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診、診斷、治療方針」
1.會仔細聆聽患者諮詢,詢問患者有什麼困擾的醫生。
當初診患者一坐上診療椅,完全不會詢問患者有什麼困擾,就要患者「張開嘴巴」,直接觀察口腔狀態。然後一個人單方面提出結論,立即決定治療方針,開始著手治療。碰到這種牙醫的話,最好別再去第二次,以免被鑽牙或拔牙。
能為患者多花一點時間詢問有什麼困擾,充分與患者諮詢、緩解緊張,詢問患者有什麼困擾的牙醫,才是有良心的醫生。
無論身為醫生,或是被稱為名醫的人,首先一定有受人尊敬的人品。同理可證,身為牙醫能抒解初診患者緊張的情緒,營造出患者無所不談的氣氛,就是好醫生。不使用艱深的專業用語,迅速掌握患者最煩惱的問題點是什麼、牙痛的原因為何、哪個部份希望處理,還能簡單明瞭進行說明的醫生,便值得信賴。
2.可以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目前應該如何處置的醫生
當患者因為「牙痛、牙齒搖晃、牙齦腫脹、假牙感覺怪怪的無法好好咀嚼……」等,當下發生問題需要獲得解決時,才會造訪齒科醫院,但很遺憾的是,多數患者的困擾並無法完全獲得解決。其中有些牙醫會隨心所欲進行治療,結果有時導致情況更糟。這些就是只想著做生意,而不顧患者的牙醫。
還有這種案例。「之前治療過的牙齒又痛起來,請幫我止痛。」患者這麼說,「這顆牙齒已經爛掉了,所以止痛後又會再復發,只能拔掉了。」最後不但被強迫拔牙,還裝了高價假牙,結果卻比自己的牙齒還要難咬東西吃。
有良心的牙醫會符合患者期望進行治療,不會一開始便隨心所欲展開治療。因此,能夠設身處地為患者思考解決困擾的最佳方法為何,自己能做到什麼程度的醫生,才是好牙醫。
3.能確認患者期望的牙醫
當然,能向患者仔細確認因為什麼困擾前來求診的醫生,就能放心接受治療。
而且最重要的是,除了「牙痛」、「假牙金屬部分卡到牙齦會痛」、「想矯正暴牙」、「缺了門牙」、「想矯正齒縫」等主要治療目的之外,「想保留牙齒」、「不想鑽牙」、「治療想用保險支付」等次要期望,都要詳細告知醫生。
能營造出讓患者毫無顧忌無所不談的氣氛,或當患者無法完整表達時可以再次詢問、整理並確認諮詢內容的醫生,就是好牙醫。
4.可將現況簡單明瞭說明清楚的醫生
為什麼會痛、為什麼牙齦會腫脹?為什麼牙齒會搖晃……各種問題的原因都能用簡單的語言,有條不紊說明清楚,患者提問也能耐心回答,這就是好醫生。能夠花時間詳細說明的醫生,那更好。
5.簡單明瞭地說明治療內容使患者理解,取得患者同意遵守「知情同意」的牙醫
所謂的好牙醫,就是能夠充份說明治療內容使患者理解,取得患者同意後再開始治療的醫生。這裡的說明與同意便稱作「知情同意」,在醫療的世界裡算是非常重要的原則,未取得充分的知情同意,有時甚至會引起訴訟。遵守「知情同意」是好牙醫的首要條件,所以先視能否遵守這項原則,即可優劣立辨。
不過很遺憾的是,大部份的牙醫都被時間追著跑,很少有醫生能夠完全遵守。其中有些牙醫對自己的技術很有自信,所以未充分說明,一副「全部包在我身上」的態度,便一股腦地治療下去。姑且不論未經說明便處置等情形會不會發生問題,為什需需要這項治療、何種治療方式最佳、治療方針、治療時間與次數、費用等等全部說明完畢,取得患者理解後再著手治療,這種牙醫才值得推薦。
必要時,在真正開始治療前,有些醫生還會拍攝X光照片再加以說明,有些則會為牙痛而前來看診的患者施予麻醉或給藥止痛,進行緊急處置。
