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社會,婆媳問題是一個很獨特的存在,因為台灣傳統家庭的概念,「垂直軸」─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將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一切的努力和想法都是為了將孩子拉拔大。然而,在較近代的想法中,台灣也漸漸吸收西方國家對於家庭的概念,所以年輕族群普遍認為家庭應該以「核心家庭」為重心,也就是「夫妻軸」才是最主要的。因此當這兩條軸線必須在生活中重疊時,問題便會一一浮現。
在有傳統家庭觀念的人來說,婆婆和兒子是一條主軸,兒子娶了媳婦是旁支,所以理所當然會覺得媳婦嫁進來是必須要配合主軸的,假設不能配合,就會認為媳婦有「適應困難」。鄧醫師說他曾經接收到一個個案是,媳婦被介紹來看心理醫生,原因是「適應障礙」,但若站在媳婦的立場,卻又覺得婆婆有「干擾問題」,在雙方想法裡有相當程度的落差。
現今的台灣,隱含的家庭差異仍非常地大,鄧醫師建議大家要頻估自己婆媳問題,首先要先確認自己對於家庭的概念是否是「夫妻軸」,還是因為原生家庭的傳統觀念導致混淆。另外還要確認另一半對於婚姻的觀念,若不能先回到基本點溝通,找不到問題的所在,那麼婆媳問題仍舊無解。
從婆婆的立場來看,很多婆婆都認為自己在和媳婦的爭鬥中是很難獲勝的,也就不會再擺明著要求媳婦,但內心卻無法同步,也就因為這預設的想法,反而會不利於家庭間的熟識,斷了溝通的橋梁,累積許多無法排解的情緒。因此鄧醫師建議,應該先從自己與伴侶間的家庭觀念先做好溝通,進而幫助伴侶去釐清他對於家庭觀念的模糊,只要先將這點確立清楚,很多問題也就可以迎刃而解。鄧醫師也規勸婆婆們,既然媳婦是自己的家人,而變成家人是需要些歷程的,因此若對媳婦有什麼要求與期許,就必須要以討論和會議的方式表達清楚,這會好過忍氣吞聲或忿忿不平。
鄧醫師舉了一個例子,婆媳同住一個屋簷,但婆婆非常不滿意媳婦三天才洗一次衣服,於是婆婆忍不住洗了衣服,媳婦就生氣了。她認為這和她洗衣服的習慣不同,但這也讓婆婆更加惱怒,好心幫忙不僅沒有感激甚至還抱怨,於是兩人冷戰,卻不約而同地找同一位男人訴苦,也就是同時擁有兒子與丈夫身分的男人,然而這往往只會讓事情變得更複雜。
鄧醫師認為,以婆婆的立場,應該要在媳婦進門時就先介紹和陳述這個家庭的習慣與規矩,而媳婦也可以坦誠自己習慣的方式,讓彼此的觀念可以得到交流和溝通,而不是彼此帶著猜疑生活著。
(圖/Shutterstock)
鄧惠文:「婆媳問題不只是婆媳問題,那是夫妻關係有問題。」
當媳婦或婆婆抱怨彼此時,到底她們抱怨的是對方,還是他們老公/兒子呢?
常聽到媳婦會向老公抱怨婆婆說:「你媽對我很不尊重,管我管很多。」鄧醫師說,這句話隱含著是夫妻間尚未運作成某種信任,也就是妻子無法信任丈夫是完全尊重她的。因為如果丈夫尊重她,就應該容許她用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那麼當在和婆婆意見不和時才可以冷靜地與婆婆溝通,而不是一味地順著婆婆的指示。所以,通常在婆婆面前無法回應只能在事後抱怨的原因,就是覺得老公不會容許與支持她和婆婆持不同意見,所以只能以抱怨的方式希望老公能夠幫忙。
鄧醫師發現,現代很多女性在婆媳關係裡,對自己的期待有些不切實際,一方面不願意完全為婆婆而活,但又不能忍受婆婆對自己不滿意,這相當矛盾的心態,會讓許多小事變得非常困難,也讓丈夫沒有辦法從中協助處理。
鄧醫師建議深陷婆媳關係的女人,試著回頭看看自己在夫妻關係裡面,是不是負面地預期著丈夫會藉由婆婆來剝削自己?是否懷疑婆婆的要求某種程度來說正是丈夫的期待?或者認為丈夫考量的都是他原生家庭的利益,卻沒有考慮到妻子的需求?在這些心態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憤怒,表面上是針對婆婆,本質上卻是針對丈夫的,因此問題其實不是婆媳而是夫妻問題。不處理這本質的話,僵局就很難改善。
現代夫妻常見的另一重問題是,夫妻雙方對於彼此的付出感覺不對等,例如,當妻子大幅負擔著家庭的經濟,又是小孩的主要照顧者,在情感上丈夫如果不常主動關照妻子,卻還要妻子再多去照顧丈夫的家人,這樣會讓兩人的地位更加失衡,妻子覺得「你又沒有養我又沒有給我什麼,卻要我服務一切」;如果妻子感覺丈夫給予的是讓人滿足的,照顧丈夫的家人也就比較容易。我想這不能說是斤斤計較,而是人們基本供需平衡的自然心理。
