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打消我對一個人的好感的方式是什麼?
就是在外人面前裝好老闆,好員工,老好人或者二十四孝男友或者女友,回到家之後就變得情商巨低,連偽裝一下,嘴巴甜一點都不肯的人。
這幾天在外地出差,到許久不聯繫的親戚家做客,因為之前打過招呼,說會帶點薄禮過去。
親戚的媽媽很熱情,晚上一定要留我在她家吃飯。
我先到她家,老太太七十多歲,已經在廚房裏面忙裏忙外了。
晚上七點多,親戚開門回來了,她媽媽看見她回來,眼睛一亮,說:好了,人都到齊了,我可以炒菜了,不然菜容易涼。
過了20分鐘的樣子,熱騰騰的菜端上餐桌。
老太太廚藝了得,會做菜盒子。
女兒掰了一口,嘖了一聲,搖搖頭,說:你是不是沒放鹽,真難吃。
老太太正準備給她夾菜,筷子懸在半空中楞沒下去,幾秒鐘之後回過神來,說:是,上回你說吃鹽不好,我就少放了點鹽,你再吃點?我用的都是咱們家種的菜,都沒打農藥…
女兒擺擺手,拿起遙控器換臺:不吃了,還不如在外面吃飯呢。
老太太表情有點失落,她看我正吃著,笑眯眯地說:你們年輕人現在吃得好了,什麼都能買到,我做飯做了一輩子,真是不如外面的外賣好吃…
我正吃著綠色無公害的茴香菜盒子滿口留香地超開心呢,老太太這麼說自己的廚藝也太謙虛了吧。
“好吃啊,我們常年在外吃飯,吃到家裏的飯都覺得特別好吃。”
老太太高興了,本來剛才眼睛裏面幸福的小火苗都熄滅了,現在又稍稍被我的話點著了。
她把椅子往我這邊挪了挪,很認真地說:你不知道啊,我知道你們要來吃飯,上午就到菜市場買雞蛋,中午開始和麵,在我們家後院摘小茴香,把餡拌好讓它入味,剛剛才做出來的,這種趁熱吃才好吃。
這時候女兒接了個電話,邊說話邊站起來往外走,應該是單位打來的:"哎哎,領導,對對對,不忙,您說您說…"
不知道領導能不能看到她在電話這頭滿臉堆笑?
我們總是容易把家人對我們的好當做是理所當然。
你做的菜太難吃
你今天穿衣不好看
不要以為情商就是出門給外人做做樣子,顯得自己得體又高級。
沒有人天生應該給你做飯,閑的沒事提醒你加衣。如果他們這麼做了,都是因為愛。可是有些人,連用一點點善意的語言去關愛家人都不願意。
對家人的態度見人品,我一直是這樣認為的。
▼
情商低還體現在,他們往往不懂得溫柔地對待。
我第一次跟團出國旅行的時候,特興奮。
我一路都盤算著,給我爸我媽帶點什麼,給姑姑嬸嬸等等帶點什麼。
出去旅遊費勁巴拉給每個人都帶了小禮物和小點心。
別看這些東西便宜,但是又挺占地方,尤其是真空包裝,簡直是要了老命了。
回去之後被各種嫌棄,帶得點心碎了,小禮物顯得便宜了,仔細一看是“Made in China”,我被群嘲了。
還有的說,你帶這些東西幹嘛,門口屈臣氏就有。
只有我的姥姥、我媽她們拿著我給的點心吃得津津有味,她說我知道啊,你為了帶這些零碎的破玩意兒,少給自己買了多少東西,趕飛機,換地鐵,轉公交的運回來,你辛苦了。
其實我就是想要收到一個熱情的回應,這個真好吃,小禮物好可愛,面膜真好我剛好需要!