6.不知道問題的原因為何時,會詢問其他牙醫的意見,若非個人專科領域則會介紹專科醫師的醫生
會花時間仔細診斷,摸索原因的醫生,就是有良心的牙醫,不過大部份的醫生都懒得花時間,未詳細診斷便開始治療。由各種角度抽絲剝繭也找不出原因時,會詢問大學專科醫生或是其他牙醫的意見,才算是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的診療。
怎麼都找不出原因,或對診斷沒自信時,可以介紹值得信任的牙醫給患者,就稱得上是好牙醫。不過也有牙醫只想著業績,緊抓著好不容易上門的患者,執行估算錯誤的治療,導致患部惡化。
沒自信的時候,可為患者介紹其他牙醫,才是最棒的醫生。
◆「治療中」
1.手法高明,在標準時間內完成治療。
具備這二項優點的牙醫,就是醫術卓越,可以放心接受治療的醫生。
牙醫是專家,所以手法高明十分重要,但其中還是會有技術不佳的牙醫,也有一些醫院總是讓患者等待。順帶一提,一般牙科治療的標準時間,簡單的治療需要三十分鐘,難度高的治療也會在一小時內完成。
談到技術不佳這個話題,來說一個不是牙醫的故事。曾因為iPS細胞(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縮寫iPS)榮獲諾貝爾獎的京都大學山中伸彌教授,他原先也立志成為骨科醫生,不過因為手術技巧不佳,還被醫師同事戲稱為「豬隊友」,據說因此才會放棄成為骨科醫師,專心從事研究。
2.不強迫治療
患者也是人,所以每天的身體狀況不一。有時會因為感冒身體不適,女性的話則會有生理期,夏天還會中暑,正如同每個人的個性不同,年齡、性別、健康狀態、生活習慣也因人而異。
治療中一邊觀察患者的臉色與反應,若發現今天無法治療時,能當機立斷中止治療並彈性調整的醫生,才是好醫生。倘若不考慮患者的身體狀態,執意進行今天安排好的治療進度,這種醫生便不推薦給大家。
醫學最終還是以患者為主,能為患者著想才是最佳的治療。
3.不疼痛
牙醫這個名詞給人的印象,總會聯想到鑽牙機發出的嘰嘰聲,以及治療中的疼痛,這二種因素加乘之下,使人對治療產生恐懼感。因此治療時一定會出現害怕鑽牙的情緒,能安慰患者「會有一點痛喔,不過馬上就結束了」的牙醫,才是良醫。最近蛀牙人口減少,有些年輕醫生沒辦法體會患者對鑽牙的可怕與疼痛感,所以會痛的時候不用忍耐,直接告知醫生「會痛」即可。如果治療中感到疼痛,或許正代表這位牙醫的技術不佳。
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史蒂芬大教堂裡,就有一個耶穌雕像被稱作「牙痛的耶穌」,以前曾有覺得這雕像有趣的學生說,很像是在遭受「牙痛的天譴」。現代由於蛀牙治療技進步的緣故,耶穌應該也不用再受牙痛所苦了。
4.治療後不會感到不適或異物感
這也是用來判斷牙醫技術很關鍵的一環。
在牙齒上覆蓋東西,將金屬填入牙齒裡,或是裝設牙橋時,不應該出現異物感或不適。 最常出現的是咬合時的異物感,當只有假牙或牙橋先咬到其他牙齒,多因技術不純熟的關係。另外裝設在牙齒上的牙橋,其金屬部份過度咬進牙齦的時候,也會造成疼痛。
所以,現在固定看診的牙醫如果過發生這些問題的話,建議當機立斷改往其他診所。
5.果斷修正自己所做的治療
不滿意自己所做的治療時,會果斷承認缺失,再用最低費用修正的牙醫,就是良醫。會詢問前來接受其他治療的初診患者,「之前罹患牙周病已經治療好的牙齒,現在感覺如何?」能如此確認後續狀況的醫生,便值得信賴。
