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專業的精神科領域,然後執筆寫作,以及在廣播裡和聽眾交流,鄧惠文醫師不斷地秉持著醫學理性的角度,和溫柔感性的力量,給予每個心靈受傷的人一盞溫暖的燈光。這次透過姊妹淘的專訪,來聽聽鄧惠文醫師從女人的視角,去討論關於女人的趣味。
在現代社會中,對女性給予相當大的壓力,從前是照顧好家庭小孩,就能得到很多的讚美,但現在若「僅有」照顧好家庭小孩,卻可能還會被嫌棄不夠有成就。鄧醫師覺得,很多人會被媒體報導關於女性事業家庭兩得意的外在形象給影響,但事實上,背後有多少的淚水和辛酸是不為人知的。因此,從對完美形象的期待到現實面的考量,鄧醫師認為女人要做到的就是兩個字:取捨,然後在做出取捨後能夠安心。
女人對於家庭和事業的選擇,並不是抉擇後就再也沒有回頭路,鄧醫師認為,當初的選擇只是一種嘗試,因此,也就可以隨時針對實際生活的變化而做出改變,給自己更多的機會來善待自己。
鄧惠文:「女人的角色太多了,除了自己照顧自己,很難期待有人把妳照顧的好。」
很多女人走進婚姻,有了家庭之後,就會想竭心全力地將所有事情打點好,也許是出於自願,也許是迎合期待和需求,但最後卻沒有餘力將自己的生活打點好。然而當這份責任做不好的時候,責備卻會遠大於同情,因此,在面對家庭和事業這矛盾的習題,絕對要在內心做出抉擇,給自己時間表去調配生活的比重,最後和家人溝通和協調,會比自己疲於奔命,互相推卸責任來得更加適切合理。
對於若女人沒有走入婚姻,就等於人生不夠完滿的舊觀念,鄧醫師說:「在現代,沒有婚姻沒有孩子的女人,通常都保有很好的狀態。」她認為,對女人來說,擁有婚姻和孩子更像是一種「修煉」,若用宗教輪迴的角度去看,假設妳此生沒有經歷這些「修煉」,也許是妳的前生已經修煉完畢,或者是有更重要的修煉等著妳。
所以,在現代越來越多大齡單身的女人,鄧醫師覺得比起窮緊張和自卑,更希望妳能要反問自己,單身這件事,有什麼功能和意義?當妳沒有了愛情和家庭的包袱,妳為自己的人生做了些什麼?無論是享受生命,或者貢獻妳存在的價值,單身就像是種使命,妳一定還有更多可以去發揮的空間。
因此逢年過節被問到為什麼還沒有結婚時,妳更應該勇敢地說出妳在單身時做了些什麼。如果是善意的詢問,妳可以理性地解釋妳有多麼會照顧自己,但倘若有人是帶著嘲諷刺意味的試探,鄧惠文醫師給了大家相當有趣且實用的回答:「妳可以回對方『比起你那乏善可陳的人生,那平淡無奇的婚姻,這都不是我的選擇!還是,你根本只是在羨慕我的人生?』」
很多人在愛情中會逼死對方,可愛情要長久是必須留下活口。所以鄧醫生希望每個戀人,都一定要記得:我愛你,是因為有你會讓我活得更有意義,但我不會因為我的需要掏空你。愛情是要讓彼此都有呼吸的空間,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可以成就自己想要的樣子,同時有餘力可以互相照顧和幫助。
提到愛情裡的新鮮感,她認為無論是戀人,無論是婚姻,都不要期待永遠存在著新鮮感,一旦妳希望或者要求另一半跟隨著妳找尋妳想要的新鮮感,這就是一種「勒索」,不會是正常的互動。相反的,若新鮮感是從妳自己身上發生,無論是有趣正向的念頭或者特別的想法和點子,當妳從中得到了趣味,自然而然就會感染對方。
鄧惠文:「倘若自己無法修理好自己的安全感,一直停留在依賴的關係,對方勢必也會被這狀態耗竭。」
對於情人間安全感的維持,鄧醫師也明白的指出,混淆了「安全感」與「控制欲」,常會是破壞關係的元兇。沒有安全感的人,都會變成控制狂,將關係引導致覆水難收的地步。因此,與其要求對方給予安全感,妳必須先問自己內心最深層的恐懼是什麼?妳害怕的是什麼?