因此,當婆媳關係得不到解答時,不妨將這問題焦點移回夫妻關係裡,去探討問題的起頭是否源自於夫妻之間,也許就更能溝通和討論出對彼此最完滿的解決之道。
你可能還想看:
鄧惠文:「他要不要跟你分手,和你對他有多好,是非常不相干的事情。」
鄧惠文:「長久的幸福之道是,兩人透過不同的性格,找回自己缺失的部分,彼此個性和行為趨於完整,感情才能更加平衡。」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今的台灣,隱含的家庭差異仍非常地大,鄧醫師建議大家要頻估自己婆媳問題,首先要先確認自己對於家庭的概念是否是「夫妻軸」,還是因為原生家庭的傳統觀念導致混淆。另外還要確認另一半對於婚姻的觀念,若不能先回到基本點溝通,找不到問題的所在,那麼婆媳問題仍舊無解。
從婆婆的立場來看,很多婆婆都認為自己在和媳婦的爭鬥中是很難獲勝的,也就不會再擺明著要求媳婦,但內心卻無法同步,也就因為這預設的想法,反而會不利於家庭間的熟識,斷了溝通的橋梁,累積許多無法排解的情緒。因此鄧醫師建議,應該先從自己與伴侶間的家庭觀念先做好溝通,進而幫助伴侶去釐清他對於家庭觀念的模糊,只要先將這點確立清楚,很多問題也就可以迎刃而解。鄧醫師也規勸婆婆們,既然媳婦是自己的家人,而變成家人是需要些歷程的,因此若對媳婦有什麼要求與期許,就必須要以討論和會議的方式表達清楚,這會好過忍氣吞聲或忿忿不平。
鄧醫師舉了一個例子,婆媳同住一個屋簷,但婆婆非常不滿意媳婦三天才洗一次衣服,於是婆婆忍不住洗了衣服,媳婦就生氣了。她認為這和她洗衣服的習慣不同,但這也讓婆婆更加惱怒,好心幫忙不僅沒有感激甚至還抱怨,於是兩人冷戰,卻不約而同地找同一位男人訴苦,也就是同時擁有兒子與丈夫身分的男人,然而這往往只會讓事情變得更複雜。
鄧醫師認為,以婆婆的立場,應該要在媳婦進門時就先介紹和陳述這個家庭的習慣與規矩,而媳婦也可以坦誠自己習慣的方式,讓彼此的觀念可以得到交流和溝通,而不是彼此帶著猜疑生活著。
(圖/Shutterstock)
鄧惠文:「婆媳問題不只是婆媳問題,那是夫妻關係有問題。」
當媳婦或婆婆抱怨彼此時,到底她們抱怨的是對方,還是他們老公/兒子呢?
常聽到媳婦會向老公抱怨婆婆說:「你媽對我很不尊重,管我管很多。」鄧醫師說,這句話隱含著是夫妻間尚未運作成某種信任,也就是妻子無法信任丈夫是完全尊重她的。因為如果丈夫尊重她,就應該容許她用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那麼當在和婆婆意見不和時才可以冷靜地與婆婆溝通,而不是一味地順著婆婆的指示。所以,通常在婆婆面前無法回應只能在事後抱怨的原因,就是覺得老公不會容許與支持她和婆婆持不同意見,所以只能以抱怨的方式希望老公能夠幫忙。
鄧醫師發現,現代很多女性在婆媳關係裡,對自己的期待有些不切實際,一方面不願意完全為婆婆而活,但又不能忍受婆婆對自己不滿意,這相當矛盾的心態,會讓許多小事變得非常困難,也讓丈夫沒有辦法從中協助處理。
鄧醫師建議深陷婆媳關係的女人,試著回頭看看自己在夫妻關係裡面,是不是負面地預期著丈夫會藉由婆婆來剝削自己?是否懷疑婆婆的要求某種程度來說正是丈夫的期待?或者認為丈夫考量的都是他原生家庭的利益,卻沒有考慮到妻子的需求?在這些心態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憤怒,表面上是針對婆婆,本質上卻是針對丈夫的,因此問題其實不是婆媳而是夫妻問題。不處理這本質的話,僵局就很難改善。
現代夫妻常見的另一重問題是,夫妻雙方對於彼此的付出感覺不對等,例如,當妻子大幅負擔著家庭的經濟,又是小孩的主要照顧者,在情感上丈夫如果不常主動關照妻子,卻還要妻子再多去照顧丈夫的家人,這樣會讓兩人的地位更加失衡,妻子覺得「你又沒有養我又沒有給我什麼,卻要我服務一切」;如果妻子感覺丈夫給予的是讓人滿足的,照顧丈夫的家人也就比較容易。我想這不能說是斤斤計較,而是人們基本供需平衡的自然心理。
因此,當婆媳關係得不到解答時,不妨將這問題焦點移回夫妻關係裡,去探討問題的起頭是否源自於夫妻之間,也許就更能溝通和討論出對彼此最完滿的解決之道。
你可能還想看:
鄧惠文:「他要不要跟你分手,和你對他有多好,是非常不相干的事情。」
鄧惠文:「長久的幸福之道是,兩人透過不同的性格,找回自己缺失的部分,彼此個性和行為趨於完整,感情才能更加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