對家人也要記得說謝謝,因為真實一顆紅心不求回報哎。
從此之後,我只給我認為特別重要,也認為我的給予重要的人帶禮物。
野圭吾說得特別好:“人與人之間情斷義絕,並不需要什麼具體的理由。就算表面上有,也很可能只是心離開的結果,事後才編造出的藉口而已。因為倘若心沒有離開,當將會導致關係破裂的事態發生時,理應有人努力去挽救。如果沒有,說明其實關係早已破裂。”
▼
在家庭裏面,情商低的重要表現就是,認為親子關係高於夫妻關係,所以產生了無盡的隔閡和謾罵。
有人因此而疏遠的,有夫妻因此恩斷義絕了……
我曾經接觸到一個自閉症孩子的家長群體。有位女士說,她的兒子生病之後,除了有給孩子看病的壓力之外,還有老公的指責。
自從孩子生病,老公表現得比她還脆弱。
說孩子生病就是因為她是高齡產婦,說她身體不好。
這位女士為了給兒子找到治療的方法,到國外考察。
她發現同樣是自閉症患兒的父母,那些夫妻會握著彼此的手說:親愛的,謝謝你,幸虧我們還有彼此。
可是到她這裏,就是無盡的指責和謾罵,好像孩子不好了,夫妻關係也完蛋了。
那既然是這樣,還不如把老公斷舍離了。
▼
史鐵生曾經說,他自己生病期間,還對於自己患有肝病的媽媽指責,刁難,冷暴力,感覺到無比後悔。
後來媽媽即便是口吐鮮血,心裏還是最惦記他。
“這倔強只留給我痛悔,絲毫沒有驕傲。我真想告訴所有長大了的男孩子,千萬不要跟母親來這一套,我已經懂了,可是來不及了。”
家人都處不好,扯什麼高EQ?
練習控制情緒,不要把工作上的不開心回家撒氣;學會欣賞和讚美,嘴巴那麼毒的人心裏一定很苦。
別以為自己在外牛逼就了不起,你回到家之後,是老公,老婆,女兒,兒子和孫子,孫女。你不是蘇處長,張教授,劉總裁。
收起官場和工作中行屍走肉那一套,這個家裏,誰付出的多誰說了算。
記得大小節日,記得打電話。
不要以為別人對你好,都是理所當然。
別消耗了別人對你的好,反過頭來又深深後悔。
林韻(正經嬸兒)粉絲專頁
林韻(正經嬸兒)微博
林韻全新作品《愛情,不過就是理解複雜,選擇簡單》時報出版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幾天在外地出差,到許久不聯繫的親戚家做客,因為之前打過招呼,說會帶點薄禮過去。
親戚的媽媽很熱情,晚上一定要留我在她家吃飯。
我先到她家,老太太七十多歲,已經在廚房裏面忙裏忙外了。
晚上七點多,親戚開門回來了,她媽媽看見她回來,眼睛一亮,說:好了,人都到齊了,我可以炒菜了,不然菜容易涼。
過了20分鐘的樣子,熱騰騰的菜端上餐桌。
老太太廚藝了得,會做菜盒子。
女兒掰了一口,嘖了一聲,搖搖頭,說:你是不是沒放鹽,真難吃。
老太太正準備給她夾菜,筷子懸在半空中楞沒下去,幾秒鐘之後回過神來,說:是,上回你說吃鹽不好,我就少放了點鹽,你再吃點?我用的都是咱們家種的菜,都沒打農藥…
女兒擺擺手,拿起遙控器換臺:不吃了,還不如在外面吃飯呢。
老太太表情有點失落,她看我正吃著,笑眯眯地說:你們年輕人現在吃得好了,什麼都能買到,我做飯做了一輩子,真是不如外面的外賣好吃…
我正吃著綠色無公害的茴香菜盒子滿口留香地超開心呢,老太太這麼說自己的廚藝也太謙虛了吧。
“好吃啊,我們常年在外吃飯,吃到家裏的飯都覺得特別好吃。”
老太太高興了,本來剛才眼睛裏面幸福的小火苗都熄滅了,現在又稍稍被我的話點著了。
她把椅子往我這邊挪了挪,很認真地說:你不知道啊,我知道你們要來吃飯,上午就到菜市場買雞蛋,中午開始和麵,在我們家後院摘小茴香,把餡拌好讓它入味,剛剛才做出來的,這種趁熱吃才好吃。
這時候女兒接了個電話,邊說話邊站起來往外走,應該是單位打來的:"哎哎,領導,對對對,不忙,您說您說…"
不知道領導能不能看到她在電話這頭滿臉堆笑?
