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大植
關心是用心去做,而不是用腦袋計算,這是最重要的前提條件。所以,當考量到對方立場,需要沉默的時候,試著思考一下對方會怎麼接受你的好意。
有時候不免會發生,我明明關心了對方,但是對方卻不領情的情況。當我花心思去關心對方,對方的反應卻完全不如我的預期時,我會感到失望,而這段關係也會出現裂縫。
當覺得「這句話會傷到他,還是不要說比較好」「還是當作不知道好了」等,當你用這類隱諱的方式來關懷對方時,對方的反應會明顯出現兩種情形,一個是感激地認為「這朋友是真的很關心我,才會沒有對我說這些」,另一個則會失望地想著:「難道他就連跟我說這些事都不願意嗎?」
第二種反應可能會讓你很驚訝,覺得為什麼對方不理解我的好意呢?為什麼他的心眼這麼小呢?我認為,關心他人的標準會根據一些事物而改變,比起給予關心的人,基本上應該要以「被關心的人」為標準才對。因為關心是用心去做,而不是用腦袋計算,這是最重要的前提條件。
所以,當考量到對方立場,需要沉默的時候,試著思考一下對方會怎麼接受你的好意。如果對方能確實地體會你的滿滿心意,即便是一個尷尬的情況,也會盡可能地避免兩人的磨擦。另外,比起選擇沉默,我較建議採取明白傳達的方式,例如「沒關係」、「我會等你」般的短句,只要傳達出心意,對方也會自然而然地接受你的真心。
讓朋友明白你的「退潮」與「漲潮」
雖然有許多原因造成彼此對於「關心」的誤解,但是在我教的學生們,以及和我一起生活的三名年輕人身上,則發生了因為無法理解對方心意,而產生衝突的情形。也就是說,並非某一方真的做錯了,而是因為一方自以為的關心,和另一方希望獲得真正的關心,兩者之間的落差造成了誤會。尤其越是在「退潮」和「漲潮」的時候,越容易發生誤會。
卡里.紀伯倫(Kahlil Gibran︶曾留下一句詩句:「請讓你的朋友知道你的退潮和漲潮。」「退潮」的時期是指,因為準備就業或考試、公司業務的關係而必須集中精神,與周遭人保持一點距離的時候。當無法多花心思留意周遭人的情形時,先向他們說明也是個小體貼。這裡不是要你做出多偉大的努力,只要在社群網站或是LINE的個人狀態消息上,寫下自己目前的情況與較難聯繫的理由,以及這樣的情形會維持多久,這樣便足夠了。
接著是像錄取、升職、結婚等好事出現的「漲潮」時期。在告知這種好消息時,必須要比告知壞消息時更加地慎重。許多人為了方便,經常選擇所有人都能看到的社群網站發布喜訊,可是,這樣會使想親自聽當事人公布好消息的人感到失望。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能收到個別通知的地位,但是收到了集體通知,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沒受到重視。
即使想快點告知喜訊給不特定的多數人,也請暫時按捺雀躍不已的心,先向這段期間一直等待你的密友或知己打通電話,或是親自見面告知他們消息吧!這樣日後才能從要相處一輩子的人們那裡,收到真心的祝福,也能確認對方和自己是否擁有同樣的心意。
再強調一次,以我的立場去思考、行動的並不是真正的關心,站在接收者的立場、被關懷的人的立場思考,才是真正感動對方內心的關懷。
讓點頭之交變成自己人的提醒:
* 關心,必須站在接收者的立場思考,而非一廂情願地認為對方應該會明白。例如認為這個時候應當保持沉默,對方卻認為你不聞不問時,反而會讓美意壞了關係。
* 請讓你的朋友知道你的「退潮」和「漲潮」。例如人生正逢低潮或是重大關卡,需要與周遭人保持一點距離的時候,就可以向身邊的人體貼地做出一點揭示。
* 公開喜訊的「漲潮」時期也要留意,不要讓關係較為緊密的友人覺得他們不夠重要。用個別通知的方式告知,會讓他們感到自己竟然如此特別!
