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看破」只有兩個字,但實踐起來需要一輩子。在量化研究中,有時候我們可以用「不執著」(趙舒禾、陳秉華,2013)來測量一個人是否能夠放下,但前幾天的研討會我們選擇了一個很不一樣的方式:質性研究。
我才發現,很多故事的細膩,是數字、p<.05、多變量等等所無法觸及的。
會議當天,大雨滂沱,打了傘卻於事無補,雨中的人們像極了每一個故事裏的主角,深陷痛苦又難以逃離被淋濕的命運。
我們討論了6個有關愛與分離的故事,在我看來,其實都是關於「苦」的故事(王家齊、李錦虹與張盛堂,2014;盧怡任、劉淑慧,2013,2015):在一段三角關係中持續十多年的第三者、妻子為躁鬱症(雙向情緒障礙症)不堪其擾的老公、面臨婆媳問題,活在「兩隔不同世界」裏的空巢夫妻、被妻子精神虐待好幾年卻有苦難言的丈夫、獨自扶養孩子卻面臨自我內在拉扯的單親媽媽……結束之後我一直在想──是什麼讓大家在愛裏如此辛苦,卻又不忍放棄?
律師娘說,是不甘心,我則認為是責任。不過不論怎麼說,當一個人在關係中投入了很多時間、金錢、青春,或是已經有小孩,要離開一段關係的阻力更顯得難上加難(Rusbult,1980):如果我離開了,孩子怎麼辦(儘管已經有一系列的研究指出怨偶不離對孩子傷更大)(陳婉琪,2014)?如果我就這樣放他去跟對方逍遙,那誰來還我青春(失戀花園團隊,2017)?
的確,理論說得再多,當我們深陷其中的時候還是不可自拔,變得「道理我都懂,但就是無法改變」。說起來好像很悲哀,不過會議一整天下來,我發現一件重要的事情:當你被困在一段關係裡(不論是沒有結果的曖昧、總是被勒索的感情、沒有實質的婚姻、或是不堪其擾的前任)的時候,別人說什麼我們可能都很難「醒」,但至少做一件事──看見關係的「局」。
進退維谷的「局」
下面是幾個典型的例子(由於同學的論文還沒有正式發表,所以我就暫時不用研究中的故事了)
¢嫁入他家之後,才發現這並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已經不年輕了,又有2個孩子,現在離婚大家會怎麼想?先生雖然是人形立牌、關心問候幫你說話都不會、還在婆婆面前當豬隊友(等等,你開始懷疑他根本就是他媽那邊的),但是他不賭不酒,錢也都有拿回家(然後一邊後悔當初為何要辭職在家帶小孩)……
¢在一起之前,他並不知道她這麼依賴、這麼沒有安全感。總是「測試」他對她的愛,當他「答對」的時候,她就會開心擁抱他,但只要一猜錯,她就會覺得「你們都一樣!」,把他劃歸到「壞人」的位置,甚至用自殘、威脅的方式要他趕快回家(岡田尊司,2017b)。他在書上讀到這是一種情緒勒索,他也清楚兩人之間的愛已經消磨殆盡,每次被「測試」,他都覺得好累,但他又覺得結束關係很麻煩,他害怕衝突(岡田尊司,2017a),所以只好且戰且走,過一天算一天……。
我發現研究者採用的方式(敘事或現象學),或許也可以是「看見這個局」,很多時候當你練習「退一步」來看這些人(包括你自己)在「演哪齣」,或許可以稍稍知道自己為何「深陷痛苦卻又不甘放下」。
你可以在紙上畫幾個圈圈,代表你、你在意的人,並用箭頭代表你們之間的關係,例如下圖一:
然後你可以想想目前的你,最在意的事情是哪兩條矛盾的線(例如不想待在這個家面對討厭的婆婆,但同時又要顧到孩子的責任)。
倘若可以做一點點小小的「鬆動」,哪一條線最可能改變?
看看被壓扁的自己
在研討會結束之後,我發現其實大部分的「受苦故事」,當事人心理都有2個互相對立、矛盾的我(圖二)。一個我是想要維繫、經營關係的我;另一個是在這段感情中覺得不愉快、想要逃脫解脫的我。真正的苦,往往不是來自於那些「表面的困境」,而是心裡面那種「怎麼做都不好」的拉扯。
當我們能靜下來看看並照料這兩個自己,其實都是你的一部分,或許問題並沒有解決,很多卡住的點還是無法看破和放下,但你已經提供自己一個不一樣的觀點,重新觀照你的苦痛。也讓那一直以來被壓抑得扁扁的自己,有機會可以透透透氣。
海苔熊
延伸閱讀
Rusbult, C. E. (1980)。 Commitment and satisfaction in romantic associations: a test of the investment model[Article]。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6(2),頁 172-186。
王家齊、李錦虹、張盛堂 (2014)。 日常生活的偏離與歸返:反芻思考在憂鬱失能經驗中的角色[Dropping Out and Returning to Daily Life: The Role of Depressive Rumination in the Experience of Depression and Disability]。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27(2),頁 223-251。
失戀花園團隊(2017)。 三角關係完全手冊(電子書)。取自 失戀花園 website: http://ppt.cc/02sQv
岡田尊司(2017a)。孤獨的冷漠:逃避型依戀障礙的分析與修復(邱香凝譯)。台灣:聯合文學。
岡田尊司(2017b)。戀愛這種病:解讀自我與對方的人格,診斷愛情的現在與未來(張婷婷譯)。台灣:時報出版。
陳婉琪 (2014)。 都是為了孩子?父母離婚負面影響之重新評估[For the Sake of the Children? Re-Evaluating the Consequences of Parental Divorce in Taiwan]。臺灣社會學刊(54),頁 31-73。
趙舒禾、陳秉華 (2013)。 不執著量表在台灣之中文化信、效度分析及其與心理健康之關係[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Nonattachment Scale: Reliability, Validit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Mental Health]。教育心理學報, 45(1),頁 121-139。 doi: 10.6251/bep.20121101.2
盧怡任、劉淑慧 (2013)。 受苦經驗之存在現象學研究:兼論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視野[An Existential-Phenomenological Inquiry on Suffering: A Discussion on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7),頁 177-207。
盧怡任、劉淑慧 (2015)。 處境結構分析:藉由語義學分析與反思抵達存有學理解。教育與心理研究期刊, 38(2),頁 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