至於當另一半沒有安全感的時候,妳要做的不是辯解,不是爭執,進而加重對方的壓力。最好的辦法就是,趕在對方沒有安全感之前,先避免這件事情的發生,同時也耐心地陪伴他去找尋沒有安全感的原因。也許是過往的陰影,也許是此刻的不安心,然而當彼此都多為對方著想一點,「互相」便是維持安全感的方法。
聊到失戀的話題,鄧醫師坦承,自己每次失戀的時候同樣也是過得一塌糊塗。但是,每一次失戀支使她的動力就是:責任感。「你不能因為失戀,就不給家人笑容;你不能因為失戀,對工作沒有責任感,不吃不喝不睡;你不能因為失戀,就失去朋友該做的樣子等等……」保持自己生活的運作,善待自己和其他人,更重要的是,要相信時間會帶走傷痛,並恢復到正軌。
也許有很多人在失戀時,會因為怨懟、因為恨,無處發洩,造成一種破壞的力量在攻擊著自己的人生和意念,但事實證明,失戀都只是過程,只是一個關卡的存在。因此,鄧惠文給每個深陷失戀的人一句話:
「對抗失戀只有一個方法,就是活下去。」
↓↓↓↓↓專訪影音↓↓↓↓↓
鄧惠文新書《不夠好也可以:女人的趣味》三采文化出版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鄧惠文:「女人常常在想要變好的過成中,衍伸出許多的麻煩,讓原本好的變成不好的。」
在現代社會中,對女性給予相當大的壓力,從前是照顧好家庭小孩,就能得到很多的讚美,但現在若「僅有」照顧好家庭小孩,卻可能還會被嫌棄不夠有成就。鄧醫師覺得,很多人會被媒體報導關於女性事業家庭兩得意的外在形象給影響,但事實上,背後有多少的淚水和辛酸是不為人知的。因此,從對完美形象的期待到現實面的考量,鄧醫師認為女人要做到的就是兩個字:取捨,然後在做出取捨後能夠安心。
女人對於家庭和事業的選擇,並不是抉擇後就再也沒有回頭路,鄧醫師認為,當初的選擇只是一種嘗試,因此,也就可以隨時針對實際生活的變化而做出改變,給自己更多的機會來善待自己。
鄧惠文:「女人的角色太多了,除了自己照顧自己,很難期待有人把妳照顧的好。」
很多女人走進婚姻,有了家庭之後,就會想竭心全力地將所有事情打點好,也許是出於自願,也許是迎合期待和需求,但最後卻沒有餘力將自己的生活打點好。然而當這份責任做不好的時候,責備卻會遠大於同情,因此,在面對家庭和事業這矛盾的習題,絕對要在內心做出抉擇,給自己時間表去調配生活的比重,最後和家人溝通和協調,會比自己疲於奔命,互相推卸責任來得更加適切合理。
對於若女人沒有走入婚姻,就等於人生不夠完滿的舊觀念,鄧醫師說:「在現代,沒有婚姻沒有孩子的女人,通常都保有很好的狀態。」她認為,對女人來說,擁有婚姻和孩子更像是一種「修煉」,若用宗教輪迴的角度去看,假設妳此生沒有經歷這些「修煉」,也許是妳的前生已經修煉完畢,或者是有更重要的修煉等著妳。
所以,在現代越來越多大齡單身的女人,鄧醫師覺得比起窮緊張和自卑,更希望妳能要反問自己,單身這件事,有什麼功能和意義?當妳沒有了愛情和家庭的包袱,妳為自己的人生做了些什麼?無論是享受生命,或者貢獻妳存在的價值,單身就像是種使命,妳一定還有更多可以去發揮的空間。
