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淘生活提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片來源:MOLLIFIX)「科科,這微電影也太瞎了吧?」前陣子我看到這部微電影*,一個女孩在分手後每天拿一部分前男友的東西去還他(我心想:怎麼不乾脆一次全都拿去,一刀兩斷),持續好長一段時間,最後一次說:「我是來跟你說再見的。」然後霸氣(?)的說要勇敢走出自己的路,真的是比鮮蝦堡還瞎。「如果你對某些事情有『好』、『壞』的極端評價,或許只是你還沒從那件事情裡,看到你自己。」腦中突然響起了一位長者的話。後來,我仔細想想,或許那女孩真正要的並不是一刀兩斷,而是要和記憶裡受傷的自己和好,和已經逝去的戀情道別。畢竟,分手之後,誰沒有做出很瞎的事?想當年我和前女友分手的時候,連續傳了將近半年的簡訊給她(沒錯那是一個智慧型手機還沒有普及的年代),交代自己的生活起居,儘管她完全沒有興趣,直到她有一天說: 「不要再傳了,這樣我很困擾。」才遏止我這個荒唐的行爲。


(圖片來源:MOLLIFIX)「當一個人重複做某一個行為的時候,就表示他卡在那個點。可能是一段還不想結束的關係,一個還沒有說的再見,一段來得太快的告別,或是一個,不知道該從何說起的情緒。這個卡住,有意義的,既然有意義, 就要給『重複』一點時間。」這幾天我在日月潭,一個從事藝術治療多年的心理師說。兩種分手後的典型反應

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女主角的行為就是一種「後續失喪」的過程(Wright, 2003)。在失戀的急性期,由於改變或失落來得太快或太突然, 我們通常會做出兩種行動(程歆淳, 2011):1.逃避性反應:不再去碰有關他的東西、刪掉他臉書、把所有和他相關的東西都丟掉、或者是還給他、朋友約你出去走走你又不來,來了你又不high, 把自己蜷縮起來躲在一個殼裡面。2.侵入性反應:常常想起他,長期一起去跑步、一起去吃飯、一起甜蜜磨著彼此的鼻子玩耍的記憶,追蹤他的臉書、或者是把他的臉書刪掉之後又透過朋友監視他目前的動態、過得好不好、以及為什麼沒有自己竟然還可以活得那麼快樂。



(圖片來源:MOLLIFIX)不過老實說,分手時候你會做的事就像熱戀你會做的事情一樣,往往是瘋狂的不可預期的。許多研究者提出不同的「階段論」,想要描述在不同的階段失戀者會做出什麼樣的行為,後來發現唯一不會變的,只有「改變」這件事:失戀者會不斷地在前面兩種反應當中迴旋、反覆,一下子覺得很恨他,一下子又說自己其實很感謝他,有一段時間會想要挽回,並且努力詢問身邊的人的意見,有一段時間會灰心喪志,覺得怎麼樣都不可能了,難過一陣子可能又會「重燃鬥志」。「反覆」,其實就是後分手關係(post dissolution relationship )的代名詞(Fisher, 1981; Kellas, Bean, Cunningham, & Cheng, 2008)。其實,這段影片當中最有趣的是最後面的自我期許,說穿了只是一種自我欺騙。你可以回想看看,當你說下面這些話的時候,心裡是不是藏著某種害怕或阻抗?1.我們以後還可以當好朋友(我們真的還能夠當朋友嗎?)

2.一定要幸福喔!(婚後有很多的困難需要克服,希望你們可以挺過去)

3.要做自己,不要管別人怎麼說你(其實我還是很在意別人怎麼看我,所以只好這樣跟自己喊話)


(圖片來源:MOLLIFIX)勇敢只是「暫時的」?

有些時候我們對自己說某些話,是為了抵抗內心的恐懼。所以,那些口口聲聲說要勇敢跑出自己的路的人,正因為自己不夠勇敢,才給自己這種期許。但這並不表示這些期許是沒有效的,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種止痛藥,而且這種止痛藥通常有三個效果:1.有些人過不久就會愛上下一個了(不可諱言的尋找下一個是最快又最有效的方法,不過要不要用就見仁見智了)(Chung et al., 2002; Davis, Shaver, & Vernon, 2003)。2.有些人會弄假成真,一開始的確是為了想要證明「沒有他自己也可以過得很好」,沒想到後來漸漸愛上了自己的「分心活動」(例如寫作、運動、繪畫或閱讀),甚至成為自己的專長或事業。3.還有人會反反覆覆,一下子覺得要走出自己的路,一下子又覺得還是想要留在他身邊。不過,我覺得最有趣的是這一組人,因為他們有可能在這樣的反覆當中,重新確認「自己是誰?」、「為了什麼而活?」、「在自己的人生中,真正重要的是什麼?」(金樹人, 2016)


(圖片來源:MOLLIFIX)我常常覺得,分手之後我們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在訓練自己的彈性。或許,「我要跑出自己的路」一開始的確只是一句口號(假的!),但勇敢從來不是我們對自己說了什麼,而是在人際關係的失落,不斷地跌倒、爬起來、再跌倒、再爬起來的過程中,看見自己「原來不會那麼容易被打敗」的一種希望感。*▌MOLLIFIX 瑪莉菲絲 ▌分手練習題微電影

*▌MOLLIFIX 瑪莉菲絲 ▌分手練習題活動網頁

*▌MOLLIFIX瑪莉菲絲▌傷心電療室,一起用電影療傷延伸閱讀

Chung, M. C., Farmer, S., Grant, K., Newton, R., Payne, S., Perry, M., . . . Stone, N. (2002). Self-esteem, personality and post 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following the dissolution of a dating relationship. Stress and Health, 18(2), 83-90. doi: 10.1002/smi.929

Davis, D., Shaver, P. R., & Vernon, M. L. (2003). Physical,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reactions to breaking up: The roles of gender, age, emotional involvement, and attachment styl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9(7), 871-884. doi: 10.1177/0146167203252884

Fisher, B. (1981). Rebuilding: When Your Relationship Ends. California: San Luis Obispo, Calif. : Impact Publishers.

Kellas, J. K., Bean, D., Cunningham, C., & Cheng, K. Y. (2008). The ex-files: Trajectories, turning points, and adjust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st-dissolutional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5(1), 23-50. doi: 10.1177/0265407507086804

Wright, H. N. (2003). 戀人還是朋友:分手療傷手冊 (田鎔瑄、謝慧雯, Trans.). 台北: 宇宙光.

金樹人. (2016). 東方智慧與心理諮商. Paper presented at the 含攝文化下的諮商心理學:本土諮商心理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南投日月潭. http://lpf.guidance.org.tw/project.php

程歆淳. (2011). 失戀男性的網路參與及線上社會支持經驗分析:以PTT 之CATCH 板為例. (碩士), 政治大學, 台北.