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的要完全放下才可以愛上下一個人嗎?感覺好多的文章都在談『如何放下』,但有沒有可能,根本不需要放下?」前幾天我收到一封信,信裡面的問題有點尖銳,但我覺得是非常棒的觀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對於感情的忠誠度經常有一種期待是:當我心裡面還愛著上一個人,還沒有清空的時候,就不可以太快進入下一段感情。

但真的是這樣嗎?但是弔詭的是,面臨失戀、悲傷、脆弱的時候,往往是最需要有人陪伴的——所以,你當然有可能躺在另一個人的肩膀裡面,感到溫暖、被照顧、被了解,但是心裡面卻還是想著自己的前任。渴望被呵護,卻又沒有完全走出,這兩個感覺都是真實的。

換句話說,你當然很有可能很想念前任,卻牽著另外一個人(這個無縫接軌小調查指出,33%的分手是因為劈腿、33%是無縫接軌,不過n只有56,也可能有抽樣問題)。

等等!這樣不是很犯賤嗎?其實「犯賤」是一種道德判斷,姑且先不論倫理學的部分(請左轉我的好基友朱家安),我們可以先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會選擇這樣子「矛盾的行為」?

如果無縫接軌並不好,那何以我們要叫吳鳳來接鬼(梗源)?

一個大腦造影的研究發現,當我們進入愛河的時候,我們的自尊心、安全感、自信心、還有自我認同(self identity)都會增加(Helen Fisher、Aron與Brown,2005;Helen E. Fisher、Brown、Aron、Strong與Mashek,2010)。最後面這個就是一種「自我擴張」(self expansion)的過程(Aron、Paris與Aron,1995),我們會把「新對象」身上的一些特質或者是嚮往的部分,內攝成自己身上的一部分。也因為這樣,我們就不會繼續和前任糾纏、困在和前任的關係當中難以自拔。簡單地說,無縫接軌的人,比起仍然在前一段感情當中懷念前任的人來說,整體上有更好的心理適應(Brumbaugh、Fraley,2014;Spielmann、MacDonald與Wilson,2009)。

所以你真正需要面對的問題並不是「無縫接軌真的好嗎」,而是那個內心當中無法原諒自己「立刻愛上下一個人」的罪惡感。

你不需要走出來:「再」一起的三個考量

說了這麼多,但是我還是會有罪惡感啊!明明才剛分手不久,我立刻就愛上下一個人,這樣其他人會怎麼看我?還有我怎麼知道這個人是我真的愛的對象,還是只是一時需要人陪伴?如果太快就開始,不會又再次失敗嗎?

1.我很擔心別人怎麼看我

如果你擔心的是他人的眼光,或是你的「內在江東父老」(Fanget,2017),而猶豫要不要進入下一段關係的話,那麼你的確要在這兩個當中做個權衡。人本來就是有一好沒兩好,你不太可能同時享受新對象陪伴,又可以避免其他人閒言閒語——重點在於,什麼是現階段的你最需要的?

2.怎麼知道我是不是只是怕寂寞

至於他是不是對的對象,可能會看到你的文章去捕捉「適合你的人」,但幾乎所有的研究都指出,兩個人身上原本的特質重要性很小(Le、Dove、Agnew、Korn與Mutso,2010),真正影響兩個人關係的,是「互動的方式」。翻譯蒟蒻:沒相處是不會知道的!先相處一陣子,尤其可以觀察他生氣或憤怒的時候的樣子、或者是面臨衝突的時候兩人因應的方法,再來做「要不要在一起」的決定。

離開一個很愛的人,的確可能空虛寂寞覺得冷,但這時候安撫你的對象不一定就是備胎,也有可能是能夠陪你走一輩子的人。
3.我會不會再犯一樣的錯?

至於,如果你擔心前一段感情犯的錯在這段感情裡面會重蹈覆轍,那麼……我得先誇奬你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但我也必須要說,光是靠「想像」是沒有辦法改善自己的錯誤的。

如果你是在關係裡面嚴重缺乏安全感的人*、甚至會傷害到你的伴侶,那麼我的確會建議你先進行心理治療;但如果你的不安、衝突、在乎,只是在一般人的「常態分配」當中,那麼我會建議進入關係之後,再好好的覺察那些過往你曾經犯下的錯。例如,你和前任是因為吃醋、信任而瓦解、或者是因為對方劈腿而分開,那麼在新的關係當中,倘若面臨同樣的「信任議題」的時候(Markman、Stanley與Blumberg,2004),你的表現和感受是什麼,把注意力放在這些時刻,並且想想,自己這次不能跟以往做出一點點不一樣的事情。

分開以後,我們經常會不知不覺地把這段關係和前任作比較,或者在「前任戀情」中找到某種意義(Frost、Rubin與Darcangelo,2015),但每段感情都是特別的,當你怨嘆「舊可能還是最美」的時候,或許可以也想一想,這段感情裡面有沒有「也很美」的地方?而哪一種美,長遠來看不會讓你再掉眼淚?



*推薦這兩本書可供檢測(Mellody、Miller與Miller,2017;岡田尊司,2017)

海苔熊

延伸閱讀

Aron, A.、Paris, M.、Aron, E. N. (1995)。 Falling in love: Prospective studies of self-concept chang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9(6),頁 1102。

Brumbaugh, C. C.、Fraley, R. C. (2014)。 Too fast, too so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nto rebound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doi: 10.1177/0265407514525086

Fanget, F.(2017)。從自我苛求中解放出來(JE ME LIBERE。台灣:采實文化。

Fisher, H.、Aron, A.、Brown, L. L. (2005)。 Romantic love: An fMRI study of a neural mechanism for mate choice。Th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Neurology, 493(1),頁 58-62。 doi: 10.1002/cne.20772

Fisher, H. E.、Brown, L. L.、Aron, A.、Strong, G.、Mashek, D. (2010)。 Reward, Addiction, and Emotion Regulation Systems Associated With Rejection in Love。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104(1),頁 51-60。 doi: 10.1152/jn.00784.2009

Frost, D. M.、Rubin, J. D.、Darcangelo, N. (2015)。 Making meaning of significant events in past relationships: Implications for depression among newly single individuals。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3(7),頁 938-960。 doi: 10.1177/0265407515612241

Le, B.、Dove, N. L.、Agnew, C. R.、Korn, M. S.、Mutso, A. A. (2010)。 Predicting nonmarital romantic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A meta-analytic synthesis。Personal Relationships, 17(3),頁 377-390。 doi: 10.1111/j.1475-6811.2010.01285.x

Markman, H. J.、Stanley, S. M.、Blumberg, S. L.(2004)。捍衛婚姻,從溝通開始(馬永年與梁婉華譯)。台灣:財團法人愛家文化。

Mellody, P.、Miller, A. W.、Miller, J. K.(2017)。Facing codependence: What it is, where it comes from, how it sabotages our lives(當愛成了依賴:為什麼我們愛得那麼多,卻被愛得不夠?)。台灣:遠流。

Spielmann, S. S.、MacDonald, G.、Wilson, A. E. (2009)。 On the Rebound: Focusing on Someone New Helps Anxiously Attached Individuals Let Go of Ex-Partner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5(10),頁 1382-1394。 doi: 10.1177/0146167209341580

岡田尊司(2017)。戀愛這種病:解讀自我與對方的人格,診斷愛情的現在與未來(張婷婷譯)。台灣: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