不過現實中,牙醫總是藉口連連,很少有人會願意修正治療。
6.不會排斥在其他醫院做過的治療,願意幫助患者重新治療
對於不滿意在其他診所做過的治療而前來諮詢的患者,不會排斥而且心平氣和接納的牙醫,不但可敬,而且技術也會很好。
其中也會遇到自尊心很強的醫生:「我不想幫別人收拾善後,請另尋高明。」而被冷淡拒絕的情形。即便這是家富麗堂皇的醫院,這種醫生也只是三流牙醫。
◆「治療後」
1.治療後的檢查、應對
有良心的牙醫不會虎頭蛇尾。即使治療結束,但口腔內滿是細菌,還是會出現各種問題,例如飲食方面、刷牙、夜間磨牙、咬牙切齒的習慣等等。就算患者不懂,牙醫觀察便知道患部需要調整,所以治療後一週至三個月左右,會持續關心自己經手的治療,這種牙醫便值得信任。「有問題時請馬上回診喔!」有良心的醫生一定會這樣提醒患者。
如果發生不適或異常時,若能迅速且有誠意解決,就能看出這位牙醫的為人。當植牙出現搖晃,而且出現牙痛,結果卻說「不應該會這樣,如果要重新治療的話,這次需要自費」,這種毫無誠意的牙醫無須猶豫,建議前往其他牙醫診所尋求二次醫療諮詢為佳。
◆分辨好牙醫的十個重點
分辨好牙醫的方法承上所述,簡單來說,可彙整如下述十個重點。
①仔細聆聽患者諮詢,詢問患者有什麼困擾。
②可精準判斷煩惱的原因。
③將現況簡單明瞭說明清楚,任何提問都願意回答。
④充分說明治療內容,配合患者經濟狀況提出治療方案。
⑤取得患者同意(遵守知情同意原則)。
⑥非個人專科領域會為患者介紹其他牙醫。
⑦不強迫治療。
⑧治療技術優良,不會疼痛。
⑨無論是其他牙醫做的治療,或是自己做的治療,都不會排斥,願意重新治療。
⑩強調預防與刷牙的重要性。
本文出自《黑心牙醫不告訴你的診療真相》采實文化出版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初診患者一坐上診療椅,完全不會詢問患者有什麼困擾,就要患者「張開嘴巴」,直接觀察口腔狀態。然後一個人單方面提出結論,立即決定治療方針,開始著手治療。碰到這種牙醫的話,最好別再去第二次,以免被鑽牙或拔牙。
能為患者多花一點時間詢問有什麼困擾,充分與患者諮詢、緩解緊張,詢問患者有什麼困擾的牙醫,才是有良心的醫生。
無論身為醫生,或是被稱為名醫的人,首先一定有受人尊敬的人品。同理可證,身為牙醫能抒解初診患者緊張的情緒,營造出患者無所不談的氣氛,就是好醫生。不使用艱深的專業用語,迅速掌握患者最煩惱的問題點是什麼、牙痛的原因為何、哪個部份希望處理,還能簡單明瞭進行說明的醫生,便值得信賴。
2.可以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目前應該如何處置的醫生
當患者因為「牙痛、牙齒搖晃、牙齦腫脹、假牙感覺怪怪的無法好好咀嚼……」等,當下發生問題需要獲得解決時,才會造訪齒科醫院,但很遺憾的是,多數患者的困擾並無法完全獲得解決。其中有些牙醫會隨心所欲進行治療,結果有時導致情況更糟。這些就是只想著做生意,而不顧患者的牙醫。
還有這種案例。「之前治療過的牙齒又痛起來,請幫我止痛。」患者這麼說,「這顆牙齒已經爛掉了,所以止痛後又會再復發,只能拔掉了。」最後不但被強迫拔牙,還裝了高價假牙,結果卻比自己的牙齒還要難咬東西吃。
有良心的牙醫會符合患者期望進行治療,不會一開始便隨心所欲展開治療。因此,能夠設身處地為患者思考解決困擾的最佳方法為何,自己能做到什麼程度的醫生,才是好牙醫。
3.能確認患者期望的牙醫