本文出自《認識很多人還不夠,留住很多朋友才是關鍵!》商周出版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時候不免會發生,我明明關心了對方,但是對方卻不領情的情況。當我花心思去關心對方,對方的反應卻完全不如我的預期時,我會感到失望,而這段關係也會出現裂縫。
當覺得「這句話會傷到他,還是不要說比較好」「還是當作不知道好了」等,當你用這類隱諱的方式來關懷對方時,對方的反應會明顯出現兩種情形,一個是感激地認為「這朋友是真的很關心我,才會沒有對我說這些」,另一個則會失望地想著:「難道他就連跟我說這些事都不願意嗎?」
第二種反應可能會讓你很驚訝,覺得為什麼對方不理解我的好意呢?為什麼他的心眼這麼小呢?我認為,關心他人的標準會根據一些事物而改變,比起給予關心的人,基本上應該要以「被關心的人」為標準才對。因為關心是用心去做,而不是用腦袋計算,這是最重要的前提條件。
所以,當考量到對方立場,需要沉默的時候,試著思考一下對方會怎麼接受你的好意。如果對方能確實地體會你的滿滿心意,即便是一個尷尬的情況,也會盡可能地避免兩人的磨擦。另外,比起選擇沉默,我較建議採取明白傳達的方式,例如「沒關係」、「我會等你」般的短句,只要傳達出心意,對方也會自然而然地接受你的真心。
讓朋友明白你的「退潮」與「漲潮」
雖然有許多原因造成彼此對於「關心」的誤解,但是在我教的學生們,以及和我一起生活的三名年輕人身上,則發生了因為無法理解對方心意,而產生衝突的情形。也就是說,並非某一方真的做錯了,而是因為一方自以為的關心,和另一方希望獲得真正的關心,兩者之間的落差造成了誤會。尤其越是在「退潮」和「漲潮」的時候,越容易發生誤會。
卡里.紀伯倫(Kahlil Gibran︶曾留下一句詩句:「請讓你的朋友知道你的退潮和漲潮。」「退潮」的時期是指,因為準備就業或考試、公司業務的關係而必須集中精神,與周遭人保持一點距離的時候。當無法多花心思留意周遭人的情形時,先向他們說明也是個小體貼。這裡不是要你做出多偉大的努力,只要在社群網站或是LINE的個人狀態消息上,寫下自己目前的情況與較難聯繫的理由,以及這樣的情形會維持多久,這樣便足夠了。
接著是像錄取、升職、結婚等好事出現的「漲潮」時期。在告知這種好消息時,必須要比告知壞消息時更加地慎重。許多人為了方便,經常選擇所有人都能看到的社群網站發布喜訊,可是,這樣會使想親自聽當事人公布好消息的人感到失望。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能收到個別通知的地位,但是收到了集體通知,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沒受到重視。
即使想快點告知喜訊給不特定的多數人,也請暫時按捺雀躍不已的心,先向這段期間一直等待你的密友或知己打通電話,或是親自見面告知他們消息吧!這樣日後才能從要相處一輩子的人們那裡,收到真心的祝福,也能確認對方和自己是否擁有同樣的心意。
再強調一次,以我的立場去思考、行動的並不是真正的關心,站在接收者的立場、被關懷的人的立場思考,才是真正感動對方內心的關懷。
讓點頭之交變成自己人的提醒:
* 關心,必須站在接收者的立場思考,而非一廂情願地認為對方應該會明白。例如認為這個時候應當保持沉默,對方卻認為你不聞不問時,反而會讓美意壞了關係。
* 請讓你的朋友知道你的「退潮」和「漲潮」。例如人生正逢低潮或是重大關卡,需要與周遭人保持一點距離的時候,就可以向身邊的人體貼地做出一點揭示。
* 公開喜訊的「漲潮」時期也要留意,不要讓關係較為緊密的友人覺得他們不夠重要。用個別通知的方式告知,會讓他們感到自己竟然如此特別!
本文出自《認識很多人還不夠,留住很多朋友才是關鍵!》商周出版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