我們總是容易把家人對我們的好當做是理所當然。
你做的菜太難吃
你今天穿衣不好看
不要以為情商就是出門給外人做做樣子,顯得自己得體又高級。
沒有人天生應該給你做飯,閑的沒事提醒你加衣。如果他們這麼做了,都是因為愛。可是有些人,連用一點點善意的語言去關愛家人都不願意。
對家人的態度見人品,我一直是這樣認為的。
▼
情商低還體現在,他們往往不懂得溫柔地對待。
我第一次跟團出國旅行的時候,特興奮。
我一路都盤算著,給我爸我媽帶點什麼,給姑姑嬸嬸等等帶點什麼。
出去旅遊費勁巴拉給每個人都帶了小禮物和小點心。
別看這些東西便宜,但是又挺占地方,尤其是真空包裝,簡直是要了老命了。
回去之後被各種嫌棄,帶得點心碎了,小禮物顯得便宜了,仔細一看是“Made in China”,我被群嘲了。
還有的說,你帶這些東西幹嘛,門口屈臣氏就有。
只有我的姥姥、我媽她們拿著我給的點心吃得津津有味,她說我知道啊,你為了帶這些零碎的破玩意兒,少給自己買了多少東西,趕飛機,換地鐵,轉公交的運回來,你辛苦了。
其實我就是想要收到一個熱情的回應,這個真好吃,小禮物好可愛,面膜真好我剛好需要!
對家人也要記得說謝謝,因為真實一顆紅心不求回報哎。
從此之後,我只給我認為特別重要,也認為我的給予重要的人帶禮物。
野圭吾說得特別好:“人與人之間情斷義絕,並不需要什麼具體的理由。就算表面上有,也很可能只是心離開的結果,事後才編造出的藉口而已。因為倘若心沒有離開,當將會導致關係破裂的事態發生時,理應有人努力去挽救。如果沒有,說明其實關係早已破裂。”
▼
在家庭裏面,情商低的重要表現就是,認為親子關係高於夫妻關係,所以產生了無盡的隔閡和謾罵。
有人因此而疏遠的,有夫妻因此恩斷義絕了……
我曾經接觸到一個自閉症孩子的家長群體。有位女士說,她的兒子生病之後,除了有給孩子看病的壓力之外,還有老公的指責。
自從孩子生病,老公表現得比她還脆弱。
說孩子生病就是因為她是高齡產婦,說她身體不好。
這位女士為了給兒子找到治療的方法,到國外考察。
她發現同樣是自閉症患兒的父母,那些夫妻會握著彼此的手說:親愛的,謝謝你,幸虧我們還有彼此。
可是到她這裏,就是無盡的指責和謾罵,好像孩子不好了,夫妻關係也完蛋了。
那既然是這樣,還不如把老公斷舍離了。
▼
史鐵生曾經說,他自己生病期間,還對於自己患有肝病的媽媽指責,刁難,冷暴力,感覺到無比後悔。
後來媽媽即便是口吐鮮血,心裏還是最惦記他。
“這倔強只留給我痛悔,絲毫沒有驕傲。我真想告訴所有長大了的男孩子,千萬不要跟母親來這一套,我已經懂了,可是來不及了。”
家人都處不好,扯什麼高EQ?
練習控制情緒,不要把工作上的不開心回家撒氣;學會欣賞和讚美,嘴巴那麼毒的人心裏一定很苦。
別以為自己在外牛逼就了不起,你回到家之後,是老公,老婆,女兒,兒子和孫子,孫女。你不是蘇處長,張教授,劉總裁。
收起官場和工作中行屍走肉那一套,這個家裏,誰付出的多誰說了算。
記得大小節日,記得打電話。
不要以為別人對你好,都是理所當然。
別消耗了別人對你的好,反過頭來又深深後悔。
林韻(正經嬸兒)粉絲專頁
林韻(正經嬸兒)微博
林韻全新作品《愛情,不過就是理解複雜,選擇簡單》時報出版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