當然,能向患者仔細確認因為什麼困擾前來求診的醫生,就能放心接受治療。
而且最重要的是,除了「牙痛」、「假牙金屬部分卡到牙齦會痛」、「想矯正暴牙」、「缺了門牙」、「想矯正齒縫」等主要治療目的之外,「想保留牙齒」、「不想鑽牙」、「治療想用保險支付」等次要期望,都要詳細告知醫生。
能營造出讓患者毫無顧忌無所不談的氣氛,或當患者無法完整表達時可以再次詢問、整理並確認諮詢內容的醫生,就是好牙醫。
4.可將現況簡單明瞭說明清楚的醫生
為什麼會痛、為什麼牙齦會腫脹?為什麼牙齒會搖晃……各種問題的原因都能用簡單的語言,有條不紊說明清楚,患者提問也能耐心回答,這就是好醫生。能夠花時間詳細說明的醫生,那更好。
5.簡單明瞭地說明治療內容使患者理解,取得患者同意遵守「知情同意」的牙醫
所謂的好牙醫,就是能夠充份說明治療內容使患者理解,取得患者同意後再開始治療的醫生。這裡的說明與同意便稱作「知情同意」,在醫療的世界裡算是非常重要的原則,未取得充分的知情同意,有時甚至會引起訴訟。遵守「知情同意」是好牙醫的首要條件,所以先視能否遵守這項原則,即可優劣立辨。
不過很遺憾的是,大部份的牙醫都被時間追著跑,很少有醫生能夠完全遵守。其中有些牙醫對自己的技術很有自信,所以未充分說明,一副「全部包在我身上」的態度,便一股腦地治療下去。姑且不論未經說明便處置等情形會不會發生問題,為什需需要這項治療、何種治療方式最佳、治療方針、治療時間與次數、費用等等全部說明完畢,取得患者理解後再著手治療,這種牙醫才值得推薦。
必要時,在真正開始治療前,有些醫生還會拍攝X光照片再加以說明,有些則會為牙痛而前來看診的患者施予麻醉或給藥止痛,進行緊急處置。
6.不知道問題的原因為何時,會詢問其他牙醫的意見,若非個人專科領域則會介紹專科醫師的醫生
會花時間仔細診斷,摸索原因的醫生,就是有良心的牙醫,不過大部份的醫生都懒得花時間,未詳細診斷便開始治療。由各種角度抽絲剝繭也找不出原因時,會詢問大學專科醫生或是其他牙醫的意見,才算是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的診療。
怎麼都找不出原因,或對診斷沒自信時,可以介紹值得信任的牙醫給患者,就稱得上是好牙醫。不過也有牙醫只想著業績,緊抓著好不容易上門的患者,執行估算錯誤的治療,導致患部惡化。
沒自信的時候,可為患者介紹其他牙醫,才是最棒的醫生。
◆「治療中」
1.手法高明,在標準時間內完成治療。
具備這二項優點的牙醫,就是醫術卓越,可以放心接受治療的醫生。
牙醫是專家,所以手法高明十分重要,但其中還是會有技術不佳的牙醫,也有一些醫院總是讓患者等待。順帶一提,一般牙科治療的標準時間,簡單的治療需要三十分鐘,難度高的治療也會在一小時內完成。
談到技術不佳這個話題,來說一個不是牙醫的故事。曾因為iPS細胞(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縮寫iPS)榮獲諾貝爾獎的京都大學山中伸彌教授,他原先也立志成為骨科醫生,不過因為手術技巧不佳,還被醫師同事戲稱為「豬隊友」,據說因此才會放棄成為骨科醫師,專心從事研究。
2.不強迫治療
患者也是人,所以每天的身體狀況不一。有時會因為感冒身體不適,女性的話則會有生理期,夏天還會中暑,正如同每個人的個性不同,年齡、性別、健康狀態、生活習慣也因人而異。
治療中一邊觀察患者的臉色與反應,若發現今天無法治療時,能當機立斷中止治療並彈性調整的醫生,才是好醫生。倘若不考慮患者的身體狀態,執意進行今天安排好的治療進度,這種醫生便不推薦給大家。