因此逢年過節被問到為什麼還沒有結婚時,妳更應該勇敢地說出妳在單身時做了些什麼。如果是善意的詢問,妳可以理性地解釋妳有多麼會照顧自己,但倘若有人是帶著嘲諷刺意味的試探,鄧惠文醫師給了大家相當有趣且實用的回答:「妳可以回對方『比起你那乏善可陳的人生,那平淡無奇的婚姻,這都不是我的選擇!還是,你根本只是在羨慕我的人生?』」
鄧惠文:「愛情最重要的事情是,能夠讓對方活著。」
很多人在愛情中會逼死對方,可愛情要長久是必須留下活口。所以鄧醫生希望每個戀人,都一定要記得:我愛你,是因為有你會讓我活得更有意義,但我不會因為我的需要掏空你。愛情是要讓彼此都有呼吸的空間,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可以成就自己想要的樣子,同時有餘力可以互相照顧和幫助。
提到愛情裡的新鮮感,她認為無論是戀人,無論是婚姻,都不要期待永遠存在著新鮮感,一旦妳希望或者要求另一半跟隨著妳找尋妳想要的新鮮感,這就是一種「勒索」,不會是正常的互動。相反的,若新鮮感是從妳自己身上發生,無論是有趣正向的念頭或者特別的想法和點子,當妳從中得到了趣味,自然而然就會感染對方。
鄧惠文:「倘若自己無法修理好自己的安全感,一直停留在依賴的關係,對方勢必也會被這狀態耗竭。」
對於情人間安全感的維持,鄧醫師也明白的指出,混淆了「安全感」與「控制欲」,常會是破壞關係的元兇。沒有安全感的人,都會變成控制狂,將關係引導致覆水難收的地步。因此,與其要求對方給予安全感,妳必須先問自己內心最深層的恐懼是什麼?妳害怕的是什麼?
至於當另一半沒有安全感的時候,妳要做的不是辯解,不是爭執,進而加重對方的壓力。最好的辦法就是,趕在對方沒有安全感之前,先避免這件事情的發生,同時也耐心地陪伴他去找尋沒有安全感的原因。也許是過往的陰影,也許是此刻的不安心,然而當彼此都多為對方著想一點,「互相」便是維持安全感的方法。
聊到失戀的話題,鄧醫師坦承,自己每次失戀的時候同樣也是過得一塌糊塗。但是,每一次失戀支使她的動力就是:責任感。「你不能因為失戀,就不給家人笑容;你不能因為失戀,對工作沒有責任感,不吃不喝不睡;你不能因為失戀,就失去朋友該做的樣子等等……」保持自己生活的運作,善待自己和其他人,更重要的是,要相信時間會帶走傷痛,並恢復到正軌。
也許有很多人在失戀時,會因為怨懟、因為恨,無處發洩,造成一種破壞的力量在攻擊著自己的人生和意念,但事實證明,失戀都只是過程,只是一個關卡的存在。因此,鄧惠文給每個深陷失戀的人一句話:
「對抗失戀只有一個方法,就是活下去。」
在每個愛與考驗之前,就如同鄧惠文醫師在新書中寫道:「有一種動力,能讓人穿越痛苦與孤獨,那是對自己真正的愛,期待成為自己所愛的形象,而不是別人所愛的形象。」無論是男人或女人,我們都能從鄧惠文醫師的文字中,找到一部分丟失的自己,只要你願意,和那存在你內心深處的他對話,接受而且愛著這樣的自己,就算不夠好,我們只少都能成為一個,勇敢而自在的人。
↓↓↓↓↓專訪影音↓↓↓↓↓
鄧惠文新書《不夠好也可以:女人的趣味》三采文化出版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