之間產生巨大的鴻溝。
受歡迎的人深知這層道理,他們會把對話當作一場和諧的演奏會。
「如果我演奏出優美的曲調,對方也會以優美的旋律相應和。」
「如此一來,我們就能合奏出和諧美妙的樂曲。」
只要能理解這層道理,你就不會再出言不遜,也不會與他人發生口角衝突了。
Point:如果自己演奏出優美的曲調,對方也會以優美的旋律相應和。
本文出自《避免「顧人怨」的說話術 讓對方好感度直線攀升的七大技巧》台灣東販出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做討厭鬼,不要踩別人的地雷
向各位介紹一則東南亞的古老民間故事。
有一隻青蛙對一隻住在沼澤的蛇說:「你真會游泳。」蛇聽聞之後開心的笑了。
接著第二隻青蛙對蛇說:「你真會爬樹。」蛇聽到青蛙的稱讚,再次開心地笑了。
最後第三隻青蛙對蛇說:「既然你會游泳也會爬樹,就算沒有手腳應該也沒有什麼不便的吧?」結果這隻蛇突然大發雷霆,一口吞下了第三隻青蛙,因為這隻蛇一直都對自己沒有手腳感到自卑。
受歡迎的人就像第一、二隻青蛙一般,開口只會提及對方的優點。
但是討厭鬼就像第三隻青蛙,會把對方覺得自卑的地方直接說出口。
只要你設身處地想一下就能明白箇中道理,如果別人毫無顧忌踩你的地雷,你應該也會受到重創。
不隨便踩人地雷也是一種對話的禮貌。
Point: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不做討厭鬼,不要自吹自擂
A與B兩個女性都自學英文有成,操著一口流利的英文。
她們兩人都被一個讀書會邀請演講,希望她們能與大家分享如何學習英文會話,春天先由A演講,到了秋天再請B來演講。
結果隔年之後,讀書會便不太邀請B來演講了。
這是為什麼呢?原因與她們演講的內容很有關係。
A講的主要是一些她自己回憶起來都會想笑的失敗經驗。
相對之下,B卻淨是在自吹自擂。
如果這不是演講而是一般的對話就更不必說了,眾人一定會疏遠B。
人或多或少都會有「希望有人認同」、「希望有人肯定」、「希望高人一等」的慾望。
然而聽到了他人自吹自擂,就會覺得自己的慾望無法得到滿足,或者有時候會覺得自己矮人一截,實在很難開心起來。
而在這一方面,能夠不惹人厭、善於經營人際關係的人深諳箇中道理,所以不會隨口自吹自擂,而且從不會說自己有多優秀。
他們反而會讓對方站在更好的位置。
從結論來說,自吹自擂與好感度是呈現「反比」的關係。
Point:自吹自擂與好感度是呈現「反比」的關係。
不做討厭鬼,不要做出情緒性發言
不擅長日本歷史的人,應該也聽過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三個歷史人物。以前有一家大型報社舉出了這三個人,詢問二十到三十歲的男女:「如果這三個人在現代復活成為經營者,你覺得誰會最有成就?」
調查結果,有將近半數的人都回答「織田信長」。
另外還詢問:「三人當中,你最喜歡哪一種上司?」
調查結果竟然只有不到兩成的人選擇織田信長,為什麼很多人都認為他善於經營,卻不喜歡這種上司呢?許多年輕人舉出的理由是:「織田信長脾氣暴躁,很容易做出情緒性發言。」
人類會下意識把做出情緒性發言的人當作「敵人」,這是人類的本能,也因此我們都會對這樣的人敬而遠之。
反過來說, 廣結善緣的人就懂得箇中道理。
無論再怎麼焦躁、惱怒,他們都不會失去理智做出情緒性發言。
他們在快要失去理智的時候,會提醒自己要先冷靜下來,深呼吸,等心情恢復平靜之後,再繼續進行對話。
Point:焦躁的時候要先讓心情恢復平靜
不做討厭鬼,不要出言不遜
有一位年輕女性在假日午後待在自己的公寓房間裡聽音樂,結果住在隔壁的中年婦女非常大聲的抗議。
「音樂吵死人了,關小聲一點!」
此時年輕女性心想:「搞什麼?妳自己晚上看電視的時候明明也都開很大聲,妳自己還不是會找朋友來大聲聊天?而我不過是在假日放個音樂,有什麼關係?」
她越想越生氣,於是開口回嗆鄰居,結果因此爆發了口角衝突。
引發口角的導火線顯然就是因為鄰居出言不遜。
粗話具有強大的負能量,所以會讓聽到的人產生負面的情緒。
也就是說,粗口只會使對方憤怒、恐懼,讓彼此之間產生巨大的鴻溝。
受歡迎的人深知這層道理,他們會把對話當作一場和諧的演奏會。
「如果我演奏出優美的曲調,對方也會以優美的旋律相應和。」
「如此一來,我們就能合奏出和諧美妙的樂曲。」
只要能理解這層道理,你就不會再出言不遜,也不會與他人發生口角衝突了。
Point:如果自己演奏出優美的曲調,對方也會以優美的旋律相應和。
本文出自《避免「顧人怨」的說話術 讓對方好感度直線攀升的七大技巧》台灣東販出版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