醫學最終還是以患者為主,能為患者著想才是最佳的治療。
3.不疼痛
牙醫這個名詞給人的印象,總會聯想到鑽牙機發出的嘰嘰聲,以及治療中的疼痛,這二種因素加乘之下,使人對治療產生恐懼感。因此治療時一定會出現害怕鑽牙的情緒,能安慰患者「會有一點痛喔,不過馬上就結束了」的牙醫,才是良醫。最近蛀牙人口減少,有些年輕醫生沒辦法體會患者對鑽牙的可怕與疼痛感,所以會痛的時候不用忍耐,直接告知醫生「會痛」即可。如果治療中感到疼痛,或許正代表這位牙醫的技術不佳。
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史蒂芬大教堂裡,就有一個耶穌雕像被稱作「牙痛的耶穌」,以前曾有覺得這雕像有趣的學生說,很像是在遭受「牙痛的天譴」。現代由於蛀牙治療技進步的緣故,耶穌應該也不用再受牙痛所苦了。
4.治療後不會感到不適或異物感
這也是用來判斷牙醫技術很關鍵的一環。
在牙齒上覆蓋東西,將金屬填入牙齒裡,或是裝設牙橋時,不應該出現異物感或不適。 最常出現的是咬合時的異物感,當只有假牙或牙橋先咬到其他牙齒,多因技術不純熟的關係。另外裝設在牙齒上的牙橋,其金屬部份過度咬進牙齦的時候,也會造成疼痛。
所以,現在固定看診的牙醫如果過發生這些問題的話,建議當機立斷改往其他診所。
5.果斷修正自己所做的治療
不滿意自己所做的治療時,會果斷承認缺失,再用最低費用修正的牙醫,就是良醫。會詢問前來接受其他治療的初診患者,「之前罹患牙周病已經治療好的牙齒,現在感覺如何?」能如此確認後續狀況的醫生,便值得信賴。
不過現實中,牙醫總是藉口連連,很少有人會願意修正治療。
6.不會排斥在其他醫院做過的治療,願意幫助患者重新治療
對於不滿意在其他診所做過的治療而前來諮詢的患者,不會排斥而且心平氣和接納的牙醫,不但可敬,而且技術也會很好。
其中也會遇到自尊心很強的醫生:「我不想幫別人收拾善後,請另尋高明。」而被冷淡拒絕的情形。即便這是家富麗堂皇的醫院,這種醫生也只是三流牙醫。
◆「治療後」
1.治療後的檢查、應對
有良心的牙醫不會虎頭蛇尾。即使治療結束,但口腔內滿是細菌,還是會出現各種問題,例如飲食方面、刷牙、夜間磨牙、咬牙切齒的習慣等等。就算患者不懂,牙醫觀察便知道患部需要調整,所以治療後一週至三個月左右,會持續關心自己經手的治療,這種牙醫便值得信任。「有問題時請馬上回診喔!」有良心的醫生一定會這樣提醒患者。
如果發生不適或異常時,若能迅速且有誠意解決,就能看出這位牙醫的為人。當植牙出現搖晃,而且出現牙痛,結果卻說「不應該會這樣,如果要重新治療的話,這次需要自費」,這種毫無誠意的牙醫無須猶豫,建議前往其他牙醫診所尋求二次醫療諮詢為佳。
◆分辨好牙醫的十個重點
分辨好牙醫的方法承上所述,簡單來說,可彙整如下述十個重點。
①仔細聆聽患者諮詢,詢問患者有什麼困擾。
②可精準判斷煩惱的原因。
③將現況簡單明瞭說明清楚,任何提問都願意回答。
④充分說明治療內容,配合患者經濟狀況提出治療方案。
⑤取得患者同意(遵守知情同意原則)。
⑥非個人專科領域會為患者介紹其他牙醫。
⑦不強迫治療。
⑧治療技術優良,不會疼痛。
⑨無論是其他牙醫做的治療,或是自己做的治療,都不會排斥,願意重新治療。
⑩強調預防與刷牙的重要性。
本文出自《黑心牙醫不告訴你的診療真相》采實文化出版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